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六腑于人身皆各有至當不易之重要性;就是外之肉皮膚發(fā),亦皆各有大用,不可或缺。然而其中又有最為緊要者,前賢論之詳矣。我有新悟,姑且淺論之:
五行之中,水是其一,主水者腎。然而,“天一生水”,腎水為生命之源動力。此水生木,木復生火,五行如環(huán),生生不息矣。設若先天腎氣不足,或是后天傷戕損之。無水或少水生木,木無力生火矣,無力條達向上,郁怒橫克于中宮,故“水不涵木”,“木氣犯土”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滋水涵木,抑木扶土的治法常為醫(yī)家所用。腎水不足,心火亢害無制,“瀉南補北”可與王太仆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相參照。
正常人于十七八歲時,常健壯無病,腎氣旺也,抵抗力強也,風寒六yin皆不易染身。幼年常病外感,腎氣未強也;老年易患內傷,腎氣衰也。故有經(jīng)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古人創(chuàng)成語“出生入死”,有深意存焉---出其門為生,入其門漸漸向死亡邁進。---你若執(zhí)這一語,責難于我,又是錯了。為何?陰陽有調和之道;有生有死,有死才有生,是自然界中最正常不過的事了。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克制自己的欲望,固精養(yǎng)腎,以盡天年。
然而治病之時,能以一門補腎護腎養(yǎng)腎強腎之法以治天下所有人的所有病嗎?
“急則治其標,緩則圖其本”,是內經(jīng)明訓。“治標不防本,治本不礙標”同樣是內經(jīng)倡導的治療法則。小孩腎氣未強,抵抗力弱而易受風寒之侵襲,設若補腎,往往留邪成患,腎未得補而適以滯邪,古人言“閉門留寇”,極似于此。(也違反了內經(jīng)“治標不防本,治本不礙標”的治療精神。)老年人腎衰肝損,脾氣亦弱,設若補腎,弱脾如何能運化之(有類虛不受補的情況)。故前賢出“補腎不如補脾”,“補脾不如補腎”,“脾腎雙補”這樣的論點。治法不可執(zhí)矣。治木,木強自養(yǎng)不盜腎氣;治火,心靜無為下照坎宮;治土,中樞有權,四維受益,不只予腎水矣;治金,肺金清降以生水;皆補腎之妙法。辨癥而論治,治法得宜,無法不可補腎?
但愿人人有一個青壯年一樣的腎!
王東海 QQ 635270816 2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