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是多種原因致彌漫性微血管內(nèi)血栓形成,繼之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及纖維蛋白溶解亢進而發(fā)生的出血綜合征。本征亦稱消耗性凝血。╟onsumption coagulopathy)或去纖維蛋白綜合征(defibrinationsyndrome)。
【病因】
表5-5-5 DIC的常見病因
1.妊娠并發(fā)癥:羊水栓塞,胎盤早剝死胎滯留,流產(chǎn)感染宮內(nèi)引產(chǎn),先兆子宮破裂 2.感染:流行性出血熱,出疹性病毒感染(天花、水痘、麻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巨細胞病毒感染,斑疹傷寒,固紫色陰性桿菌感染(膽道感染,傷寒,暴發(fā)性細胞性痢疾,敗血癥等),固紫色陽性球菌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暴發(fā)性紫癜,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華fo氏綜合征,惡性瘧疾 3.大量組織損傷與手術:大面積燒傷,嚴重的復合性外傷,體外循環(huán),胸部,盆腔及前列腺手術等。 4.腫瘤及血液。前列腺癌,肺癌,消化道各種粘液腺癌(尤其是廣泛移轉的晚期腫瘤),各種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 5.心、肺、腎、肝等內(nèi)臟疾患:肺源性心臟病、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的心力衰竭、肝硬化、急性或亞急性肝壞死、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溶血尿毒綜合征、出血壞死性小腸炎、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糖尿病酸中毒、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結節(jié)性動脈周圍炎等結締組織病 6.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輸血及輸液反應、中暑、腎移值后排斥反應、毒蛇咬傷、巨大血管瘤、藥物反應及中毒等 |
【發(fā)病機理】
一、血液高凝 內(nèi)、外源凝血系統(tǒng)被激活。
(一)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 感染(尤其是革蘭氏陰性桿菌、病毒),缺氧、酸中毒,小血管炎等均可造成小血管內(nèi)皮細胞廣泛損傷,膠原暴露而激活因子Ⅻ,啟動內(nèi)源系統(tǒng)發(fā)生凝血;同時血小板粘附于受損血管壁上聚集及釋放其內(nèi)容物,形成白色血栓。細菌內(nèi)毒素及抗原抗體復合物亦可直接激活因子Ⅻ。
(二)組織促凝物及其他物質(zhì)進入血循環(huán),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如孕期宮腔內(nèi)容物、組織損傷、腫瘤細胞破壞、溶血及血小板破壞等均具有組織促凝活性。
內(nèi)、外源凝血系統(tǒng)被啟動后,在血循環(huán)中形成凝血酶,后者促進血管內(nèi)凝血加速發(fā)展,同時大量消耗Ⅰ、Ⅱ、Ⅴ、Ⅶ、Ⅻ因子和血小板生成凝血障礙。
二、繼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亢進
凝血酶、激活的因子Ⅻ、受損組織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釋放的激活物質(zhì)以及緩激肽的釋放均能促使纖維蛋白溶解酶轉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pharm/2009/20090107145635_50627.shtml" target="_blank">纖溶酶,后者為蛋白水解酶,可溶解纖維蛋白(原),使之降解為X、Y、D、E等碎片,稱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fibrin/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這些碎片可抗凝血酶,干擾纖維蛋白單體聚合及干擾血小板的聚集及釋放,進一步加重出血。
【促發(fā)因m.zxtf.net.cn/zhuyuan/素】
一、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和肝臟清除功能受抑
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脾切除、肝功能障礙等,對循環(huán)中的纖維蛋白、促凝物質(zhì)、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清除障礙。
血液凝固性增高,如妊娠后期,血液中許多凝血因子增加;或抗凝血因子減少,如抗凝血酶Ⅲ減少。
三、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
