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全在線
搜索更多精品課程:
熱 門:外科內科學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膚性病學骨科學全科醫(yī)學醫(y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急診醫(yī)學傳染病學醫(yī)學影像藥 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毒理學生物技術制藥生藥學中藥學藥用植物學方劑學衛(wèi)生毒理學檢 驗:理化檢驗 臨床檢驗基礎護 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 社區(qū)護理五官護理護理學內科護理護理管理學中 醫(yī):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學針灸學刺法灸法學口 腔: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復口腔組織病理生物化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病原生物學醫(yī)學生物學分析化學醫(yī)用化學其 它:人體解剖學衛(wèi)生統(tǒng)計學人體寄生蟲學儀器分析健康評估流行病學臨床麻醉學社會心理學康復醫(yī)學法醫(yī)學核醫(yī)學危重病學中國醫(yī)史學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精品課程 > 其它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電子教材:第四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電子教材:第四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電子教材 第四章:第四章 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在希臘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鐫刻著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敝袊耪Z也教導我們:“人貴有自知之明!比藦某錾剿劳觯荚趯ふ易晕遥瑢嵺`自我,超越自我。青年階段是個意識急劇增長、迅速發(fā)展和趨于完善的重要時期。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正經(jīng)歷一個特別明顯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統(tǒng)一和轉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矛盾,沖突等。心理學家艾克森克把這一時期稱為“自我認同危機期”。大學

第四章 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

在希臘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鐫刻著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中國古語也教導我們:“人貴有自知之明!比藦某錾剿劳觯荚趯ふ易晕,實踐自我,超越自我。青年階段是個意識急劇增長、迅速發(fā)展和趨于完善的重要時期。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正經(jīng)歷一個特別明顯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統(tǒng)一和轉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矛盾,沖突等。心理學家艾克森克把這一時期稱為“自我認同危機期”。大學生也正是通過解決自我認同的危機,才獲得了心理的發(fā)展和人格的成熟。

第一節(jié) 自我意識概述

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嗎?

你喜歡自己的外表嗎?你滿意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嗎?你滿足自己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嗎?你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嗎?周圍的同學是喜歡你還是討厭你呢?你對自己的評價是什么樣的?這些問題都是自我意識涉及的范疇。

大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對自我認識不清晰、不精確,自知力不強,不能正確對待自我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易導致誤判自我,或自負、或自卑,從而導致諸多心理問題或人格障礙。所以,大學生了解有關自我意識的基本知識,有利于進行自我分析,有利于自我健康發(fā)展。

一、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指一個人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即自己認識自我的一切。包括三個層次:自我的生理狀況(如身高、身材、形態(tài)等)、心理特征(如能力、氣質、性格、性格興趣等)及人際關系(如人己關系、群己關系等)三個層次的認識[1];簡言之: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于所有屬于自己身心狀況的認識,是一個人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世界關系的認識,尤其是人我關系的認識。

由于自我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的整體結構,它既包含生物的、生理的因素,又包含社會的、精神的因素,因此,自我意識的形式和內容也必然是多種多樣的。

1、從形式上看,自我意識表現(xiàn)為認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種形式,分別稱為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

   (1)自我認識屬于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回答的問題是:“我是誰?”,“我是個什么樣的人”等問題。它包括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概念、自我評價等。其中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最主要的方面,集中反映著個體自我認識乃至整個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水平。

美國心理學約翰和哈里提出了關于自我認識的理論,被稱為喬韓窗口理論。他們認為人對自己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探索地過程,因為每個人的自我有四個部分:公開的自我,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見圖4-2),通過與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過他人的反饋減少盲目的自我,人對自己的了解就會更加客觀全面[2]。

     自知 自不知

A

公開的我

B

盲目的我

C

秘密的我

D

未知的我

圖4-2   喬韓窗口理論

(2)自我體驗屬于自我意識的情感成分,是伴隨著自我認識產生的內在感受,反映為對自己的滿意狀況。主要涉及“我是否喜歡自己”,“我是否滿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種自我的感受。包括自尊感、自卑感、自豪感、自信、內疚等,其中自尊感是自我體驗中最主要的方面。

(3)自我調控屬于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是一個人對自身的心理與行為的主動支配和掌握,即指一個人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能自覺調節(jié)自己的情感沖動和行為。它主要涉及“我如何成為自己理想的那種人”,“我怎么樣才能成為一個更有自信的人”等涉及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動的調節(jié)。包括自主、自立、自我監(jiān)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

自我認識是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的基礎,自我體驗能強化(含正強化和負強化)自我調控,自我調控的結果又會強化、校正、豐富自我認識。以上三者互相聯(lián)系、有機組合、完整統(tǒng)一,便構成了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成為一個人個性的核心內容。

2、從內容上看,概括地說,自我意識大致包括如下四個方面: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和品德自我。

(1)生理自我是最原始的形態(tài),是個人對自己身軀(身高、體重、容貌、身材、性別等)的認識及溫飽饑餓、勞累疲乏的感受等,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愛護感。如是高還是矮?是胖還是瘦?

(2)社會自我是個體對自己在社會關系、人際關系中的角色的意識。即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及自己與他人相互關系的評價和體驗。是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處的經(jīng)濟狀況、聲譽、威信等方面的自我評價和自我體驗,如是否受人尊重和信任?在集體生活中舉足輕重還是無足輕重?

(3)心理自我是對自己心理品質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主要包括對自己性格、智力、態(tài)度、愛好等的認識和體驗,主要表現(xiàn)在自我體驗、成人感、性意識、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識的矛盾性等方面。例如自己的理解力、記憶力強還是弱?思維敏捷還是遲鈍?做事果斷不果斷?

