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系耳胚胎發(fā)育障礙所致。妊娠期母體患病毒性感染、梅毒、代謝或內分泌紊亂等疾。环弥禄幬铮ㄈ绶磻);接觸放射性或某些化學物質;分娩時胎兒缺氧、外傷等均為耳發(fā)育異常動因。外、中耳先天性畸形與鰓器發(fā)育受阻有關,膜迷路來源于外胚層聽泡,發(fā)育上相對獨立,在外、中耳受累時,耳蝸可正常,但也可同時累及。
【診斷】
1.
Ⅰ度:耳廓稍小但形態(tài)正常;外耳道狹窄,部分或全閉鎖;鼓膜存在,錘砧骨可有畸形,鐙骨一般正常,乳突氣化良好。
Ⅱ度:最常見,特征為小耳。耳廓分裂或呈鉤形;鼓膜缺如,中耳腔小,聽骨鏈多有畸形或缺如,乳突氣化差;面神經(jīng)徑路可異常。
Ⅲ度:為重度畸形,較少見。耳廓大部殘缺不全,外耳道閉鎖;鼓膜缺如,聽骨鏈畸形,乳突氣化不良;面神經(jīng)徑路及內耳畸形者增多,常伴第一鰓弓綜合征。
2.影象學檢查:了解乳突氣化程度,外耳道、中耳腔及聽骨鏈是否存在。乳突氣化好提示聽骨鏈存在,咽鼓管通暢,面神經(jīng)多正常。常采用復Schüller,Mayer及STeNverX氏位線攝片。顳骨X線平片體層攝片或CT掃描可較www.med126.com好顯示外、中、內耳結構。
3.聽功能檢查:作為畸形部位及預后估計。雙外耳道閉鎖而有言語能力者,或言語頻率氣導損失在50~60dB者,骨導多正常。氣導損失<50dB者,鐙骨多存在;骨導損失>10dB者,鐙骨可能缺失或固定。較大兒童及成人用音叉及純音聽力計檢查,幼兒用腦干電反應測聽法估計聽閾。
【治療】
1.手術治療以增進聽力為主。幼兒用全麻。凡內耳功能正常者均具手術適應癥。雙耳患者宜早期施行手術,以6~7歲為宜,不應小于4歲。單耳患者如對側耳聽力正常,宜在成年后施術,但如伴感染的的耳瘺或膽脂瘤則不受年齡限制。
2.手術方法和范圍應根據(jù)畸形特點和鼓室成形術的原則靈活選擇術式。耳廓發(fā)育好者,鼓膜可能完整,可用外耳道徑路;耳廓發(fā)育差者,以鼓竇徑路較安全,先開放上鼓室,仔細探查聽骨鏈及鐙骨活動與否,再決定聽力重建方式。重建之外耳道口宜比正常寬1倍。
3.畸形耳廓按整形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