如大量應用抗纖溶藥物及長期大量使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
四、血流淤帶 如血液粘稠度增加。
【臨床表現(xiàn)】
一、出血
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及FDP的抗凝血作用,可引起組織、器官的廣泛出血,輕者可僅有少數(shù)皮膚出血點,重癥者可見廣泛的皮膚、粘膜瘀斑或血腫,典型的為皮膚大片瘀斑,內(nèi)臟出血(血尿、嘔血、便血、咯血、關節(jié)腔出血、顱內(nèi)出血),創(chuàng)傷部位滲血不止。
二、血栓有關表現(xiàn)
DIC的基本病理特征為微循環(huán)血管內(nèi)有廣泛纖維蛋白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常見者:
(一)皮膚血栓栓塞 最多見,指端、趾端、鼻尖、耳廓皮膚發(fā)紺,皮膚斑塊狀出血性壞死,干性壞死等。
(二)腎血栓形成 少尿、無尿、氮質(zhì)血癥等急性腎功能衰竭表現(xiàn)最常見。
(三)肺血栓形成 呼吸困難、紫紺、咯血、嚴重者可發(fā)生急性肺功能衰竭。
(五)腦血栓形成 煩燥、嗜睡、意識障礙、昏迷、驚厥、顱神經(jīng)麻痹及肢體癱瘓。
三、休克
肢端發(fā)冷、青紫、少尿和血壓下降。以血管內(nèi)皮損傷引起的DIC較為多見。DIC引起休克的原因:①微循環(huán)血栓形成,回心血量降低;②血管活性物質(zhì)釋放:因子Ⅷ及纖溶酶均可使血中激肽釋放酶原轉變?yōu)榧る尼尫琶福^而使激肽原轉變?yōu)榫徏る模鹦⊙軓埩p低,血漿滲出,使血循環(huán)量減少;③出血減少了血容量。一旦休克發(fā)生后又可加重DIC,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四、溶血
因微血管病變,紅細胞通過時遭受機械性損傷,變形破裂而發(fā)生溶血。臨床上可有黃疽、貧血、血紅蛋白。
五、原發(fā)病癥狀
【臨床分型】
一、急性型
1~2天發(fā)病,病情兇險,進展迅速,出血重,易發(fā)生休克。
二、亞急性型
病程數(shù)天至數(shù)周,癥狀較重,一般無休克。
三、慢性型
病程可達數(shù)月,出血輕,僅有瘀點或瘀斑,高凝血期較明顯。
【實驗室檢查】
包括反應凝血因子消耗、纖溶活力增強及FDP增加。
一、血小板計數(shù)
<100×10m.zxtf.net.cn/job/9/L有診斷價值,特別是進行性降低。
二、凝血時間
(CT,試管法)DIC早期,即彌散性微血栓形成期,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血液凝固時間縮短。后期繼發(fā)纖溶為主,血液呈低凝狀態(tài),凝血時間延長。
三、凝血酶原時間
(PT)是外在凝血途徑的篩選試驗。DIC時因因子Ⅰ、Ⅱ、Ⅴ、Ⅶ和Ⅹ等均減少,故PT延長。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有意義。
四、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KPTT)
是內(nèi)在凝血途徑的過篩試驗。除因子Ⅶ和XIII外,任何一個凝血因子缺乏都可使KPTT延長。正常35~45秒,超過正常對照10秒以上有意義。DIC的高凝期KPTT縮短,在消耗性低凝血期KPTT延長。
五、纖維蛋白原定量
正常值為2~4g/L。DIC時被消耗,<1.5g/L有意義。但在感染、妊娠、惡性腫瘤、創(chuàng)傷或休克等“應激”狀態(tài)下,纖維蛋白原量可增加,此時所謂正常量,實際已有所降低。
六、凝血酶時間(TT)
反應凝血第三階段的試驗,正常16~18秒,比正常對照延長3秒以上有診斷價值。DIC時纖維蛋白原減少及FDP增加,所以TT延長。
七、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ELT)
血凝塊溶解速度可反映纖溶酶活力(優(yōu)球蛋白凝塊中含有纖溶酶原及纖溶酶活化素),正常為60~120分鐘,<70分鐘,提示纖溶亢進。
八、血漿副凝固時間
DIC時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的纖維蛋白單體與繼發(fā)性纖溶形成的FDP結合形成一種可溶性復合物,當遇到魚精蛋白或乙醇時,復合物分離,纖維蛋白單體又自行聚合成絮狀物或膠狀物,這種不經(jīng)凝血酶作用而引起的凝聚現(xiàn)象稱副凝。
魚精蛋白副凝試驗(3P試驗)見于DIC的早期。假陽性率高,局部血管內(nèi)凝血亦可陽性,DIC晚期為陰性。
九、FDP免疫學測定
FDP的X、Y、D、E碎片仍具有纖維蛋白原的某些抗原決定簇,故能與抗纖維蛋白原血清發(fā)生特異性抗原抗體反應。FDP的免疫學檢查方法較多,以乳膠凝集試驗(半定量法)最為快速簡便,正常值<10mg/L。
十、紅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
血片上可見碎裂,畸形紅細胞。
【診斷及鑒別診斷】
一、國內(nèi)診斷標準
(一)臨床表現(xiàn)
1.存在易引起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的基礎疾病
2.有下列兩項以上表現(xiàn)。
(1)多發(fā)性出血傾向。
