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青(木岡)轉、毛猴兒、蟲波羅、橡子肉、青(木岡)碗、青楓轉、栗橡子、栗江子 |
漢語拼音 | qing gang wa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殼斗科植物栓皮櫟的果殼或果實。 |
動植物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1m。樹皮栓皮發(fā)達;小枝灰棕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5cm,無毛;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5cm,寬2-6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芒狀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具灰白色短絨毛,側脈13-18對,直達齒端;▎涡,雌雄同株;雄花序長達14cm,花序軸被褐色絨毛,花被2-4裂,雄蕊通常5;雌花生于新枝葉腋,有短梗。殼斗杯形,包堅果約2/3,連小苞片徑2.5-4cm,小苞片鉆形,反曲,有短毛;堅果近球形或寬卵形,高約1.5cm,先端平圓;ㄆ3-4月,果期翌年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陽坡灌木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收,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苦;澀;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止咳;止瀉;止血;解毒 |
功效分類 | 止咳藥;收澀藥 |
主治 | 咳嗽;久瀉;久痢;痔漏出血;頭癬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廣西藥植名錄》:果實:健胃,收斂,止血痢。治痔瘡,惡瘡,癰腫。 2.《貴州草藥》:果殼:止咳,澀腸。治咳嗽,水瀉,頭癬。 |
考證 | 出自《貴州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Quercus variabilis Bl. |
科屬分類 | 殼斗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