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lái)源 | 《普濟(jì)方》卷三○五。
|
藥物組成 | |
加減 | |
功效 | 止血定痛。
|
主治 | 杖瘡、金瘡,巔撲皮破,湯火所傷,久年惡瘡,凍瘡。
|
制備方法 | 上銼,如豆粒大,入脂內(nèi)煎黑焦色,濾去藥滓,入明凈黃蠟4兩,熬化,逐漸入攪勻,用瓷器盛,貯水浸之,久,去水收之。
|
用法用量 | 每用時(shí)先以冷水洗瘡,挹干,敷藥在瘡上,外用白紙貼之。湯燙火燒不須水洗。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