(2)不易用原發(fā)病解釋的微循環(huán)衰竭或休克。
(3)多發(fā)性微血管栓塞的癥狀、體征,如皮膚、皮下、粘膜栓塞壞死及早期出現(xiàn)的腎、肺、腦等臟器功能不全。
(4)抗凝治療有效。
(二)實驗室檢查
1.主要診斷指標:有下列3項以上異常:
(1)血小板數(shù)低于100×109/L或呈進行性下降(肝病DIC時血小板數(shù)低于50×109/L)。
(2)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進行性下降或>4g/L(肝病DIC時<1g/L以下)。
(3)3P試驗陽性或血漿FDP>20mg/L(肝病DIC時超過60mg/L);
(4)凝血酶原時間縮短或延長3秒以上,或呈動態(tài)變化;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縮短或延長10秒以上。
(5)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或纖溶酶原減低。
2.疑難、特殊病例應用下列實驗室檢查1項以上異常:
(1)因子Ⅷ:C降低、VWF:Ag升高,Ⅷ:C/VWF:Ag比值降低。
(2)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3)血漿β-TG或TXB2升高。
(4)纖維蛋白肽A(FPA)升高,或纖維蛋白原轉換率增速。
二、鑒別診斷見表5-5-6
表5-5-6 原纖、DIC。不伴有DIC的肝病全身出血的鑒別
鑒別點 | 原纖 | DIC | 不伴有DIC的肝病全身性出血 |
血栓形成 | 少見 | 常見 | 無 |
休克 | 少見 | 常見 | 較少見 |
血小板計數(shù) | 正常 | 減少 | 正;驕p少 |
出血時間 | 正常 | 延長 | 正;蜓娱L |
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 | 無 | 常見 | 無 |
乙醇膠試驗 | (-) | (+) | (-) |
3P試驗 | (-) | (+) | (-) |
SDPS試驗 | (-) | (+) | (-) |
FDP定量 | 明顯增加 | 增加 | 一般正常 |
FDP/FgDP比值 | 無 | 升高 | - |
碎片D-二聚體 | 降低 | 增加 | 無 |
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 | 明顯縮短 | 正;蚩s短 | 一般正常 |
纖維蛋白原定量 | 減低 | 正常或減低 | 正;蛟黾 |
因子V | 減少 | 減少 | 正;驕p少 |
因子Ⅷ | 正;蛏越档 | 降低 | 正;蛟黾 |
治療 | 纖溶抑制劑有效 | 肝素有效 | 補充凝血因子有暫效 |
【治療】
一、去除病因
只有去除和控制病因,DIC才可能治愈。
二、抗凝治療
(一)肝素 主要加速抗凝血酶Ⅲ中和凝血酶及中和被激活因子Ⅸ、Ⅹ、Ⅺ、Ⅻ等作用。
適應證①嚴重出血,DIC誘因又不能迅速降去;②DIC的高凝期,或不能確定分期,可先給肝素,后用抗纖溶藥及補充凝血因子,或同時應用上述幾種制劑;③慢性及亞急性DIC。
禁忌證 ①顱內(nèi)或脊髓內(nèi)出血;②伴有血管損傷及新鮮創(chuàng)面,如消化性潰瘍;③肝病并DIC;④DIC后期,以纖溶為主者。
首次劑量 1mg/kg靜脈推注,以后0.5mg/kg,每6小時靜滴1次。1小時內(nèi)滴完,療程宜短,一般1~2天。預防DIC,劑量宜小,0.25~0.5mg/kg,每12小時皮下注射一次。
治療期間一般以試管法凝血時間進行監(jiān)測,凝血時間以20分為宜,如>30分,提示肝素過量,應停用,如出血加重,可用魚精蛋白靜注中和肝素,一般按1:1用藥,每次不超過50mg。
(二)血小板聚集抑制劑 適用于病情較輕或診斷尚不十分肯定者,亦可和肝素聯(lián)合應用。多用潘生丁400~600mg/d分4~6次靜脈滴注。
(三)阿司匹林 1.2~1.5g/d。
三、纖溶抑制劑
應用于DIC晚期,如不能確定血管內(nèi)凝血過程是否已中止,可同時并用小劑量肝素。
(一)6氨基已酸 首劑4~6g 溶于100ml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液中15~30分內(nèi)滴完,以后每小時1g,可持續(xù)12~24小時?诜看2g,3~4次/日?蛇B續(xù)服用數(shù)日。
(二)對羧基芐胺(止血芳酸)每次100~200mg,加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 每日最大劑量600~800mg?诜看250~500mg,一日2~3次。每天最大劑量為2g。
(三)止血環(huán)酸 靜注或靜滴 每次250~500mg,每日1~2次,每日總量1~2g?诜0.25g,3~4次/日。
四、血液及凝血因子的補充
出血嚴重或以繼發(fā)纖溶為主時,應適當補充。輸血;輸纖維蛋白原,每輸入1g,可使血中濃度升高0.5g/L;輸凝血酶原復合物;輸血小板懸液;注射維生素K140mg/d,以供維生素K依賴凝血因子合成。如DIC病因未去除,可與小量肝素并用。
五、其他治療
積極抗感染、抗休克、糾正酸中毒及電介質(zhì)紊亂,加強局部止血等。
【預后】
DIC死亡率50~80%,病因不同,死亡率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