(4)品德自我是指對自己遵守道德行為規(guī)范、遵守法紀、生活和思想作風等方面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3]

個人對自己的生理的、社會的、心理的、品德的種種意識,也密切聯(lián)系著,每一層次又都包含著不同的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控,比例和搭配的不同,便構成了個體與個體自我意識之間的差異。也使得每個人有自己的對人、對己、對社會的獨特的看法和體驗。

 總之,自我意識不是個別的心理機能,而是一個完整的多維度、多層次的心理系統(tǒng)。自我意識是個體心理的調節(jié)結構,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體驗和控制。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成熟度,決定著人個性心理的發(fā)展水平。是隱藏在個體內心深處的心理結構,雖然它是客觀存在的,但難以把握。

二、自我意識的特征

自我意識是人所特有的一種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有個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自我意識具有社會性、能動性、同一性和形象性四個主要特征。

1.自我意識的社會性

自我意識是社會的產物,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它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就是個性社會化的過程。

人只有處于人的社會環(huán)境中才能發(fā)育成長,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產生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萌發(fā)的,產生了對自己的認識,意識到自我的社會存在,在社會關系中所處地位,即形成了自我意識。所以,一個人通過社會化形成了“自我”,認識到自己是什么人,有什么特點,自己在與他人的關系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和作用等。

2.自我意識的能動性

自我意識的能動性是指個人不僅能根據(jù)客觀評價和自我實踐形成對自己的意識,而且能根據(jù)自我意識來控制和調整自身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也就是指人能自覺、主動地認識、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

個體的能動性使個體不僅自覺積極地認識自我,而且能夠自覺地進行自我監(jiān)督、自我批評、自我鼓勵、自我教育。例如,在同一社會環(huán)境中的不同的人,有的能夠客觀評價自我,表現(xiàn)出謙虛好學,不斷進取;而有的人則不能正確的評價自我,表現(xiàn)出自高自大或不思進取。

3.自我意識的同一性

自我意識的同一性指自我意識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性。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受社會、文化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直至青年中、末期,才能發(fā)展成為對自己本身的一種自覺、穩(wěn)定的意識。

從青年期以后,個體對自我的基本認識和基本態(tài)度會保持一貫,表現(xiàn)為前后同一的心理面貌[4]。即認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完全相同的個體,而不是今天認為自己才華橫溢,明天又覺得自己一無事處。若自我意識隨時間、環(huán)境或情緒狀態(tài)的變化而有很大差異,則自我意識的同一性就容易出現(xiàn)偏差。

4.自我意識的形象性

自我意識,是從周圍人們對自己的期待與評價過程中產生的主觀體驗而發(fā)展起來的,自己覺察到對方的態(tài)度與言語中所包含的內容,于是就豐富了自我意識的內容并產生分化,從人們對自己情感與評價的意識發(fā)展為自我態(tài)度。

 庫利(Cooley)曾經(jīng)指出:人與人之間相互可以作鏡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就像我們可以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面孔、體態(tài)、和服裝一樣,人們之所以引起我們的興趣,是因為他們與我們自己有關……我們在自己的影像中,你設想自己的外貌、風度、目的、行為、性格、友誼等在他們的思想中怎樣反映的,從而會以一定的程度影響著我們[5]

三、自我意識的作用

大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控制如何,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身心健康和成才發(fā)展。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狀況既是以往心理發(fā)展和健康狀況的集中反映,也是現(xiàn)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人格發(fā)展的新起點。

(1)積極的自我意識是大學生成功的基礎 

自我意識與個人行為的關系極為密切,意識支配行為,行為反映意識,自我意識對個人行為具有極大地推動作用,正如馬斯洛(Maslow)所指出的那樣,一個有穩(wěn)固基礎的自我形象是邁向自我實現(xiàn)的先決條件。

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幅心理藍圖,或者說是一種自我畫像。這一自我畫像就是我們經(jīng)常對自我持有的一種自我觀念——“我屬于哪種人”,我們在心里造成了一個“自我(一幅自我圖像)”。簡而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會按照那種人的行為行事。例如,有的同學把自己想象成不公正的犧牲品,認為“注定要失敗”的人,就會不斷地尋找各種環(huán)境來證實自己的觀點。

人性就像水,決諸東則流向東,決諸西則流向西。自我意識是一個前提、一個根據(jù),或一個基礎,人的全部個性、行為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它決定你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自我意識客觀的人自我形象健康,對自己有合理的期望,滿足從容,處事積極,善于利用每一個成長的機會,改進自己;與人交往能真情流露,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容易與人建立深厚的情誼。對自己充滿信心,能獨立地處事,也能作出恰當?shù)刈晕冶磉_ 。

(2)積極的自我意識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

自我意識在個性結構中處于核心的地位,決定對現(xiàn)實的看法,對人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方式都起著制約的作用。人的大腦就像一架照相機,只有自己能決定膠片上取什么樣的景,而這些景便組成了一個人的認識。在相同的環(huán)境中,人可能產生不同的行為,這與自我意識有密切的聯(lián)系。健康的、成熟的自我意識會給個人帶來快樂和積極的社會效果,而不健康、不成熟的自我意識則會給個人帶來痛苦與不幸,也會產生消極的社會效果。

積極的自我意識會增進心理健康,而消極的自我意識會誘發(fā)心理疾病。若一個人擁有積極的自我意識,對自己有客觀認識,能夠接納自我,則意味著不僅能積極評價和接納自我,而且在適應社會過程中,當面對困難和挫折時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它,則可以保持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因而心理就越健康。

因此,積極促進平衡、協(xié)調而統(tǒng)一的自我意識的建立,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對大學生自身的成才起著積極的作用。

四、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

人的自我意識是在社會生活中通過與別人的相互交往而逐漸形成的,當代大學生從年齡上已進入了成年期,自我意識接近成熟,自我意識的各種形式有了很大發(fā)展,并逐漸趨向成熟。而大學新的學習環(huán)境、新的人際關系又使其自我意識進入到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他們不但關心“自己是什么樣的人”,而且極為看重“自己將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理想中的人”,他們能進行自我調控、自我反省,以之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和教育自我。大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的發(fā)展水平已漸趨穩(wěn)定。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控三個方面,具體來說表現(xiàn)為以下特點:

(一)大學生自我認識發(fā)展的特點

1、自我認識的廣度和深度有很大提高

大學這一特殊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為大學生的自我認識向廣度和深度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天地。這時他們的自我認識不只涉及到自我的氣質、風度和性格等,而且還涉及到自己的社會地位、自我價值等問題。極為關心自己的社會價值,自己的品質和才能,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影響力。比如:會經(jīng)常反思這樣一些問題:“我風度如何?”“我如何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 ……能自覺的將自我的命運和集體、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經(jīng)?紤]如何發(fā)展自我,如何為社會服務,如何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

2、自我認識更具有主動性和自覺性

大學階段,大學生經(jīng)常圍繞個人發(fā)展,個人和社會的關系,主動積極的探索自我。大學生經(jīng)常會思考一些涉及自我的問題,大學生總是對“我為什么是這樣一個人?”“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我的前途究竟如何?”這些問題十分感興趣,而且期待獲得較滿意地答案,這種思考和期待會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的行動中,具有主動性和自覺性特點。表現(xiàn)為大學生經(jīng)常自覺的參照周圍的老師和同學進行自我評價,設想自己的發(fā)展或進行自我設計。

