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發(fā)熱三日訣
    

慈幼新書:發(fā)熱三日訣

痘不熱不發(fā),猶五谷不熱不結,但熱有輕重,毒輕則熱輕,毒重則熱重。有熱五六日出者,有熱一二日出者,太過則正不能勝邪,愆期則氣血凝滯。惟三四日而身涼痘出者為正,此吉兆也。凡發(fā)熱,肌膚溫平潮潤,唇舌滋潔無苔,聲音清亮,睡中微驚,便食如故,或少食貪睡,皆吉兆…

痘不熱不發(fā),猶五谷不熱不結,但熱有輕重,毒輕則熱輕,毒重則熱重。有熱五六日出者,有熱一二日出者,太過則正不能勝邪,愆期則氣血凝滯。惟三四日而身涼痘出者為正,此吉兆也。

發(fā)熱,肌膚溫平潮潤,唇舌滋潔無苔,聲音清亮,睡中微驚,便食如故,或少食貪睡,皆吉兆也,重則反是,一發(fā)熱而唇裂舌炕,煩躁悶亂,口渴惡寒,兩耳灼熱,目睛紅,二便秘,蘇枳湯加明粉,或千里馬下之,惡熱者單下,以苔為增減,不可拘在初當發(fā)之說,此百中一二,又無執(zhí)以為常。如唇舌滋潤,雖見惡癥,切不可妄下以損人也。

發(fā)熱時,腹痛腰痛,四肢酸痛,皆重癥也。若表過痛止者吉,痛加甚者兇。

發(fā)熱時吐瀉,切不可用止法,惟吐瀉酸臭,可加消導藥佐之,是必傷食者。

驚發(fā)痘前者吉,何也?驚屬陽,痘屬陰,陽破陰沖,則無壅遏之患,故吉。若誤服驚藥而冰伏其毒,釀害非淺(亦有驚即死者,必因中惡)。

發(fā)熱時,譫語顛狂,見神見鬼,躁亂不寧,是熱甚失表,外邪內(nèi)毒,兩相激搏也,重發(fā)之則愈。舌見黃苔,非下不可。

m.zxtf.net.cn/jianyan/

凡臟腑郁熱,非微汗則不解,故一發(fā)熱,必用汗藥也。身熱四五日不退者,知毒猶在內(nèi)也,務要使熱退為佳。

身熱四五日不退,痘影焦紫,郁郁不出,此必寒氣外薄,閉塞鬼門也。出臭汗則熱自退,痘亦自出。

一發(fā)熱,頭面中有大痘數(shù)點,余痘不出,復不除熱,名曰報痘。急用銀針挑破,胭脂涂之,不則領敗正氣,為留連之禍也。

初熱時,即頭溫足冷,不渴,大便溏,面 白,或瀉利清谷,嘔食不化,虛癥也,須從虛癥方中考。

唐芳友曰∶凡痘未有不由毒來者,小兒稟賦有虛實,各從治之易易耳,乃世謂虛中夾毒,為不治逆癥,其言不仁之甚。試思天下小兒,何能人人皆實,何能有痘無毒哉。吾愿為父母者,捧誦鳳雛先生此書,不使庸妄者得啟其口,爾子孫其濃幸矣。

發(fā)熱時,燈照肉內(nèi),隱隱有紅紫成片者重,面紅唇白亦重,再加形色不善,死必矣。九竅流血者死。

目閉無魂,舌黑聲啞,胸高而突,掌紋出血,皆死癥不治。起發(fā)白漿,不論何處,主七日死。

蘇桔湯 此湯無論痘與不痘,但見小兒身熱,呵欠煩悶,睡中微驚,嚏噴眼澀,鼻氣出粗,手足酸軟,即宜與服。

紫蘇 桔梗 前胡 甘草 升麻 葛根 連翹 赤芍 當歸 蔥白

身熱壯盛,肚腹膨脹而喘滿,加麻黃。

煩滿,加花粉、麥冬,調(diào)滿天秋。(備用方)

