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苗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藥 >> 正文:白屈菜 -苗藥扎格珠,拉哈崗,協(xié)日浩日藥物說明書
    

白屈菜

  
漢語拼音
Bai qu cai
苗藥名
苗藥拼音
別名
扎格珠,拉哈崗,協(xié)日浩日
考證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和《無誤蒙藥鑒》。《無誤蒙藥鑒》稱:“……生于陽坡巖下的泥土中,莖長,微黃,葉狀如撒落的石,花黃色,狀如蕾……根黃色,味苦!辈⒏街参镄螒B(tài)圖1幅。上述植物生境、形態(tài)、附圖特征,與白屈菜之植物生境、形態(tài)特征相符,故認定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扎格珠即構得日根(白屈菜)。
中藥材基原
罌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帶花全草。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白屈萊 Chelidonium mains L. 多年生草本。主根圓錐狀,土黃色。莖直立,高30~100cm,多分枝,有白粉,疏生白色細長柔毛,斷之有黃色乳汁。葉互生,一至二回單數(shù)羽狀全裂;基生葉長10~15cm,全裂片2~5對,不規(guī)則深裂,深裂片邊緣具不規(guī)則缺刻,頂端裂片廣倒卵形,基部楔形而下延,上面近無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有白粉,莖生葉與基生葉形相同;〝(shù)朵,近傘狀排列;苞片小,卵形,長約1.5mm;花柄絲狀,有短柔毛;萼片2,早落,橢圓形,外面疏生柔毛;花瓣4,黃色,卵圓形,長約9mm;雄蕊多數(shù),花絲黃色;雌蕊1,無毛,花柱短。蒴果條狀圓柱形,長達3.5cm。種子多數(shù),卵形,細小,黑褐色,有光澤及網(wǎng)紋;ㄆ5~7月,果期6~8月。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邊草地。分布于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栽培與養(yǎng)殖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宜生長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和壤土上。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按行距100cm開淺溝,播種時將種子與倍量細沙混拌均勻,條播,覆土5cm,輕輕鎮(zhèn)壓,澆水。春播、秋播者15d左右出苗,苗出齊后;過密處應間拔,株距25~30cm,并清除雜草。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間有棉紅蜘蛛對莖葉為害。發(fā)生期和用40%水胺硫磷1500倍液,或20%雙甲脒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采收加工
5~7月開花時采收地上部分,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根圓錐狀,密生須根。莖圓柱形,中空;表面黃綠色,有白粉;質(zhì)輕,易折斷。葉互生,多皺縮破碎;葉片完整者羽狀分裂,裂片先端鈍,邊緣具不整齊的缺刻,上面黃綠色,下面灰綠色,具白色柔毛,尤以葉脈為多;ò4片,卵圓形,黃色,常已脫落。蒴果細圓柱形,有眾多細小、黑色具光澤的卵形種子,氣微,味微苦。
化學成分
全草含生物堿0.7%~1.87%,其中有白屈菜堿(chelidonine),原阿片堿(protopine),別隱品堿(allocrypto-nine),β-高白屈菜堿(β-homochelidonine),α-高白屈菜堿,白屈菜紅堿(chelerythrine),甲基白屈菜堿,血根堿(sanguinarine),小檗堿,黃連堿,羥基由屈菜堿,l-四氫黃連堿;尚含白屈萊酸,膽堿,甲基胺,組胺,酪胺,蕓香苷,槲皮苷,皂苷,白屈菜醇,α-菠菜甾醇,揮發(fā)油,維生素C,胡蘿卜素,強心苷等。葉、花含黃酮類達1.43%~2.10%[1]。
藥理作用
1.鎮(zhèn)咳、祛痰和平喘作用  小酚紅法證明,白屈菜浸膏腹腔注射有明顯祛痰作用;用豚鼠組胺噴霧法,亦證明其有平喘作用[1]。采用水噴霧法、酚紅法及離體氣管法也證明,白屈菜煎劑有鎮(zhèn)咳、祛痰及平喘作用[2]。
2.抗菌作用  白屈菜總堿在體外能抑制革蘭陽性菌、結核桿菌及真菌等。白屈菜粗制劑在體外可抑制甲型鏈球菌、黏膜柰氏菌、I型系氏菌、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3]。
3.抗癌作用  白屈菜醇提取物體外對人食管癌細胞Eca-109有明顯殺傷作用[4]。
4.鎮(zhèn)痛作用  白屈萊堿屬原阿片堿一類,作用類似嗎啡,但對中樞作用較弱,對末梢作用較強,有某些鎮(zhèn)痛及催眠作用,治療劑量不抑制呼吸[5]。
5.其他作用  白屈菜醇提取物注射液對血清致敏所引起的回腸痙攣有明顯拮抗作用。白屈萊堿對麻醉有輕度持久的降壓作用[5]。白屈菜堿具有增加尿的排泄和鈣及鈉離子潴留作用[6]。白屈菜所含多酚性成分具有抗生育作用[7]。血根堿有抗炎作用[8]。
性味
味苦,性寒。效鈍、淡、燥。
功效
殺黏,解毒,清熱,分清濁,愈傷。
主治
主治黏疫熱,刀傷,熱性眼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附方
治黏疫熱 訶子草烏(制)、硇砂、白屈菜各10g,黑云香、麝香、石菖蒲、多葉棘豆細辛各5g。制成糊丸。每次1.5~3g,每日1次,晚睡前溫開水送服。孕婦忌用。(《醫(yī)典選編》九味伊拉革其丸)
制劑
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李廣勛.中藥藥理毒理與臨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2.89 藥理 (1)哈爾濱醫(yī)科大二院內(nèi)科慢性氣管炎研究組.黑龍江醫(yī)藥,1973,(1):28 (2)童維新,等.吉林中醫(yī)藥,1985,(2):15 (3)王治生,等.中藥藥理與應用.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339 (4)張中興,等.河南醫(yī)學院學報,1985,1O(4):26O (5)Tadeusz W.C A,1964,61:23545 (6)Hanr S,et a1.C A,1942,36:66629
苗藥名出處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