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風濕
    

范中林六經辨證醫(yī)案:風濕

湯××,女,37歲。成都市棕墊生產組工人。【病史】1964年自覺經常頭暈,乏力,周身關節(jié)疼痛。1965年10月30日晚,突覺肢體沉重疼痛,不能轉側,手不能握物,足不能移步,衣食往行均需他人料理。次日急送××醫(yī)院,診斷為“風濕”。經針灸治療十余日,效果不顯,遂來求診…

湯××,女,37歲。成都市棕墊生產組工人。

【病史】1964年自覺經常頭暈,乏力,周身關節(jié)疼痛。1965年10月30日晚,突覺肢體沉重疼痛,不能轉側,手不能握物,足不能移步,衣食往行均需他人料理。次日急送××醫(yī)院,診斷為“風濕”。經針灸治療十余日,效果不顯,遂來求診。按太陽證論治,三個月基本治愈。

【初診】由兩人攙扶前來就診。全身關節(jié)劇痛似雞啄,游串不定。頭暈,耳鳴,四肢不溫,畏寒惡風,口干少津,不欲飲。舌質偏淡,舌體胖大,邊緣有齒痕,苔薄白。寸關脈浮虛,尺微沉。此為太陽證,風寒濕邪郁久成痹,法宜溫經逐寒,除濕止痛,以甘草附子湯加味主之。

處方

炙甘草30m.zxtf.net.cn/Article/克 制附片60克(久煎)  白術12克 桂枝18克 生30克 二劑

附片先煎一個半小時,再加其它味藥同煎約半小時(以下湯劑中,凡有附片者,均以此法煎煮);日三服,忌食生冷。

【辨證】此證風寒濕邪兼而有之,蘊積已久,郁阻成痹。雖有畏寒惡風脈浮之表證,但不可單用發(fā)表;雖有頭暈耳鳴,四肢不溫,口干不欲飲,舌質偏淡而尺脈沉之里證,又不宜徑投回逆。參之舌脈諸證,乃為風寒濕相搏,屬太陽類似證。

傷寒論》曰:“風濕相搏,骨節(jié)疼煩,掣m.zxtf.net.cn/yishi/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甘草附子湯主之!贝朔接弥伪纠L寒濕痹,頗相吻合。甘草益氣和中,附子溫經散寒止痛,白術燥濕健脾,桂枝祛風固衛(wèi),通陽化氣,加生姜以助溫散之力。

【復診】上方服兩劑后,關節(jié)疼痛減輕,稍可轉側行動。上方加麻黃、遼細辛,以增強驅風散寒、開閉止痛之效,續(xù)進五劑。

【再診】自拄拐杖前來就診。關節(jié)疼痛及全身串痛著減。頭暈,耳鳴,畏寒,惡風亦明顯好轉。上方加茯苓以滲濕,續(xù)服五劑。

【又診】全身活動已較自如,精神好轉,但腰腿尚覺疼痛、重著。今雖見初效,畢竟一時難收全功。須培補脾腎,通竅除濕,以清余邪,擬理中丸加味續(xù)服。

處方

黨參60克 干姜片120克 炒白術60克 炙甘草60克 制附片120克 云苓60克 上肉桂30克 川桂枝15克 寧枸杞60克 真琥珀60克 五劑

共研細末,水打丸,如黃豆大。日服二次,每次3克 。

連服三個月,基本痊愈,恢復正常工作。1979年追訪,十余年來,雖關節(jié)偶有輕微疼痛,但行動自如,一切較好。

【按語】甘草附子湯之“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與桂枝附子湯之“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皆為風寒濕相搏之太陽證;其疼痛不能自已者,均為筋脹之故,病理相同。所異者,本例甘草附子證,風濕留于關節(jié),邪深入里;而桂附證,風寒濕留著肌肉,有表無里。故湯證不同。

上述兩方原義,桂附證因屬風濕,留著肌表,當以速去為宜,故附子用量較大;而甘草附子證,已病久入里,減其附子用量者意在緩行。但本例雖屬久病入里,又暴發(fā)于一旦,且脈沉而細;故兼采兩方之義,加大附子并生姜,既速去標,又開筋骨之痹也。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