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Hong hua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額布森-古日古木,額力根乃賽音,杭嘎格其-烏蘭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認藥白晶鑒》稱:“莖細長,色綠黃,無葉脈,果實橢圓形,具刺。”《無誤蒙藥鑒》載:“栽于花園中,葉、莖具刺!辈⒏街参飯D1幅,藥材圖3幅。上述古日古木的形態(tài)、生境的描述及附圖特征,與蒙醫(yī)所沿用的紅花之特征基本相符,故認定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額布森-古日古木即古日古木(紅花)。
|
中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紅花的花。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體光滑無毛。莖直立,基部木質(zhì)化,上部多分枝。葉互生,質(zhì)硬,近于無柄而抱莖;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9cm,寬1~3.5cm,基部漸狹,先端銳尖,邊緣具制齒;上部葉逐漸變小,成苞片狀,圍繞頭狀花序。花序大,頂生,總蒼片多裂,外面2~3列呈葉狀,披針形,邊緣有針刺;內(nèi)列呈卵形,邊緣無刺而呈白色膜質(zhì);花托扁平;管狀花多數(shù),通常兩性,橘紅色,先端5裂,裂片線形;雄蕊5,花藥聚合;雌蕊1,花柱細長,伸出花藥管外面,柱頭2裂,裂片短,舌狀。瘦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5mm,基部稍歪斜,白色,具4肋;ㄆ6~7月,果期8~9月。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與養(yǎng)殖 |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干燥氣候,耐寒、耐旱、耐鹽堿、耐瘠薄。發(fā)芽最適溫度25℃,幼苗能耐-5℃。南方秋播生育期200~250d,北京春播生育期120d。以選向陽、地勢高燥、土層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為宜。忌連作,花期忌澇。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可與蔬菜間作。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選種可用單株混合選擇法,選生長健壯、高度適中、分枝低而多、花序多、管狀花橘紅色、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留種植株。北方以裁無刺紅花為主,南方以栽有刺紅花為主。新疆和西北地區(qū)引進油紅花栽培。播種前一般用52~54℃溫水浸種10min,轉(zhuǎn)入冷水中冷卻后,取出晾干后播種。亦有用30%菲附拌種后,放塑料袋內(nèi)悶1~2d,再行播種。播種期南方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初,北方春季3~4月,宜早不宜遲。穴播或條播。穴播按行株距40cm×25cm開穴,穴深6cm,每穴播種5~6顆,每1hm2用種量22.5~30kg;條播按行距40cm開條溝,溝深5~6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覆土,稍加鎮(zhèn)壓,每1hm2用種量30~45kg,經(jīng)15d左右出苗。
田間管理 苗高6~8cm時定苗,每穴留苗2株。條播按株距10~15cm間榮,遇有缺株,應(yīng)及時補苗。生長期需中耕除草3次,結(jié)合追肥培土。施肥應(yīng)施足基肥,早施春肥,重施抽薹肥;适┯猛耆斓亩逊驶驇。苗期追施兩次糞肥,3~4月施人糞尿及過磷酸鈣;4月上旬現(xiàn)蕾時施硫酸欽、過磷酸鈣;開花前用1%的尿素、3%過磷酸鈣澆施。亦可根外追肥,用0.l%~0.3%磷酸二氫鉀單一或混合噴施,可促使花蕾多而大。苗期和開花期遇旱,需要澆水保持土壤一定的濕度;多雨季節(jié)要及時開溝排水。抽薹后摘除項芽,促使分枝和花蕾增多,如栽培過密或土地瘠薄則不宜摘心去頂。
