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jin cha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杜鵑花科植物硬毛白珠的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常綠灌木,高1-3m。樹皮灰黑色;枝條細長,左右曲折,具縱紋,幼枝被硬毛。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革質(zhì),卵狀長圓形。有香味,長7-10cm,寬2.5-3.5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圓形或心形,邊緣具緣毛?偁罨ㄐ蛞干,序軸纖細,長5-7cm。被柔毛,基部有鱗片狀苞片;花梗被均勻分布的硬毛,長約1cm;花10余朵,疏生;苞片卵形,凸尖,被白色緣毛,小苞片2,對生或近對生,著生于花梗上部近粵處,披針狀三角形;花萼裂片5。卵狀三角形,鈍頭,具緣毛;花冠白綠色,鐘形,口部5裂;雄蕊10,著生花冠基部,花絲短而粗,花藥2室,每室先端具2芒;子房球形,花柱短于花冠。漿果狀蒴果,球形,黑色,5裂。種子多數(shù);ㄆ5-6月,果期9-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00-2800m的灌木叢中或干燥的山坡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活血;行氣;止痛 |
功效分類 | 祛風藥;活血藥;行氣藥;止痛藥 |
主治 | 風濕痛;頭痛;牙痛;腹痛;疝痛;皮膚瘙癢;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Gaultheria leucocarpeBl.va.hirsuta(D,F(xiàn)ang etN.K.Liang)T.Z.Hsu(C.wnnanensis(Franch.)Rehd.var.hirsuta D.Fang et N.K.liang) |
科屬分類 | 杜鵑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