3、自我評價不平衡性

大學生的自我評價日趨完善,善于根據(jù)社會、學校、集體和同學對自己的要求,不斷地評價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且這時的評價逐漸變得全面、客觀,對自己的優(yōu)缺點有了較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我評價逐漸從片面性向全面性發(fā)展,已從身體特點和具體行為的評價向個性品質方面的評價轉化,開始注意運用多種方式來評價認識自己。同時更多地運用理智與能力來對自己進行獨立的認識和評價。運用多種手段回顧自己,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但是,大學生自我評價又有不平衡性,多樣化和不成熟性。如大學生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大一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大四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不是!蓖瑫r,大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大學生的自我評價存在兩極性:一是“高估自我”,有著很強的優(yōu)越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低估自我”,這是因為自我期望水平偏高,引起對現(xiàn)實的不滿,易積累一定的挫折感,產生過強的自尊心等。低估自我,只能使自己想躲藏起來,不敢向前進取。

(二)大學生自我體驗發(fā)展的特點

自我體驗是個體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對自己產生地情感體驗。大學階段可以說是一生中或各種社會群體中“最善感”的年齡階段,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自己,滿意自己,獨立、自信,好勝。其發(fā)展特點主要表現(xiàn)有:

1、自我體驗的內容日益豐富

(1)獨立感

獨立感,是一個人力圖擺脫別人的監(jiān)督和管教的一種自我意識傾向,大學生在生理上已完全具備了成人的特點,明確意識到自己是社會主體,是社會的主人,迫切要求自立,渴望成才。他們一方面希望參加成人的活動,一方面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他們已不滿足“你講我聽”,“你說我干”的順從和崇拜心理。喜歡獨立思考和行動,不喜歡別人過多的干涉自己,參與意識突出,什么都想自己親自去試試。

(2)自尊心

自尊心是自我認可、接受和肯定的情感體驗,本質是渴望一種與自己、家庭、朋友、周圍環(huán)境以及其它事物的更深層的聯(lián)系。大學生由于認識到自身的角色和存在的社會價值,渴望肯定自己和保護自己,對觸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盡可能的使自己的言行得到別人的尊重,以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

自尊心是一種重要的內驅力,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但若自尊心太弱,則容易自暴自棄、無所作為。相反,若自尊心過強,就會導致自我中心、唯我獨尊,近年來,美國校園中接二連三出現(xiàn)的暴力槍擊事件,其中原因之一是某些學生的自尊感失控。

(3)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xiàn)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對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多數(shù)學生的自信心十分強烈,不僅對自己的學歷、充滿了自信,而且對自己的能力也充滿了信心。相信自己只要拼搏苦干,便能夠應付困難,完成任務;相信只要自己肯苦干,環(huán)境就會改善,對自己有利。但是,若自信心過強,則有可能變得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若自信心不足,則畏畏縮縮,從而影響自身發(fā)展及與同學的關系。

(4)好勝心

好勝心是一個人力求獲得成功的一種自我意識傾向,往往與自信心有密切聯(lián)系。好勝心強的學生,爭強好勝,不甘落后,希望能用行動表明自己是人生道路上的強者。例如:大多數(shù)學生把好勝心用在勤奮努力,博覽群書,為將來的事業(yè)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然而,有的大學生在學業(yè)上的好勝心超出了能力所及的范圍,表現(xiàn)出逞強,逞強是一種虛榮心的表現(xiàn),是為了炫耀自己或挽回面子。若好勝心過強,還可能產生嫉妒心,從而影響到自身的發(fā)展。

2、自我體驗的形式日益豐富

(1)豐富性和波動性

大學生的自我體驗是既豐富又復雜,大學多彩的學習生活為他們發(fā)展自我體驗的豐富性提供了有利條件。隨著自我認識的發(fā)展,大學生意識到自身的成長而產生成人感;意識到自己是一名當代的大學生而產生義務感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體驗;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和品德狀況,而產生自豪、或自卑等的體驗。

大學生的自我體驗還會隨情緒的波動表現(xiàn)出波動性,如情緒好的時候自我肯定多些,充滿了自信,一旦情緒低落,自我否定就多些,容易產生自卑,內疚等情緒。例如,有的青年專用己之長比人之短,過高評價自己;有的則隨情緒變化而變化,情緒好時肯定多一些,情緒不好時,否定則多一些。情緒平靜時,自我評價客觀性多一些,情緒沖動時,自我評價主觀性多一些。在一項關于大學生自我體驗基本情況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男生自我體驗的基調傾向于熱情、憧憬、自信、緊張、急躁;女生則傾向于熱情、舒暢、憧憬、愁悶、急躁。

(2)內隱性和不穩(wěn)定性

 內隱性是指人們的心理活動具有某種含蓄、內隱的特點,心理活動開始指向自己的內部世界,逐漸失去了兒童期的外露、直爽、天真、單純。大學階段,大學生有了自己的秘密,愿意有屬于自己的小房間,在無人的時候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寫入日記,不愿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輕易向人敞開,十分注重自己的面子,會有意無意地掩蓋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內隱心理在當代大學生中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妨礙了同學之間新的友誼關系的建立,這樣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孤獨感。但此時的大學生,內心卻強烈地想與人交往,不但交往得多,也想交往得深,希望能向自己的朋友敞開心扉進行交流。

大學生的自我體驗還表現(xiàn)出不穩(wěn)定性,特別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感到對自己無法進行確認,弄不清自己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的學生說:“我相信自己最了解自己,但實際上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我有時覺得自己是這樣的,有時又覺得自己并非這樣,常常自己推翻給自己下的結論!边@說明自我體驗并未趨于成熟,一般到了大三、大四年級,才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自我體驗。

(3)敏感性和情境性

隨著自我認識的發(fā)展,大學生對于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的許多方面都比較敏感,尤其是與他們相關的事物,很容易迅速引起情感情緒上的反應,凡是涉及“我”的及與“我的相關的事物或事情”都很敏感。學生開始重視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和威信,對他人的言行和態(tài)度十分敏感,對涉及自己的名譽、地位、前途、理想及異性交往等方面的問題,更易引起強烈的自我情緒體驗。

