|
... | ||
|
||
|
||||||||||||||||||||||||||||||||||||||||||||||||||||||||||||
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離解(多元酸堿,分步離解,離子互吸學說,完全電離學說) | ||||||||||||||||||||||||||||||||||||||||||||||||||||||||||||
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更新:2007-9-2 醫(yī)學論壇 | ||||||||||||||||||||||||||||||||||||||||||||||||||||||||||||
。ǘ┯绊戨x解平衡的因素 弱酸和弱堿的離解平衡都是暫時的、相對的動態(tài)平衡。當外界條件改變時,離解平衡像其它平衡一樣,會發(fā)生移動,結果弱酸和弱堿的離解程度都有所增減。因此,可以應用平衡移動原理,通過改變外界條件,控制弱酸和弱堿的離解程度。外界條件主要指溫度,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的影響。 1.溫度的影響 溫度變化能使離解平衡發(fā)生移動,這種移動是通過離解常數(shù)的改變實現(xiàn)的,但在常溫范圍內變化不大。 2.同離子效應 離子濃度的改變,對弱酸和弱堿離解程度的影響極為顯著。 例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些醋酸鈉,由于醋酸鈉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離解Na+OAc-,這樣溶液中[OAc-]增大,使 離解平衡向左移動,從而降低了醋酸的離解度和溶液中的H+濃度。 又如,在氨水中加入一些氯化銨,由于氯化銨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離解成NH4+和CL-,這樣溶液中[NH4+]增大,使離解平衡向左移動,從而降低了氨水的離解度和溶液中的OH-濃度。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使弱電解質的離解度降低的效應,稱為同離子效應。 3.鹽效應 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與弱電解質沒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而使弱電解質的離解度略微增大的效應,稱為鹽效應。 鹽效應的產生,是由于強電解質的加入,使溶液中離子間的相互牽制作用增強,離子結合成分子的機會減少,降低了分子化的程度,因而達到平衡時,弱電解質的離解度比未加入強電解質時略微大些。 例如,在0.1mol·L-1HOAc溶液中加入NaCL晶體,使NaCL的濃度為0.1mol·L-1時,[H+]不是1.32×10-3mol·L-1,而是1.70×10-3mol·L-1,離解度不是1.32%而是1.70%. 應該指出,在發(fā)生同離子效應的同時,必然伴隨著鹽效應的發(fā)生.這兩個效應對弱電解質離解度影響不同.鹽效應可以使弱電解質的離解度增大一些,而同離子效應可以使弱電解質的離解度大大降低.這說明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對溶液酸堿性的影響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因此,對稀溶液來說,如不考慮鹽效應,是不會引起很大誤差的. 二、多元酸堿在溶液中的離解 多元酸堿在溶液中的離解是分步進行的,叫做分步離解。表2-2列出了一些常見的多元酸的分步離解常數(shù)。表中pKa為Ka的負對數(shù)值。 表2-2 一些常見的多元酸的分步離解常數(shù)
例如草酸(H2C2O4)的離解分兩步進行。 一級離解
二級離解 二級離解總比一級離解困難,因為H+要克服帶有兩個電荷的C2O2-4對它的吸引。從Ka1和Ka2可以反映這一點。草酸溶液中的HC2O-4濃度要比C2O2-4濃度大得多。 磷酸的離解要分三步,有Ka1、Ka2、和Ka3三個離解常數(shù),且Ka1》Ka2》Ka3。這說明多元酸分級離解是依次變難。 根據(jù)多元酸的濃度和各級離解常數(shù),可以算出溶液中各種離子的濃度。 例2 計算0.1mol·L-1H2S溶液中的H+和S2-的濃度。 解:由于H2S的 Ka1》Ka2 ,所以H2S溶液中的H+主要來自第一步離解,而第一步離解所產生的H+,又抑制第二步離解。這樣計算H2S溶液中H+的總濃度時,可以忽略第二步離解的H+,近似地等于第一步離解平衡時H+濃度。 設第一步離解平衡時[H+]=x,則[H+]≈[HS-],平衡時則有下列關系: 由表2-2知H2S的Ka為9.1×10-8,則 因Ka1很小,x必然很小,所以0.1-x≈0.1,則 溶液中的S2-是第二步離解的產生,因此,計算溶液中的S2-濃度時,應根據(jù)第二步離解平衡進行計算. 設第二步離解時,[S2-]=y,平衡時有下列關系:
因為Ka1極小,y必然極小,所以9.54×10-5±y≈9.54×10-5,則 所以,[S2-]≈Ka2。
|
||||||||||||||||||||||||||||||||||||||||||||||||||||||||||||
文章錄入:凌云 責任編輯:凌云 | ||||||||||||||||||||||||||||||||||||||||||||||||||||||||||||
【發(fā)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無關,請遵守相關法律 |
評論加載中...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RSS導航頁面 | 版權申明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