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kuan ye fan hun c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麻葉千里光的帶根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麻葉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有歪斜根狀莖。莖直立,直徑達(dá)10mm,無毛,上部常多分枝。下部葉在藥期枯萎;葉部葉較大,葉柄短,基部有2小耳,羽狀或近掌狀深裂,長10-20cm,寬8-15cm,裂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漸尖,葉緣有密鋸齒,側(cè)裂片2或1對,稀3對,較短,兩面無毛或不面沿脈處有微毛;上部葉小,常不裂,條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在莖和枝端排列成復(fù)傘房狀;總苞筒狀,長5-6mm,外有細(xì)條形苞葉;總苞片1層,約9個,條狀長圓形,背面有疏毛或無毛;舌狀花8-10個,黃色,舌片長圓狀條形;筒狀花多數(shù)。瘦果,圓柱形,有縱溝,長約45mm;冠毛污黃白色,有多數(shù)不等長的毛;ㄆ7-8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生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溝林緣及濕草甸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7-8月采收,洗凈,切段,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含氫醌(hydroquinone),對-羥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acetic acid),熊果酚甙 (arbutin)。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散瘀;止血;止痛 |
功效分類 | 散瘀藥;止血藥;止痛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