敏感之中又帶有情境性,可能因一時的成功而產生積極的、愉快的情感體驗,甚至驕傲自滿、忘乎所以;也可能因一時的挫折而低估自我,從而喪失自信心,灰心喪氣甚至悲觀失望。受到老師或領導的表揚,就覺得自己滿是優(yōu)點,若受到教師或領導的批評,就覺得自己處處不行。

(三)大學生自我控制發(fā)展的特點

大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自我控制的自覺性和獨立性顯著增強,而盲目性和沖動性則逐漸減少。自我控制的水平明顯提高,有強烈的自我設計和自我規(guī)劃的愿望,大部分同學都奮發(fā)向上、力爭成才,并且根據(jù)自我設計目標自覺調節(jié)行為。力圖擺脫社會傳統(tǒng)的束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們也能夠自覺地根據(jù)社會的要求來調節(jié)自己不合實際的目標和動機。例如:現(xiàn)在因社會的期望和就業(yè)的需要,大學生能對自己的目標進行及時調整,在掌握好自己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注意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水平的提高,積極的參加各種社會公益和集體活動,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使自己能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

但大學生自我控制的水平還不夠,有時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顧環(huán)境的要求,隨意性大。常常是剛捶胸跺腳地下了決心,轉身就忘得一干二凈。有一部分學生每天要下同樣的決心,同樣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諒自己沒做到的理由。不善于及時、迅速地操縱自我追求的目標和行為,也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動。大學生的打架斗毆、違反校規(guī)校紀等現(xiàn)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結果。

一般來說大學生在大一時有一定的盲目性,到了大二、三時,理想的成份多一些,到了大三以后就顯得沉著穩(wěn)定,這說明了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正處于矛盾、統(tǒng)一、轉化并趨向穩(wěn)定的階段。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握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各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充分認識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正確加以引導、予以教育,使自我意識健康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困擾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使他們在心理上日趨成熟, 強調自我價值、自我實現(xiàn)的發(fā)展。但是,這一時期個體遇到的困擾最多,面臨著許多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選擇。大學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受文化知識水平、生活閱歷和社會交往的限制,觀察視野窄、接受信息量少,不能多角度、多層次地認識自我,在自我意識發(fā)展方面存有一些困擾的問題。

一、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主要困擾的表現(xiàn)

   大學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今后的發(fā)展,總的來說,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是健康的,但是,自我意識中出現(xiàn)的困擾在一定情況下會演變成心理障礙,影響大學生心理的發(fā)展。

(一)   自傲與自卑

進入青少年時期,隨著對外界認識的不斷提高,生活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生活空間不斷擴大,思想不斷進步,要求與社會有更廣泛交往,要求在學校里有一席之地,用武之地,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這時若不能很好地對自己及周圍事物做出恰當評價,很容易在心理出現(xiàn)問題,或自傲或自卑。

自傲,就是過高地評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的結果。這些人妄自尊大,自以為是,孤芳自賞,不求進取?傉J為自己比別人優(yōu)越,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驕傲自大,缺乏自我批評,而且不允許別人批評,“老虎屁股摸不得”,從而唯我獨尊,自我中心。有的學生過分的自我膨脹,以為自己條件優(yōu)越,什么都比別人好,樣樣比別人強,于是高傲自大,自命不凡,不守紀律,不挺規(guī)勸。這種人一般缺乏自知,易與人發(fā)生沖突。也許確實存在某些長處或優(yōu)點,但由于沾沾自喜,不愿作進一步的努力,長處和優(yōu)點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這種人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點挫折,就很難調整、把握自己。例如:有一位男生,從小學到大學成績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時卻遭拒絕,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擊,終日沉思不得其解,出現(xiàn)了心理障礙。

由于其過高的自負和自傲,表現(xiàn)有以下特征:抬高自己,貶低別人,嫉妒別人的成績,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高估自我。往往盲目樂觀,以自我為中心,評價別人往往求全責備,觀察社會易于簡單化,不易被周圍環(huán)境和他人所接受與認可,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和不滿。因此極易遭受失敗和內心沖突,產生嚴重的情感挫傷,導致苦悶、自卑,有時會引發(fā)過激行為和反社會行為。

去年初上海某著名高校計算機專業(yè)大四學生陳慎,因在寢室盜竊走進了鐵窗。他坦言,作案是為了讓自己失敗的更徹底。由于想當然認為自己能當“領導”,做“偉人”,加之從中學以來養(yǎng)成的自我中心和盲目樂觀的心理,當在現(xiàn)實的學業(yè)與班干部競選中受挫折時,他不是努力縮小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距離,而是自我放棄,經(jīng)常逃課。最后,他成了全系最差的學生,無法正常畢業(yè)。面對自己的失敗歸咎于當初專業(yè)選擇的錯誤,并最終以犯罪的方式來渲泄自己的苦悶。正如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王建中教授指出,陳慎一案暴露出現(xiàn)今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自我定位不準,挫折承受力較差,一旦遇到較大的壓力,容易產生過激行為。

與自傲相反的是自卑,指的是自我對自己的能力、性格、體格、容貌等深感不足,由于對自己生理、心理或學習等方面感到不滿意,從而低估自己、輕視自己甚至否定自己。有這種思想情緒的人,常對自己多有不滿,覺得一切都不如意。作什么事情都不順心,周圍充滿暗淡、沉悶的氣氛。自卑,是當前高校學生最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經(jīng)常折磨著大學生年輕的心靈。據(jù)某大學一份抽樣調查表明:大學生中安于現(xiàn)狀,不思上進的占39.8%,悲觀消極的占12%。這正是由于部分大學生受自卑心理的困擾,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因而也缺乏對學習、生活的信心。

在生活中有許多使大學生產生自卑的因素,例如:考試不及格、老師的責備、被異性拒絕等可都可能使青少年產生自卑。有的學生過分貶低自己,認為自己這不行那不行,處處不如別人,于是灰心喪氣,懶惰渙散,沒有創(chuàng)造和開拓精神。例如:一女生因自己相貌丑陋,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別人小聲說話,她就以為在議論她丑,長時期的心理壓力,使她喪失了生活信心,都有了自殺的念頭。

由于過分的自謙自卑,表現(xiàn)為以下特征:對別人的評價特別敏感,膽小怕事,把自己封閉起來,這種人由于瞧不起自己,也必然會引起別人的輕視,讓人瞧不起。自認為條件比不上別人,對自我的能力與作用評價偏低,對個人未來發(fā)展缺乏信心,大學生往往降低個人的社會需求水平,對自我過分懷疑,壓抑自我的積極性,并可能引發(fā)嚴重的情感損傷和內心沖突。他們的心理體驗常伴隨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喪失和情緒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現(xiàn)象,尤其是面對新的環(huán)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時,常常會產生過激行為,釀成悲劇。近幾年來發(fā)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問題所導致。

