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1979,(1):31 |
劑型 | 片劑 |
藥物組成 | 巖豇豆(石吊蘭)5份,地榆3份,百部3份,板藍根5份。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炎、非典型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制備方法 | 上藥煎成膏,用獨腳蓮2份為末作為填充劑.制成糖衣片,每片重0。3g。 |
用法用量 | 每次6片,日3次服,7-10日為1療程。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本組713例中,年齡從出生7日至82歲。其中肺心病20例(合并風心病2例,結核1例,胸膜炎1例);慢性支氣管炎439例(單純型301例,喘息型99例,合并肺氣腫113例,合并結核6例,合并風心病2例,合并冠心病1例,合并支氣管擴張1例);支氣管哮喘18例;急性支氣管炎20例;間質性肺炎5例;支氣管肺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211例。病程長短不一.從感冒1日至慢支反復發(fā)作30余年。對急性有感染者配合使用抗炎注射液(銀花5份,連翹5份,板藍根5份,百部3份,苦參3份,分別提取其有效成分,作成每2ml內含總生藥4g的肌肉注射液),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每次2-4ml,肌注每日2次,感染嚴重者,可增加到每日3-4次,7-10日為1療程。結果:急性支氣管炎、非典型性肺炎、上感等療效100%;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肺氣腫療效87.8%;總有效率為91.6%。 |
藥理作用 | 1.對SO2引起小鼠咳嗽的觀察:選18-22g重的健康小鼠,隨機分為3組。灌胃給藥1小時后用SO2致小鼠咳嗽,觀察3分鐘內小鼠咳嗽次數(shù),并比較。結果表明:巖蓮片用量3g/kg無明顯止咳作用,4g/kg時有顯著止咳作用。且隨劑量增加,止咳具有量效關系。 2.祛痰作用:①氣管內直接給藥對酚紅排泌作用的影響:取18-22g小鼠40只,隨機均分為2組,用0.5%戊巴比妥鈉0.05ml/10g麻醉后,一組由氣管內給予20%巖蓮片0.02ml/只,另一組由氣管內給予NSO.02ml/10g。30分鐘后按上述酚紅排泌操作進行比色,測出各組酚紅含量。結果:巖蓮片組為l.59±0.475μg/ml(X±SE);NS組為0.73±0.475μg/ml(P>0.05),兩組間無顯著差異。②切斷和不切斷家兔迷走神經對酚紅排泌的影響:選2.3-3.0kg健康家兔10只,隨機分為2組,靜推2.5%戊巴比妥鈉25mg/kg后,一組切斷頸部雙側迷走神經,另一組保留迷走神經。立即給一組口服巖蓮片3g/kg;另一組口服NS。10分鐘后靜推0.6%酚紅1ml/kg,25分鐘后再重復注射1次酚紅,再隔25分鐘后靜推空氣處死。立即氣管內注入38℃5%NaHCO312.5ml/kg,注入后于10分鐘、15分鐘、20分鐘、25分鐘時各抽洗氣管內容物1次,合并每次抽取液與標準酚紅管比色,測出酚紅含量。結果:切斷神經組酚紅含量為6.255±0.035μg/ml(X±SE),另一組含量為0.75±0.027μg/ml(P<0.01)。切斷迷走神經后,酚紅排泌量顯著降低,說明其祛痰作用與迷走神經的影響有關。而氣管內給藥,酚紅排泌量不明顯。 3.對致炎物質引起大鼠足腫的影響:①對磷酸組織胺引起大鼠足腫的影響:選體重131±3.269(X±SE)健康大鼠24只,均分為3組。第1組口服NS0.5ml/100g,第2組口服巖蓮片1.5g/kg,第3組口服巖蓮片3.0g/kg。30分鐘后于左足足蹠部注入0.1%磷酸組織胺0.1ml,容積法測給藥后1、2、3、4、6、8小時左足腫脹度。結果表明:巖建片1.5g/kg對組織胺引起的足腫在4、6、8小時有顯著抑制作用,P<0.05。