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 | 藏名:班嘎爾
|
漢語拼音 | YINLUMEI
|
拉丁名 | Potentilla glabra Lodd.
|
英文譯名 | |
銷售地區(qū) | |
保護品種 | |
中藥材基原 | 為薔蔽科植物銀露梅的花、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灌木,高0. 3~2m。樹皮縱向剝落,小枝被稀疏柔毛。羽狀復(fù)葉,小葉片5(~7),稀3,上面一對小葉基部下延與葉軸合生,小葉片橢圓形、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2mm,寬4~8mm,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楔狀或近圓形,邊緣全緣,平坦或微向下反卷,兩面綠色,被疏柔毛或近無毛;▎紊驍(shù)朵,花梗長0.8~2cm,稀達3cm,被疏長柔毛;花直徑1.5~2.5cm,萼片5,卵形,副萼片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長,外面被疏柔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雄蕊約20枚;雌蕊多數(shù),分生,花柱近基生,棒狀,基部較細,在柱頭下縊縮,柱頭擴大。瘦果被長柔毛。
|
動植物資源分布 | 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及云南;華北、陜西、安徽及湖北有分布;朝鮮、前蘇聯(lián)、蒙古也有。
|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600~4500m的山坡、林緣灌叢林地及河邊濕地。
|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 花期6~8月,果期9月開始。
|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 開花盛期,采集花、葉,去除枯葉殘枝,曬干。
|
藥用部位 | 以花、葉入藥。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本品為帶葉、花的小枝,紅褐色,被稀疏毛。葉多皺縮,完整葉為明顯復(fù)葉,頂端一對小葉下延與葉軸合生,葉柄被疏柔毛;小葉片5~7,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兩面綠色,被稀疏柔毛或近無色;ò櫩s,淡黃色,花瓣倒卵形;副萼披針形,外被疏柔毛;花柱棒狀,先端略膨大;雄蕊多數(shù)。味甘,氣微清香。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中藥劑型 | 散劑。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篩選 | |
新藥的臨床評價 | |
實驗動物的品種 | |
方劑組成 | |
藥物和劑量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澀,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固牙,潔齒,干黃水。
|
性味分類 | |
主治 | 牙病、黃水病。
|
用法用量 | 常配方用或單用;內(nèi)服或外用。
|
用藥忌宜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本品除原種入藥外,尚有二個變種,常與本品同樣入藥,它們區(qū)別在于:
1.白毛銀露梅Potentilla glabra Lodd. var.mandshurica(Maxim.)Hand.-Mazz.,其特點為小葉上面或多或少伏生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絨毛或絹毛。生于海拔3600~3900m的山坡、河灘以及云松林緣,產(chǎn)于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亦有分布。
2.伏毛銀露梅Potentilla glabra Lodd·Var.veitchii(wils.)Hand.-Mazz.,其特點為小葉上面伏生白色絹毛,下面疏被白色絹毛或近無色;花梗較租,密被白色絹狀柔毛。生于海拔4200~4300m的半陽坡。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