(二)現(xiàn)實自我與理想自我距離過大

在大學生中有一段流傳甚廣的順口溜:“大一理想主義,大二浪漫主義,大三悲觀主義,大四現(xiàn)實主義”,較客觀地描述了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理想—沖突—面向客觀實際”的心理發(fā)展過程及自我意識的調適過程。

大學生往往對自我缺乏客觀全面的認識,當代大學生開始關注自己的發(fā)展。但自己“現(xiàn)實中是什么樣的人”,“將來應成為什么樣的人”,“將來可能是什么樣的人”等問題,經(jīng)?嗫嗨妓,但總是不具體,不確切。大學生隨著自己主體意識逐步成熟,總是要運用所學科學知識設想自己,“應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應成為什么樣的人”,“當前環(huán)境條件怎樣,社會責任我能承擔多少”。內心中常為“自我畫像”,既畫自己當前現(xiàn)實的像,也畫自己未來的像,這就是所謂自我意識分化出了“現(xiàn)實自我”與“理想自我”,在進入青年期,自我意識顯著發(fā)展,大學生不斷塑造自己未來的形象,這個“理想自我”是所希望達到的一切美好的愿望,因而不可避免地包含著某些難以實現(xiàn)的愿望。大學生往往會不自覺地把“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進行比較,這樣一來,現(xiàn)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的困擾就突出出來了。根據(jù)布瑞德修(Bradsshow)的研究,對高中生、大學生和成人“理想自我”作比較,大學生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一致性系數(shù)最低,(見圖4-3)[6]

大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成就欲望較強,但由于他們生活范圍相對狹窄,社會交往比較單一,從而使“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之間產生了較大差距,這種差距在給大學生帶來苦惱和不滿的同時,也會激發(fā)大學生奮發(fā)進取的積極性,但如果這種矛盾與沖突不能及時加以調適,則會導致自我的分裂,從而帶來一系列心理問題。

例:一位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家中的“好孩子”和學校的“好學生”。上大學是免試保送,入學后享受最高的獎學金。可是,1999年的元旦剛過,她卻從宿舍的六樓跳了下去,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事后,同學從遺書中獲悉,她之所以輕生只是因為她預感到在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中,她的成績難以名前茅。這么一向被認為是“好孩子”的學生,僅僅因為預感到期末考試成績難以名列前茅,就跳樓自殺,自我毀滅。她顯然是缺乏承受“現(xiàn)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矛盾的能力,缺乏對“理想自我”進行適時調整能力,這是我們值得吸取的沉痛教訓。

(三)獨立感與依附心理的困擾

大學生正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人生中第二次飛躍的“心理斷乳期”,大學生的獨立意識強烈,希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但是,當某些主客觀原因使自己獨立自主的意愿受阻時,又顯得舉手無措,表現(xiàn)出強烈的依附心理。

這一時期的青年大學生,他們迫切希望擺脫對成年人的依附,以成人自居,尤其是自認為已經(jīng)成人的大學生,希望自立自強,成為一個有獨立見解、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人,表現(xiàn)出反抗權威,不愿意遵循傳統(tǒng),總想標新立異。強烈要求自作主張,竭力擺脫成人的管束,自主地處理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獨立性,表現(xiàn)出心理“斷乳”愿望,表現(xiàn)為任性固執(zhí);有時也認為學校制度不合理,不合適,制度應該由學生自己制定,以得到更多的自由。

但他們在心理上又依賴成人,當面對陌生或復雜的環(huán)境時,遇到事情時,又不知怎樣做,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的指點和幫助;無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獨立。這種獨立意向與依附心理的矛盾也一直困擾著他們,這種心理矛盾的困擾使他們自嘆自責,苦悶不安。有的大學生某些方面表現(xiàn)的有見解,而遇到大事,卻搖擺不定,沒有主意。不少大學生仍處于父母的遙控之下,有些大學生易受暗示,容易導致個體隨波逐流,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的意見,表現(xiàn)出“人云亦云,人行亦行”的盲從行為;或受各種誘惑影響,放棄自己正確的意見,或者又去實施自己已經(jīng)否定的行為,這樣的人往往越來越依賴外界,從而阻礙自己的心理發(fā)展和才能發(fā)揮。

(四)主觀需要與客觀現(xiàn)實的困擾

幾乎每一種文化都有這樣的故事,人幸運的得到一盞油燈或得到神仙的幫助,于是想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正如馬斯洛所說,當?shù)图壭枰玫綕M足之后,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新的需要。在校大學生經(jīng)常遇到的現(xiàn)實是:伙食太差、價格又貴,資料太少,管理太過于嚴格……。中學時代憧憬的美好的大學生生活理想破滅了,這種需要與現(xiàn)實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積極性的發(fā)揮。

有的學生在入學前把大學想象成無比美好的學習圣地,上學后卻發(fā)現(xiàn)學校環(huán)境、設備、教師的水平等都不如人意;原來對所學的專業(yè)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現(xiàn)在卻發(fā)現(xiàn)這個專業(yè)在社會上并不吃香;原來希望畢業(yè)后找個好工作,現(xiàn)在卻發(fā)現(xiàn)畢業(yè)后的出路面臨種種困難。這種種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往往使大學生感到煩惱、焦慮、甚至對現(xiàn)實不滿。對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估計不足,對當前一時難以滿足的需要,往往以“白日夢”來補償現(xiàn)實。這種幻想或不切實際的“理想”,容易和現(xiàn)實發(fā)生矛盾,甚至導致對現(xiàn)實不滿,輕者苦悶牢騷,重者可能受不良傾向影響而做出越軌行為。

(五)渴望關愛與缺乏知音的困擾

人都有獲得別人關懷、理解與愛的需要,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這種獲得愛與理解的需要更為強烈。大學生有強烈的交往需要,希望和朋友探討人生,分享苦與樂,然而,大學生同時又有自我閉鎖的趨向,他們把自己的心靈深藏起來,與人交往常存戒備心理,總是有意無意地保持一定距離,感到?jīng)]有人理解自己,缺乏知音。有的學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多么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啊!我有強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社會的重視,但人們似乎不理解我,我經(jīng)常感到苦悶、孤獨!闭沁@種矛盾困擾,使不少大學生常處于孤獨感的煎熬中。