病蟲害防治 紅花炭疽病,發(fā)病部位是莖、葉、花蕾。5月發(fā)病,出現(xiàn)紫紅色或褐色紡錘形病斑,逐漸擴大,稍凹,并有橙紅色黏性物質(zhì),使莖枝枯萎,花蕾不能開放。防治方法:實行水、旱輪作;發(fā)病時可用代森鋅500~600倍或可濕性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噴射。銹病,高濕易發(fā)病,應(yīng)選地勢高燥處實行輪作,種子進行消毒。發(fā)病時噴15%粉銹寧500倍液。紅花枯萎病,對莖部或主根為害,使輸導(dǎo)組織破壞而枯萎。5月發(fā)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澆灌或50%多菌靈500~600液灌根部。另有菌核病等病害。蟲害有紅花實蠅,用90%晶體敵百蟲300倍液噴射。紅花指管蚜,對莖葉及嫩稍為害,4月下旬吸取植株汁液,用化學(xué)藥劑或用魚藤粉700~800倍液噴射。亦可用煙草浸在水中(1:1O)24h,加熱煮沸,過濾去渣,取澄清液稀釋使用,最好加些洗衣粉,增加黏著力,又可延長藥效。現(xiàn)用食蚜蠅作大敵進行防治。
|
采收加工 | 6~7月當(dāng)花瓣由黃變紅時采摘管狀花,陰干。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長約1.5cm。表面紅黃色,花冠筒部細長,上部5裂,裂片線形,長5~7mm。雄蕊5,花藥紅色,聚合成簡狀;柱頭微露在花藥筒外,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zhì)柔軟。有香氣,味微苦;ń,水染成金黃色。
以花細、色紅而鮮艷、無枝刺、質(zhì)柔潤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橙紅色;ǚ哿A球形或橢圓形,直徑64~80μm,外壁有短劑及疣狀雕紋,具3個萌發(fā)孔;ǜ鞑烤蟹置诠芊植迹置诠苡煞置诩毎麊瘟锌v向連接而成,細胞內(nèi)充滿紅棕色分泌物;ü陧敹思毎只扇轭^狀絨毛。柱頭及花柱上部表皮細胞分化成圓錐形的單細胞毛,末端尖或稍鈍;ㄋ幣c花絲相接處的細胞呈方形或長方形,壁頗厚。導(dǎo)管具螺紋,非木化。草酸鈣方晶位于薄壁細胞中。
理化鑒別 (1)取本品2g,加水20m1,浸漬過夜,溶液顯金黃色。濾過,殘渣加10%碳酸鈉溶液8m1,浸漬,濾過,濾液加醋酸使成酸性,即發(fā)生紅色沉淀。
(2)取本品lg,加稀乙醇10m1,浸漬。傾取漬出液,于浸出液內(nèi)懸掛1濾紙條,5min后濾紙條放入水中,隨即取出,濾紙條上都顯淡黃色,下部顯淡紅色。
(3)薄層色譜 取粉末0.5g,加80%丙酮5m1,密塞,冷浸15min,時時振搖,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紅花對照藥材,同法制成對照溶液。吸取上述2種溶液各5μ1,分別點于同一含0.5%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H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為展開劑,展開后取出,晾干,在可見光下檢視。供試品溶液在與對照溶液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紅色斑點。
品質(zhì)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規(guī)定,①黃色素:水浸液在410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不得低于0.40。②紅色素:80%丙酮溶液的浸出液在518nm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不得低于0.20。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小劑量紅花煎劑,可使蟾蜍離體心臟和家兔在體心臟均呈輕度興奮作用,使心跳有力,振幅加大;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1,2]。紅花水提取液靜注或冠脈注射后,能增加麻醉犬冠脈流量[3]和增加小鼠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4]。紅花對實驗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動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可使心肌缺血程度減輕、范圍縮小、心率減慢,尤其是對梗死的“邊緣區(qū)”有明顯保護作用[5~7]。 紅花注射液對周圍血管有明顯的拮抗際上腺素及去甲腎上腺素收縮血管的作用,可使緊張性增高的豚鼠后肢和兔耳呈現(xiàn)血管擴張作用,這一作用是直接或部分地阻斷α-腎上腺素受體的結(jié)果[8]。紅花煎劑、水提取液、提取的白色結(jié)晶體溶液及紅色黃色素等對麻醉犬、貓或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壓作用。其作用迅速、短暫,并伴有呼吸興奮。在大劑量時可致血壓驟降、呼吸抑制而死亡[9]。