劑量為3.0g/kg時在3、4、6、8小時均有顯著抑制足腫的作用。②對角叉菜引起大鼠足腫的影響:取185±3.65g健康大鼠21只,隨機均分為3組。第1組予NSO.5ml/100g,第2組予巖蓮片2g/kg,第3組予巖蓮片2.5g/kg,均口服。30分鐘后于右足蹠部注入1%角叉菜膠0.1ml/l0g。測藥后1、2、3、4、6、8小時足腫脹值。結果表明:巖蓮片在2g/kg時,僅2小時及8小時有顯著抑制足腫作用;2.5g/kg時,僅在3小時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不如對組織胺引起足腫的抑制作用明顯。 4.對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取18-22g體重的健康小鼠口服巖蓮片后30分鐘,腹膜腔注射0.5%戊巴比妥鈉0.15ml/10g,記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時間。結果表明:巖蓮片20g/kg及40g/kg均有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說明具有中樞鎮(zhèn)靜作用。 5.對免疫功能的影響:①對小鼠T淋巴細胞計數(shù)的影響:α醋酸禁醋染色法:取18-22g體重健康小鼠30只,隨機均分3組,1組予NS0.1ml/10g,2組予巖蓮片1.5g/kg,3組予2.0g/kg,均口服。連續(xù)給藥5日,于第6日給藥1小時后,取鼠尾末梢血涂片。待干燥后放入預熱30分鐘的孵育液中置37℃溫育3小時后,取出血片沖去沉淀物,然后孔雀綠染色。于鎮(zhèn)下觀察100個T及B淋巴細胞,各組T淋巴細胞數(shù)分別為81.4±2.96.86.6±2.07、79.1±2.22(X±SE)。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意義。②對小鼠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的影響:取18-22g小鼠20只,隨機均分為2組。1組予NS,2組予巖蓮片5g/kg,均口服。給藥1小時后靜推20%印度墨汁0.5ml/只,分別于注射后2分鐘及5分鐘時取眼眶血20ml,加入0.1gNaCO32ml于試管中,于721型分光光度計進行比色(波長670μm)。按下式K=lgODI-lgOoD2/t2-t1計算碳廓清指數(shù)(K)。結果:NS組K值為0.0485±0.031,巖蓮片組為0.03199±0.011,P>0.4,說明機體處于正常免疫狀態(tài)下時,巖蓮片對細胞免疫功能無明顯影響。③對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影響:選成年健康小鼠20只,隨機均分為2組。1組予NS,2組予巖蓮片5g/kg,均口服。給藥的同時,口服10%SRBCO.2ml,致敏小鼠給藥6日后,眼眶取血,分離血清稀釋30b倍。取稀釋血清1ml加入10%SRBCO.5ml及1:10豚鼠補體血清1ml(在冰溶中操作);靹蚝笾37℃水溶孵育10分鐘,再放入冰溶終止反應,離心10分鐘(2000轉/分鐘).取上清液1ml加都氏液3ml混勻,放置10分鐘后于721型分光光度計(λ=540μm)比色,按下式計算各樣品半數(shù)溶血值(HC50),即:樣品HC50=樣品吸收度值/SRBC半數(shù)溶血時的吸收度值,SRBC半數(shù)溶血值的吸收度值:取上述SRBCO.25ml加入都氏液至4ml搖勻,放置10分鐘,于λ=540μm比色即得。結果:巖蓮片對致敏小鼠HC50值分別為170.71±12.73及196.37±10.77,P>0.05,兩組間無顯著差異。 |
毒性試驗 | 用相當于人用量的850倍的劑量給小鼠口服(120g/kg),除見小鼠活動減少外,體重、食欲、大小便均正常。巖蓮片煎劑已達最大濃度口服后仍未見小鼠死亡,故未能求得LD50。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