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蒙古族醫(yī)學 >> 蒙藥 >> 正文:茵陳 -蒙藥阿榮藥物說明書
    

茵陳

  
漢語拼音
Yin chen
蒙藥名
阿榮
別名
阿格榮
考證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墩J藥白晶鑒》和《無誤蒙藥鑒》中記載的阿榮有蒿阿榮、木阿榮、草阿榮等3種。草阿榮又分2種。從歷代蒙醫(yī)藥文獻所述植物形狀和附圖特征中很難弄清其原植物。但依據(jù)《無誤蒙藥鑒》引自《祖先口述》所稱:“其葉可做火絨!苯Y合蒙醫(yī)臨床應用經(jīng)驗,認定目前蒙醫(yī)從藥店購用的茵陳為草阿榮之一種,即阿榮(茵陳)。
中藥材基原
為菊科植物濱蒿和茵陳蒿的幼苗。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1.濱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達lm,植株有濃烈的香氣。主根單一,狹紡錘形,垂直,半木質或木質化;根狀莖粗短,常有細的營養(yǎng)枝。莖直立,單生,稀2~3條,紅褐色或褐色,具縱溝棱,常自下部或中部開始分枝,下部分枝開展,上部枝多斜向上;莖、枝幼時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絹狀柔毛,以后脫落。基生葉與營養(yǎng)枝葉被灰白色絹狀柔毛,近圓形、長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具長柄,花期枯萎;莖下部葉初時兩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絹狀柔毛,后脫落,葉長卵形或橢圓形,長1.5~3.5cm,寬1~3cm,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側裂片3~4對,小裂片狹條形,長3~5mm,寬0.2~1mm,全緣或具1~2枚小裂齒,葉柄長2~4cm;中部葉矩圓形或長卵形,長1~2cm,寬5~15mm,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側裂片2~3對,小裂片絲狀條形或毛發(fā)狀,長4~8mm,寬0.2~0.3mm;莖上部葉及苞葉3~5全裂或不分裂。頭狀花序小,球形或卵球形,直徑1~1.5mm,具短;驘o梗,下垂或傾斜,小苞葉絲狀條形,極多數(shù)在莖上排列成大型而開展的圓錐狀;總苞片3~4層,外層的草質,卵形,背部綠色,無毛,邊緣膜質,中、內層的長卵形或橢圓形,半膜質;邊緣雌花5~7枚,花冠狹管狀,中央兩性花4~10枚,花管狀,花序托小,凸起。瘦果矩圓形或倒卵形,褐色;ㄆ8~9月,果期9~10月。 生于砂質壤土上,分布于全國各地。 2.茵陳蒿 Artemisia capiolaris Thunb.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莖直立,木質化,表面有縱條紋,紫色,多分枝,老枝光滑,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細柔毛。營養(yǎng)枝上的葉葉柄長約1.5cm,葉片二至三回羽狀裂或掌狀裂,小裂片線形或卵形,密被白色絹毛;花枝上的葉無柄,羽狀全裂,裂片呈線形或毛管狀,基部苞莖,綠色,無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密集成圓錐狀;總苞球形,苞片3~4層,光滑,外層小,卵圓形,內層橢圓形,背部中央綠色,邊緣膜質;花雜性,淡紫色,均為管狀花;雌花長約lmm,雌蕊1枚,柱頭2裂,叉狀;兩性花略長,先端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下部收縮成倒卵狀,雄蕊5枚,聚藥,先端尖尾狀,基部具短尖,雌蕊1枚,柱頭頭狀,不分裂。瘦果長圓形,無毛;ㄆ9~10月,果期11~12月。 多生于山坡、河岸、砂礫地。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栽培與養(yǎng)殖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以向陽、土層深厚、疏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株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于春季3月播種,將種子與細紗混合后,按行株距25cm×20cm開穴播種。條播,按行距25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人。育苗移栽法:2月育苗,撒播,上覆細土1層,以不見種子為度。苗高6~8cm時,要及時拔去雜草,苗高10~12cm移栽。分株繁殖:3~4月挖掘老株,分株移栽。 田間管理 生長期間,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結合追施人糞尿2~3次。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菌核病。蟲害有地老虎等。
采收加工
春李幼苗高約10cm時采收,除去雜質,去凈泥土,曬干。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1)濱蒿 多卷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氣清香,味微苦。 (2)茵陳蒿莖 呈圓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縱條紋,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氣芳香,味微苦。 以質嫩、綿軟、色灰白、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葉片表面觀:(1)濱蒿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長徑37~82(~138)μm,氣孔不定式。表面密布T形毛,頂端細胞較平直,長6.4~1362(~1638)μm,中部略折成“V”字形,兩臂不等長,細胞壁極厚,胞腔常呈細縫狀;柄細胞1~2個,壁厚1.3~3.4(~5)μm。偶見腺毛,呈橢圓形或鞋底狀,有2個半圓形分泌細胞,常充滿淺黃色油狀物。 (2)茵陳蒿 表皮細胞長徑25~58(~112)μm;T字形毛柄細胞壁厚2.5~4.7(~7.5)μm。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20m1,置水浴中回流30min,濾過。濾液顯淡黃綠色,置紫外光燈(365mm)下觀察,顯紫紅色熒光。 (2)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2g,置沙氏提取器中,加甲醇60m1,回流至無色;厥占状迹崛∫褐糜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作供試液。另取綠原酸純品制lml濃度的甲醇液作對照。點于硅膠G-CMC薄層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醋-甲酸(4:4:2)為展開劑,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斑點呈強烈的藍色熒光。