在這種矛盾的思想支配下,大學生常常把思想寄托于日記、音樂等。正如有的學生所說:“我的苦惱基本上誰也不知道,我都傾訴了日記,對著日記總有說不完的話!边@種渴望愛與理解而又得不到的矛盾,促使大學生追求真誠而又純潔的友誼,并產生了對愛情的渴望,希望找到一個帶來溫馨的愛與理解的異性朋友,這是大學校園中戀愛較為普遍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還有一些自我意識的矛盾困擾,如個人我與社會我、自我上進和自我消沉等矛盾困擾。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困擾使大學生在心理和行為上出現(xiàn)某些不適應,經(jīng)常感到苦惱焦慮。因此,了解自我意識困擾產生的原因,對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矛盾進行適時的疏導,是預防大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重要前提。

二、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困擾的原因分析

自我意識作為意識的一部分,是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人首先是對外部世界、對他人的認識,然后才逐步認識自己。這個過程在我們一生中一直進行著。因此,探討影響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因素,有利于促進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健全發(fā)展。

在大學生出現(xiàn)自我意識困擾的心理是多種多樣的,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是生理、學校、家庭、社會和個體傾向性等諸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  生理因素

從小時候就有自我意識的萌芽,對于一個發(fā)育正常、健康的人來說,別人不會認為有什么特殊,他也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與別人有什么不同,也就不會有積極或消極的評價和體驗。而對于一個發(fā)育異常和有殘疾的孩子來說,他會從自己與他人的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不同。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太胖,不愿參加文體活動;有的學生覺得自己長得太丑,不愿與同學交往,這都是生理因素的作用。

大學生一般都處在17~22歲的年齡階段上,男生特別重視自己的身高,女生也更加重視自己的相貌。一位大學二年級學生在答卷中寫到:“在許多場合下,我都不想出頭露面,因為我的個子低,我總避免與高個子的同學在一起,以襯托我更低”。女生有28%不滿意自己的長相,希望自己再漂亮一點。一位女生說:“我每天都照鏡子,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我能再漂亮一點就好了’。每當看到我那淡而短的眉和翹起的兩顆黃牙,我總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對我那漂亮(至少比我漂亮)的同桌,我更有一種難以言狀的妒意。”因此,生理因素是形成自我意識的最初因素,也是影響一生各個階段的因素。

(二)學校因素

在高手云集的大學,中學時代學習優(yōu)秀的優(yōu)越感被成為蕓蕓眾生的普通學生的感受所替代,比如生活方面,中學時父母照顧多,而大學要培養(yǎng)自理能力;心理適應方面,中學時代的好學生周圍充滿了贊揚聲,優(yōu)越感強,但到大學,尖子薈m.zxtf.net.cn/job/萃,自己原有的優(yōu)勢不明顯了,有的學生認為:“我不是老師和同學眼中拔尖的學生了”,“在這個地方,我得不到我原來所得到的特別的關注和愛護了”。有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出現(xiàn)不及格現(xiàn)象,往往把原因歸為“我不是學這個專業(yè)的材料”,“我的其它方面搞不好”,“我缺乏創(chuàng)造性”,等等。

另外,由于大學生思想的不成熟,總覺得學校嚴格的管理制度,校規(guī)、校紀與他們所追求的個性的張揚相矛盾,從而在內心產生了激烈的沖突。這種困擾使很多學生難以接受,嚴重的還可能出現(xiàn)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

(三)社會因素

當代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競爭機制的導入,新的社會刺激的沖擊,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即使在同一社會中,由于每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所從事的社會實踐不同,具體的社會關系不同,因而對自我的認識、評價也會有所差異。大學生在現(xiàn)實的社會實踐中,從我與事的關系認識自我,即我從做事的經(jīng)驗中了解自己。任何一種活動都是一種學習,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成敗得失,其經(jīng)驗的價值也因人而異。

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大眾傳播手段越來越豐富。隨著電視的普及、廣播電視節(jié)目播放時間的延長、報刊雜志的增多、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遍應用,這些大學生不但受到教師、家庭的影響,受到電視、電影等單向傳播的影響,而且受到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絡交流信息的影響。當操縱電腦,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和公布信息時,猶如“運籌帷幄之中”,發(fā)揮著自己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促進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四) 家庭影響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家庭環(huán)境對人的一生發(fā)展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無論是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個人的早期經(jīng)驗對他的自我意識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首先接觸到的第一個學習場所是家庭,第一任老師是家庭成員尤其是父親和母親。她們早期的教養(yǎng)方式、教養(yǎng)態(tài)度和家庭的經(jīng)濟地位直接影響了后來孩子的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現(xiàn)在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過分溺愛的家庭教養(yǎng)類型出現(xiàn),這些家長的過分保護、過分順從,使孩子過分依賴,而使自我意識長期處于幼稚水平。另外,社會經(jīng)濟地位高的家庭,子女容易產生優(yōu)越感,家庭成員社會地位的急劇變化,易使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出現(xiàn)混亂。

(五)個體傾向性

個體傾向性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和人生觀。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形成到成熟的時期。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一旦形成,決定了青少年成為怎樣的人,準備如何實施,從而及時調整自我理想,深化自我認識,實現(xiàn)和超越自我。

一個人年輕時候的自我要求將影響到他的一生,如:雷鋒——已家喻戶曉,在他短暫而又光輝的生命歷程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比作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正確地解決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這個根本問題,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懂得了“怎樣做人,為誰活著”。幾十年來,雷鋒精神一直被人們傳誦、學習,已經(jīng)深深地鐫刻在億萬人民的心碑上。所以,一個人要想以后有好的發(fā)展,從年輕時就應嚴于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

(六)他人的影響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彼说脑u價是客觀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可以幫助自己了解“現(xiàn)實自我”的形象,知道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所處的地位。學生可以通過競賽評比、表揚與批評、學習成績報告單等途徑獲得他人正式的評價,也可以通過相互交談等獲得別人非正式的評價,這些評價都可能對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產生影響。

自我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總是離不開社會生活中各種人物尤其是自己心目中榜樣的影響。中國有句俗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樹立良好的社會楷模,“孟母三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楷模,通過學校教育或閱讀文藝作品,知道歷史上和現(xiàn)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英雄模范人物。于是,在自我意識中便產生了“我要像他們一樣”等觀念。

