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普濟方》卷三九二。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一切虛中積,下痢濃血,里急后重,臍腹撮痛。
|
制備方法 | 上為末,用薄紙拗作小紙箱子,方闊2寸半,深4分許,將藥末鋪在箱內(nèi),次掘一地坑,深3-4寸,其闊約碗蓋得著,用火燒令極熱,即去燧火,惟留熟火三兩挺,鋪在坑底,置藥箱子在內(nèi),火上急用瓷碗蓋坑口,周圍以細(xì)土擁塞,無令透煙,如兩炊飯久,即藥成也。候碗冷,即開碗取出藥,燒碗上有藥煙著碗,亦一處揩下,再研令細(xì);凡藥得熟自于火上凝,更次入膩粉9錢,龍腦1錢,再滾研令勻,水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
用法用量 | 大人每服10丸至15丸,乳香湯送下;小兒3-5丸。如有積可1-2日,方徐徐利下也。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