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浙江中醫(yī)雜志1993,28(3):108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柴胡12g,黃芩15g,陳皮15g,牛膝15g,黨參15g,甘草6g,半夏9g,龍骨30g,牡蠣30g,珍珠母30g,代赭石30g,生姜3片,大棗2枚。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內(nèi)耳眩暈癥。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內(nèi)耳眩暈癥41例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最大51歲,最小19歲;發(fā)病最長8年,最短2日。診斷標準:突發(fā)較劇烈的眩暈,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在姿勢改變時加重,伴有耳鳴、聽力減退或惡心嘔吐,多有水平性眼球震顫Ⅰ度-Ⅱ度。結果:痊愈(臨床癥狀消失,聽力恢復正常)36例,好轉(眩暈止,仍有耳鳴重聽)5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