應該看到,大學生在自我意識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這樣那樣的困擾,是其心理發(fā)展還不成熟的表現(xiàn),是由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家庭、學校等種種原因所決定的,這些因素既可以促進大學生心理迅速成熟,也可能成為自我健康發(fā)展的阻力。因此,需要重視、引導和調適,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心理的發(fā)展和成熟,達到自我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健康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

  深入的了解自己,也意味著面對自己。心理學中有個真理:自我不是發(fā)現(xiàn)出來的,而是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那就是我們真誠又深深的接納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自己。認識自己并不容易,知人難,知己更難。但是,每個人又必須正確認識自己,否則,就無法很好的處理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現(xiàn)實之間的相互關系。

一、健康自我意識的標志

自我意識作為個性心理的核心內容,屬心理現(xiàn)象的范疇,而人的心理以什么作為健康的標志,一直是

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心理健康與否不像軀體的生理活動如體溫、脈搏、血壓、肝功能等那樣明顯,通過各種檢查,把結果綜合一下就可以知道了。但是并不是說自我意識不可以考察,許多心理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對健康的自我意識進行了衡量。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是否健全很難確定,雖然目前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健康自我意識的標準,但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參照:①有健全自我意識的人應該是一個自我肯定、自我統(tǒng)合的人;②有健全自我意識的人應該是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節(jié)協(xié)調一致的人;③有健全的自我意識的人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同時又與外界保持協(xié)調的人;④有健全的自我意識的人應該是一個主動發(fā)展自我、且自我具有靈活性的人;⑤有健全自我意識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不僅自己能健康發(fā)展,而且能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7]。

二、大學生健康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

自我意識對大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大學生有什么樣的自我意識,他的人格就會向什么方向發(fā)展。那么,怎么培養(yǎng)大學生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使具有健康積極的正確的自我意識呢?歸結起來,大致都是從自我意識的三個組成層面(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來進行的。正確的自我意識有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學生對自身行為進行適宜的調控,實現(xiàn)自己的義務和責任,走向全面發(fā)展與成功。那么,怎樣培養(yǎng)正確的自我意識呢?

(一)  樹立正確的自我觀

如果問一個人:“你認識你自己嗎?”他會覺得這個問題是多余的。誰會連自己都不了解呢?但是事實上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不識廬上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完全了解自己真的很難。

1、正確的認識自我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特色的、獨一無二的,要珍視自己。愛自己才能愛別人,自尊才能被別人尊重。要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地位、身份,以及社會、群體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科學對待自己的過去,恰當?shù)卮_立自我發(fā)展的方向,實實在在地把握現(xiàn)在;才能在社會情境中找到自己恰當?shù)奈恢,才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諧相處,被社會所接納。

下面是一種自己可操作的認識自己的方法,你不妨親自一試。

[自我測驗]認識你自己的二十問法[8]

這是幫助你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分兩步進行。

第一步,

(1)問你自己10次或20次:你是誰?請你把頭腦里浮現(xiàn)出來的答案一一寫出來。例如:我是XX(姓名),我是××學校的學生,等等。

(2)由于這是自我分析材料,可以不給別人看。所以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什么顧慮。

(3)回答每次提問的時間為20秒,如果寫不出來,可以略去,繼續(xù)往下寫。

第二步,對自己的答案進行分析。分析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答案的數(shù)量和質量。即一共寫出幾個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內容為多。如果能寫出9~10個答案,則大體上可以認為沒有特別的障礙。如果只能寫出7個或更少的答案,則可以認為是過分壓抑自己;卮饡r,會以感到無聊、感到害羞、時間不夠等為借口,不能回答更多的問題。

(2) 回答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有三種情況:符合客觀情況的,如“我是大女兒”、“我是小學生”等。主觀解釋的情況,如“我是老實人”、“我膽小”等。中性的情況,即誰都不能作出判斷的情況。如果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都有,可以認為取得平衡;如果傾向于主觀或客觀,則不能取得平衡。在主觀評價中,最好是既說到自己好的方面(令人滿意的特征),也說到自己不足之處(不令人滿意的特征)。如果只說到好的,會使人覺得是自滿;只作不好的評價,又令人感到?jīng)]有信心。

(3) 回答的內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來。哪怕只有一個答案涉及未來(如“我是未來的大學生”),也說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負,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充滿生機。如果沒有一個答案涉及未來,則可能說明自己對未來考慮不多。

2、多角度的評價自我

提高對自己以及自己周圍的人或物的關系的認識;認識自己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發(fā)展水平,以及如何運用自己的個性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通過聽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積極地將獲得地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和比較。例如:既要和同學比較,又要和自己的過去比較。即可進行縱向比較——將現(xiàn)實自我與過去自我、理想自我進行比較;也可進行橫向比較——將各種人作比較,即和比自己優(yōu)秀的、相似的及比自己稍差的人比較。

3、經(jīng)常的反省自我

中國古代的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種自我監(jiān)督活動,沒有自我反省,就無從實現(xiàn)自我完善。在反省的過程中,要不斷的自我批評,不斷改正。通過反省、分析自己成功或失敗的原因,對自己作一分為二的分析,嚴于解剖自我,敢于批評自己,以調整自我評價。從而來定位自我,提高自我認識,作為自我調控的出發(fā)點。

(二)  積極的悅納自我

悅納自我就是對自己的本來面目持肯定、認可的態(tài)度,悅納自我是發(fā)展健康的自我體驗的關鍵和核心。大學生怎樣才能形成悅納自我的積極態(tài)度呢?具體地所,積極悅納自我就要:

1、接受、喜歡自己

能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自尊自愛,對自己充滿信心。自己應該實事求是地承認自己的價值,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之處,潛藏著大量待挖掘的能量,具有他存在的價值。維護自己的自尊心,調動自己的積極因素,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天生我才必有用,因而不必苛求自己做個十全十美的人。忠于自己的本質,忠于獨特而又成功的自我。

2、保持樂觀、性情開朗

馬克思曾說過:一種美好的心境,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勞和痛苦。進入大學,大家經(jīng)常面臨著各種生活、學習壓力,經(jīng)常遇到各種挫折和沖突,有的同學碰到挫折說:“簡直像笑話一樣,實際上當時我真是不知所措”,“哎呀,這種可笑的事情竟讓我碰上了”。像這樣以開朗的心情把自己的失敗告訴他人的人,一定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人們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毙木澈玫娜,常常就會覺得陽光燦爛、白云飄飄,花兒對我笑,鳥兒對我唱[9]。經(jīng)常保持在一種充實、愉悅的心境之中,這對于抵消那些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保持心理平衡,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樂觀、性情開朗,就能面對現(xiàn)實、正視現(xiàn)實中的自我,從而采取積極有效的態(tài)度去面對現(xiàn)實的自我。

3、全面的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

青年人往往自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實際上有許多誤區(qū)。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即個人都既有長處又有弱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人不能十全十美,每個人都有優(yōu)缺點。人既不會事事行,也不會事事不行;一事行不能說事事行,一事不行也不說明事事不行,要善于吸收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充分地發(fā)揮自身潛力。

舉例:小李是個安靜而莊重的人,但她希望自己活潑而又幽默感。她認為自己是個“笨拙而又無趣”的人,相反的,小王是個口若懸河的人,但她自以為,:“我真是個大嘴巴,哪天我才能安靜一點呢?我真希望變得莊重一點啊!”