搐驚時發(fā),加木通、生地

喉痛,加大力子、元參荊芥。

咳嗽,加杏仁、桑皮。

嘔吐甚,加陳皮、黃連豬苓、澤瀉

泄瀉,加豬苓、澤瀉。

失血干嘔,加犀角、芩連。

便血,加仁、黃連。

溺血,加犀角、梔子。

溺短澀,加木通、車前、腹皮。

便秘結,加枳殼、當歸。

喘滿秘結,壯熱煩躁,面目浮腫,唇燥舌苔,甚則身惡寒,四肢逆冷,加千里馬。(備用方)譫語狂亂,加石膏知母,調(diào)滿天秋。

傷食腹痛嘔酸,加山楂、濃樸、神曲、麥芽。

腰痛,加羌活防風。

婦人行經(jīng),加生地、川芎。

不期而行,加熟地、熱見愁。(備用方)

經(jīng)行暴啞,加人參、麥冬、生地。

經(jīng)行適斷,有譫妄等癥,加羌活、柴胡,下熱見愁。

便秘加千里馬。

益元湯 此為元氣虛弱者立也,辨癥果真,則前后皆不可易,中間雜癥,雖或不同,要皆氣虛致之,治者只于本方消息加減。

人參 黃 甘草 白術 陳皮 當歸 川芎 升麻 桔梗 生姜

熱甚,易沙參。

白,減川芎。

停滯腹痛,或瀉酸臭,加山楂、曲芽。不因停滯者,加干姜芍藥。

腹痛甚,加異功散。(備用方)

泄瀉不已,去當歸,加肉果,或調(diào)中丸。

便秘結,倍用當歸。

不思飲食,倍白術,加神曲。

溺澀赤,加腹皮、木通、茯苓

嘔吐,去桔梗,加干姜、丁香m.zxtf.net.cn/rencai/、陳皮。

嘔甚,加丁香再一倍。

虛煩作渴,加麥冬、五味子。

咳嗽,加麥冬、五味子、杏仁。

有痰,加貝母。

感寒咳嗽,加蘇、防、杏仁。

四肢冷,加干姜、肉桂。

有汗,去桔梗、升麻,加桂。

驚悸,加天麻、鉤藤,磨安神丸。

三四日痘出不快,肌膚慘慘然,毛屑起舉,去升麻,加桂、白芷。

五六日候當長大,如起不快,或皮薄易破,色不紅活,倍參、 。加芷、桂、乳、酒。

水 ,倍白術,加防己、白芍

癢亦然。

癢甚,用豬鬃小帚輕搠之,或行熏法亦妙。

四肢不起,加桂枝、防風。

七八日乃貫漿時也,如停漿不貫,氣血淡白,或灌清水,加芷、桂、木香常服,不可缺糯米,乳、酒亦宜常服。

凡痘至此而寒戰(zhàn),而泄瀉,而反白癢塌,皆不能免,一見此癥,急以木香異功散,出入用之。如膿色一足,唇舌轉(zhuǎn)紅,又須叱去,惟照本方加苓、芍,以助收斂耳。拘滯之醫(yī),徒執(zhí)溫補,一偏之制也。

虛癥而反見腹脹喘促,便秘而渴,麥冬湯主之。咽喉煩躁,滋陰潤燥湯主之。蓋此乃虛癥變實非真實也。倘疏利之劑,不察而姿意妄行,則方升之氣,又將轉(zhuǎn)而虛脫矣。九日十日,亦惟本方加苓、芍耳,有雜癥加減之。至靨后毒等癥,亦惟照后參之。

痘有純虛純實者,有先實后虛者,有從虛轉(zhuǎn)實者,如此方治癥純虛也。故始終不移,雖有增減,要皆補益氣血為主。凡遇此癥,必以此法行之,若蘇桔、十神等劑,切不宜用。

或曰∶加減益氣,乃虛癥所必需,然首尾不易,得無固乎,且參 皆峻補之味,何可妄行若此。予曰不然,用藥有訣,唇、舌,用藥之訣也,能識唇舌紅白而進退之,多用可也,常用可也。即不用可也,何妄之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