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醫(yī)學發(fā)明》卷四。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陰陽壅滯,氣不宣通,胸膈痞悶,腹脅脹滿,大便不利。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都作1服,水2大盞,煎至1盞,去滓,食前大溫服。
|
用藥禁忌 | 忌生冷、硬物及怒。
|
臨床應用 | 心腹脹滿范天騋夫人,先因勞役,飲食失節(jié),加之憂思氣結,病心腹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兩脅刺痛;診其脈弦而細,至夜?jié)彡幹畾猱斀刀唤担?月真)脹尤甚。大抵陽主運化,飲食勞倦傷脾胃,陽氣不能運化精微,聚而不散,故為脹滿,先灸中脘,乃胃之募穴,引胃中生發(fā)之行上行陽道,又以前藥助之,使?jié)彡幹畾庾源硕狄印?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醫(yī)學發(fā)明》:經云:留者行之,結者散之。以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發(fā)散清氣,運行陽分為君;以生姜、半夏、草豆蔻仁、益智仁辛甘大熱,消散中寒為臣;厚樸、木香、蒼術、青皮苦辛大溫,通順滯,當歸、人參、陳皮辛甘溫,調和營衛(wèi),滋養(yǎng)中氣。濁氣不降,以苦泄之,吳茱萸苦熱,泄之者也;氣之薄者,陽中之陰,茯苓甘平,澤瀉咸平,氣薄,引導濁陰之氣,自天而下;故以為佐。氣味相合,散之泄之,上之下之,使清泄之氣各安其位也。 2.《醫(yī)方集解》:此足太陰陽明藥也。木香、厚樸、青皮、陳皮,辛能行氣,兼能平肝;草蔻、益智、香能舒脾;蒼術、半夏,燥能勝濕;干姜、吳茱,溫能散寒;升、柴之輕,以升其陽;苓、瀉之淡,以泄其陰。蓋脾為中樞,使中樞運轉,則清升濁降,上下宣通,而陰陽得位矣。然皆氣藥,恐其過燥,故重用當歸以濡其血,共成益脾消脹之功也。 |
備注 | 按:《醫(yī)學正傳》引本方有人參;《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引本方有人參、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