她們都不能接受自己。小李想變成小王,而小王嫌自己大嘴巴,因而也貶低了自己。可是,為什么她倆不能接受自己原來的面貌?為什么小李不說:“我真喜歡自己,我很穩(wěn)重,所以人們都很信任我!睘槭裁葱⊥醪荒苷f:“我真高興我會講話,我講得多,但人們很愛聽,我的笑話常使人們開懷大笑,真棒!”

所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越是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的人,越能接受自己,這里說的是:你要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只有與眾不同才會顯出你之為你。

4、有遠大的追求和理想

孫中山先生說:“青年要立志作大事。” 要敢于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大志向、大抱負的人,才會關注大事,把全部的精力集中于自己的目標上,才有可能獲得大的成果。確立一個自己去奮斗、去競爭的目標,培養(yǎng)“你行,我也行!”的心理。人有了生活的動力和目標,就越容易接受自己、肯定自己。

(三)有效的控制自我

世界上只要同時存在兩個人,任何一方都可能考慮到自己的行為對對方的影響。有效的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識的根本途徑,有效進行自我調控是為了保證自我的健康發(fā)展。一般來說,大學生要控制自我,應該做到:

1、注意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力

很多大學生為自己樹立了遠大的目m.zxtf.net.cn/wsj/標和理想,在努力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自制能力和意志,經(jīng)受不住挫折和打擊,無法實現(xiàn)自我理想,大學生經(jīng)常說:“我想早起,可就是沒有恒心。”,“我想學習,可就是學不進去!

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發(fā)展堅持性和自制力,增強挫折耐受力,使自己能自覺主動地認清目標,為實現(xiàn)目標而努力排除干擾、克服困難。

2、建立合乎自身實際的目標

建立合乎自我實際情況的抱負水平,確立合適的理想自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對自己要求的目標符合自己的實際要求,符合自己的實際能力,不苛求自己,不被他人的要求左右。對大學生來說必須明確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以及這種期望的來源是來自自我的本身能力和需要,還是從滿足他人的期望出發(fā)。只有明確這一點,才可能真正的認清自己,規(guī)劃自己的發(fā)展方向,最終建立獨立的自我。

既面對現(xiàn)實,確定自己的具體奮斗目標,把遠大的理想分解成一個個遠近高低不同的子目標,由近及遠、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逐步加以實現(xiàn)。關鍵使每個子目標都應適當、合理、經(jīng)過努力可以達到,否則會喪失信心。

3、培養(yǎng)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種自我肯定的信念,在自我意識中往往以“我行”、“我能行”、“我是不錯的”、“我比很多人都強”等觀念得以存在與表現(xiàn),并會有意無意地體現(xiàn)在他的行為之中。所以,有無自信心對個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自信心,大學生才不至于一時“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一時又“我是一只小小鳥,想要飛怎么也飛不高”。

比如:對于自傲的人,應當有意地控制自己,屠格涅夫曾說過:“勸那些剛愎自用的人,說話前要多想,在舌頭上多繞幾圈。”而對于自卑的人,更應當有效地調控自我,時常地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當面臨某種事情感到自己信心不足時,不妨自己給自己壯膽:“你一定會成功!一定會的!被蛘咦詥枺骸叭巳硕寄芨,我為什么不能干?我同樣的不也是人嗎?”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在研究人的自我實現(xiàn)時,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調控自我的七點建議[10]

①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寬,莫使心胸像個瓶頸。

②在任何情境中,都嘗試從積極樂觀的角度看問題,從長遠的利害做決定。

③對生活環(huán)境中的一切多欣賞,少抱怨;有不如意之處設法改善;坐而空談不如起而實行。

④設定積極而有可行性的生活目標,然后全力以赴求其實現(xiàn);但卻不能期望未來的結果一定不會失敗。

⑤對是非之爭辯,只要自己認清真理正義之所在,縱使違反眾議,也應挺身而出,站在正義一邊,堅持到底。

⑥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為自己在思想與行動上留一點彈性空間;偶爾放松一下身心,將有助于自己潛力的發(fā)揮。

⑦與人坦率相處,讓別人看見你的長處和缺點,也讓別人分享你的快樂與痛苦。

(四)不斷的超越自我

健全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對于大學生而言,超越自我更是終生努力的目標。在行動上,無論對人對事,均全力以赴,使自己的能力品行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過程,它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價,也是一個“新我”形成的過程,是從“小我”走向“大我”,從“昨天之我”向“今日之我”、“明日之我”邁進。珍惜已有的自我,追求更好、更高的自我,做到一個“自如的、獨特的、最好的自我”。既注重自我又不固守自我,而是根據(jù)社會要求不斷改造自我;既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又不僅僅局限與追求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而是把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過程與為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作貢獻的過程統(tǒng)一起來,在為他人和社會的服務中實現(xiàn)真正的自我價值的過程。

超越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過程。只有堅持正確的方向,本著科學的態(tài)度,投身于火熱的社會實踐中,辨證地看待社會,分析自我,把握自我,才有可能最終超越自我。

(候淑晶  解亞寧)

[注釋]

[1] 宋敬先.健康心理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 樊富珉.大學生心理素質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3] 劉華山.學校心理輔導.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4] 張四成.淺析大學生自我意識.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4(3)

[5] 時蓉華.社會心理學.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 胡德輝.大學生心理與輔導.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7] 樊富珉.大學生心理素質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8] 劉華山.學校心理輔導.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9] 田萬生.青年心理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10] 樊富珉.大學生心理素質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null)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