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金匱》卷上。
|
藥物組成 |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12枚。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肺癰,喘不得臥;肺癰,胸滿脹,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咳逆上氣,喘鳴迫塞;支飲胸滿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先以水3升,煮棗取2升,去棗,納葶藶煮取1升,頓服。
|
用藥禁忌 | |
臨床應(yīng)用 | 1.痰喘:孫兆治一人病吐痰頃刻升余,喘咳不定,面色郁黯,精神不快。兆告曰:肺中有痰,胸膈不利,當服仲景葶藶大棗湯,瀉中有補,一服訖,已覺胸中快利,咯無痰唾也、 2.滲出性胸膜炎:用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主,結(jié)合辯證加味治療滲出性胸膜炎15例。方用葶藶子15-20g,大棗15-20g,痰多水多,體壯者重用。兼風寒表證者,加荊芥、防風、蘇葉;兼風熱表證者,加桑葉、菊花、銀花、連翹;兼少陽證者,加柴胡、黃芩;偏熱痰者,加黃芩、桑白皮等;胸痛明顯者,加丹參、郁金等;胸水多,呼吸困難者,加甘遂末0.5-1g。結(jié)果15例患者全部臨床治愈。發(fā)熱一般在入院后一周內(nèi)退熱,胸腔積液在三周左右基本消失。 |
藥理作用 | |
各家論述 | 1.《千金方衍義》:“肺癰已成,吐如米粥,濁垢壅遏清氣之道,所以喘不得臥,鼻塞不聞香臭。故用葶藶破水瀉肺,大棗護脾通津,乃瀉肺而不傷脾之法,保全母氣以為向后復(fù)長肺葉之根本。然肺胃素虛者,葶藶亦難輕試,不可不慎。 2.《刪補名醫(yī)方論》:肺癰喘不得臥及水飲攻肺喘急者,方中獨用葶藶之苦,先瀉肺中之水氣,佐大棗恐苦甚傷胃也。 |
備注 | 葶藶湯(《圣濟總錄》卷二十四)、葶藶散(《醫(yī)學入門》卷七)、瀉肺湯(《千金方衍義》卷十七)、葶藶大棗湯(《金鑒》卷六十七)。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luò)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海》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