化學成分
鮮茵陳含揮發(fā)油、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濱蒿素。帶果穗的茵陳含揮發(fā)油。又含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6,7-二甲基香豆素。尚含羥基本,葉酸。濱蒿主含綠原酸、黃酮類化合物、揮發(fā)油、濱蒿素、香豆素、異豆素、茵陳素、鞣質等[1,2]。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00%的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白喉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枯草桿菌、痢疾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2]。10%的煎劑能完全抑制人型結核桿菌的生長[3]。茵陳揮發(fā)油對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4]。水煎劑對ECHOl1,病毒亦有抑制作用[5]。
2.利膽作用  本品煎劑、水浸劑、去揮發(fā)油水浸劑、揮發(fā)油、醇提取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綠原酸及咖啡酸等均有促進膽汁分泌和排膽作用[6~8]。水浸劑可降低犬奧狄括約肌緊張廢[1]。茵陳色原酮是強利膽成分[9]。
3.保肝作用  給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害大每日皮下注射茵陳煎劑0.61g,第8d作組織學檢查,發(fā)現(xiàn)治療組動物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脂肪變、壞死等均較對照組有程度不等的減輕;肝細胞糖原與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復或接近正常;血清丙酸轉氨酶活性顯著下降,似有保肝作用[10]。
4.抗腫瘤作用  茵陳蒿水煎劑對黃曲霉毒素B1(AFB1)誘導的致突變作用有顯著抑制效果[11]。茵陳蒿煎劑灌服對AFB1誘發(fā)的小鼠骨髓細胞微核、染色體畸變和姐妹染色單體交換數(shù)細胞三項實驗均有顯著抑制作用[12]。
5.降血壓、降血脂及抗凝血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靜注或十二指腸給藥對多種動物均呈現(xiàn)降壓作用[13,14]。茵陳能使高血脂動物血清膽固醇(TC)和β脂蛋白降低,主動脈壁中TC含量明顯減少,能防止內臟和血管壁的脂肪沉著,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15]。此外,6,7-二甲氧基香豆精有抗凝血及促纖溶作用[16]。
6.解熱、鎮(zhèn)痛及抗炎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給小鼠、大鼠灌或腹腔注射,均使正常體溫有明顯的下降;對家實驗性發(fā)熱有明顯的退熱作用[17];并有鎮(zhèn)痛及抗炎作用,能抑制小鼠扭體反應及大鼠角叉菜膠足跖腫脹[18]。
炮制方法
性味
味苦、辛,性涼。 《蒙藥學》:“味甘、苦,性涼。”
功效
熱,止咳,排膿,祛黃疸。
主治
主治肺熱,氣喘,肺刺痛,肺膿腫,感冒,咳嗽,痰積,喉感冒,黃疸。 1.《呼和必德力亞》:“清肺熱! 2.《蒙藥學》:“清肺熱,祛痰,尤其祛黃疸癥。”
用法用量
內服,煮散劑,3~4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附方
1.治黃值型肝炎 茵陳、黑冰片各50g,訶子、玫瑰花、波棱瓜子各30g,全石榴、五靈脂各15g。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1~2次,用白糖水送服。(《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蒙醫(yī)學》六味茵陳散) 2.治肺膿腫 木香、丁香、茵陳、北沙參檀香、紫檀香、石膏、紅花各等量。制成散劑。每次1.5~3g,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蒙醫(yī)金匱》八味木香散)。
制劑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李廣勛.中藥藥理毒理與臨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2.161 (2)張啟偉,等.藥學學報,1989,24(1):43 藥理 (1)澄海,等.新醫(yī)學,197O,(8):35 (2)南京藥學院微生物教研組.南京藥學院學報,1960,(5):10 (3)陳文元,等.江西醫(yī)藥,1961,(1~13):31 (4)四川省中藥研究所藥理室微生物組.四川中草藥通訊,1976,(3):38 (5)中醫(y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病毒組.新醫(yī)藥學雜志,1973,(1):26 (6)張黎華,
蒙藥名出處
《無誤蒙藥鑒》
參考
《中華本草》蒙藥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容: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