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兆強 黃蓓
唐代著名醫(yī)學家孫思邈《千金方·下乳第九》篇,載有治婦人“乳無汁”方21首,用藥簡潔,或為單行,少則二味,多不過七味。反復玩索,可窺此篇所載大部分方藥對“產(chǎn)后
缺乳”一病深中肯綮,試析如下。
1.用藥概況:本篇載方21首,方中單味使用者8首,2味藥物者3首,4味藥物者4首,5味藥物者3首,6味藥物者2首,7味藥物者1首。所用藥物共計26味,:石
鐘乳(12次)、
通草(10次)、
漏蘆(7次)、栝蔞根(5次)、
白石脂(1次)、
桔梗(1次)、
消石(1次)、
黍米(1次)、
石膏(1次)、
麥冬(2次)、
理石(2次)、蠐螬(1次)、
土瓜根(2次)、
大棗(2次)、母
豬蹄(2次)、
桂心(1次)、
鯉魚(1次)、死鼠(1次)、
鯽魚(1次)、豬脂(1次)、
鬼箭羽(1次)、
白頭翁(1次)、
滑石(1次)、
甘草(1次)、
云母(1次)、屋上散草(1次)。其中,用藥5次以上者有石鐘乳、通草、漏蘆、栝蔞根4種。諸方中,母豬蹄雖然僅用2次,但是均作為單方使用。其一為豬蹄飲,單用豬蹄煮湯;其二為豬蹄通草飲,藥僅2味,效專力宏。鯽魚雖僅用1次,亦作為下乳鯽魚湯的主藥應用,值得注意。
2.主藥分析:復習有關文獻,茲將下乳方中主要藥物的功效作一分析。石鐘乳,《本經(jīng)》記載:“安五臟,通百筋,利九竅,下乳汁!睆埪酚瘛侗窘(jīng)逢原》謂本品:“其通利百筋,利九竅,下乳汁者,皆取甘溫助陽,色白利竅之力也!逼湫愿蕼責o毒,功能益氣通乳,凡產(chǎn)后缺乳,無論虛實,皆可用之。漏蘆,性味甘寒,《本經(jīng)》:“主皮膚熱毒、惡瘡疽
痔、濕痹,下乳汁!北酒窞榻舛九拍撘,以其能利竅,善下乳汁而著,后世常與
王不留行、
山甲、通草配伍,治療產(chǎn)后缺乳,甚效。通草,原名通脫木,平淡無毒,《本經(jīng)逢原》謂:“入陽明胃經(jīng),通氣上達而下乳汁”,古今通乳諸方,皆有本品。栝蔞根,即
天花粉,性味甘,微寒。《本經(jīng)》謂:“補虛安中!
天花粉有清胃祛熱之功,火去則中氣安,津液復則血氣和。應用本品治療產(chǎn)后缺乳,想必與產(chǎn)婦失血,導致陰營、津液耗傷有關。《濟陰綱目》所載之加味
四物湯,即以本品與四物相伍,功能養(yǎng)血滋液,再佐以王不留行、
木通、豬蹄,用于血虛液燥之缺乳,甚宜。豬蹄,性味甘、咸、平。葉顯純編《中國傳統(tǒng)補品補藥》記載:“本品功能補血、通乳。”適用于產(chǎn)后少乳,加入通草共煮,療效更佳。同時,豬蹄通草飲也是我國江、浙、皖一帶治療產(chǎn)后缺乳行之有效的民間驗方。鯽魚,性味甘、平,民間用于“產(chǎn)后體虛,乳汁不多”。鯽魚富含蛋白質(zhì)、
氨基酸,當能增加乳汁。鯉魚同此,唯民間則多習慣用鯽魚催乳,而鮮有用鯉魚者,想亦民間習慣使然。其它,如麥冬滋液,桔梗利氣宣絡,大棗安中養(yǎng)脾,亦有助于產(chǎn)后缺乳一癥。
3.對后世影響:賈得道在《中國醫(yī)學史略》中指出:“《千金方》的實際價值,是在搜集的大量處方中。這些處方大抵都是《
傷寒雜病論》以后歷代醫(yī)家的經(jīng)驗方劑,其中還包括了許多民間流傳的偏方和驗方,對后世影響很大。直到今天,中醫(yī)常用的許多方劑,還是本書記載的原方,或由原方演變而來,這是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證之《千金方·下乳》諸方,亦然。如唐·昝殷著《經(jīng)效產(chǎn)寶》,治療產(chǎn)后缺乳用土瓜根、漏蘆、甘草、通草,或用母豬蹄、通草;或用栝蔞末治之。所出方劑,與《千金方》下乳方劑頗相類似,且有明顯的痕跡。宋·陳自明《校注婦人良方》之涌泉散(王不留行、
瞿麥、麥冬、
龍骨、豬蹄),明·王化貞《產(chǎn)鑒》之漏蘆散(漏蘆、
蛇蛻、
瓜蔞),清·武之望《濟陰綱目》收集之秘傳涌泉散(王不留行、白
丁香、漏蘆、天花粉、
僵蠶、穿山甲、豬蹄),
通乳湯(豬蹄、通草、穿山甲、甘草),豬蹄湯(豬蹄、通草),直到現(xiàn)代婦科名家朱小南、哈荔田、何子淮等,無不在下乳方劑中酌情應用
鐘乳石、漏蘆、天花粉、豬蹄、通草等品。歷代沿習相傳,主要藥物皆出其方,受《千金要方》的影響,顯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4.結(jié)語:孫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一書,對婦科諸病的治療頗有卓識。本文試就其中所載下乳方藥及其對后世的影響作了初步的探討。不難看出,雖然歷經(jīng)1300多年,而《千金方》下乳方劑,仍沿習應用,對中華民族的婦嬰保健作出很大貢獻。正如清代醫(yī)家徐靈胎在評價《千金方》時指出:“大抵所重專在于藥,而古圣治方之法不傳矣,此醫(yī)道之一大變也。然其用意之奇,用藥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滅之處。”孫氏在其著作中,匯集了大量的經(jīng)驗方藥,給祖國醫(yī)學留下極為豐富的方藥資料,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掘、整理和應用。
來源: 中醫(yī)文獻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