從紅花中分離得的丙三醇-呋喃阿糖-吡喃葡萄糖苷經(jīng)腹腔注射,可使家兔收縮壓降低10.3%[10]。口服紅花黃色素也能顯著降低大鼠血壓,并使血漿腎素活性和血管腎張素Ⅱ有所降低[11]。 2.抗凝血作用 紅花、紅花黃色素對二磷酸腺苷(ADP)或膠原誘導(dǎo)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對ADP聚集的血小板有明顯的解除作用[12]。大鼠灌服紅花煎劑有明顯延長血栓形成時間,縮短血栓長度和減輕重量的作用[13]。能延長家兔血的復(fù)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14]。 3.對血脂作用 紅花油有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膽固醇血癥家兔的血清總膽固醇、總脂、三酰甘油及非酯化脂肪酸水平,恒河猴每日口服紅花油,至5個月時血清總膽固醇明顯下降,主動脈斑塊面積縮小,有明顯逆轉(zhuǎn)作用[15]。但也有報道家兔口服紅花煎劑90d血脂明顯升高;紅花油可致家兔肝內(nèi)大量沉積膽固醇及早期肝硬化,不能預(yù)防主動脈及冠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15,16]。 4.提高耐缺氧能力 紅花注射液、醇提取物、紅花苷、紅花黃色素能顯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對缺乏氧性腦病有保護作用[17,18]。 5.對平滑肌的作用 紅花煎劑對小鼠、豚鼠、兔、貓、犬不同情況(已孕、未孕)的子宮(離體、在體、瘺管)均有興奮作用,使子宮產(chǎn)生緊張性及節(jié)律性收縮,對已孕子宮更為明顯[9]。紅花煎劑對腸管平滑肌主要呈興奮作用[9,19],但對乙酰膽堿所致離體腸管痙攣有解痙作用[20];能減少灌流豚鼠肺的流量,收縮支氣管作用[9] 6.抗炎作用 給大鼠腹腔注射紅花黃色素對大鼠甲醛性足跖腫脹及棉球肉芽腫均有抑制作用,并抑制組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21]。 7.毒性 細菌突變實驗表明,紅花提取液有明顯的致突變作用[22]。 |
性味 | 味甘、微苦,性原。效柔、軟、固、鈍、重。
|
功效 | 涼血,鎖脈,調(diào)經(jīng),清肝,強身,止痛,消腫。
|
主治 | 主治肝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嘔血,鼻衄,外傷出血,血熱頭痛,心熱,血熱。
1.《無誤蒙藥鑒》:“治肝病,鎖脈,止血!
2.《觀者之喜》:“除新舊肝熱,鎖脈,強身,養(yǎng)血!
|
用法用量 | 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1.治肝區(qū)疼痛,肝腫大,肝瘀血,黃疸 五靈脂45g,木通30g,訶子、梔子、川楝子、瞿麥、紅花各25g,熊膽15g。制成煮散劑。每次3~5g,每日1~3次,水煎服。(《觀者之喜》肝湯)
2.治心熱,心悸,心刺痛 紅花、石膏各30g,牛黃10g,肉豆蔻、沉香、廣棗、木香各50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3次,溫開水送服。(《后續(xù)醫(yī)典》七味紅花清心散)
3.治協(xié)日性頭痛,目赤紅腫,亞瑪性頭痛 訶子15g,木香7.5g,紅花15g,黑云香7.5g,麝香7.5g,瞿麥15g。制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1~2次,飯后溫開水送服。(《蒙醫(yī)藥選編》六銳丸)
4.治嘔血,鼻衄,傷口出血,尿血,月經(jīng)過多,便血等 紅花15g,熊膽2.5g,梔子1g,銀朱、五靈脂、甘草各0.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蒙藥方劑學(xué)》止血散)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xué)成分
(1)陰健,等.中藥現(xiàn)代研究與臨床應(yīng)用.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1993.331
(2)Yoshiyuki T,et a1.Tatrahedron Lett,1982,23:5163
(3)Junichi O,et a1.C A,1981,95:43572s
(4)Koshi S,et a1.C A,1991,115:5139e
(5)Ronald G B,et a1.J Agric Food Chem,1990,36:1245
(6)Yosjhiyuki T,et a1.C A,1998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