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江蘇中醫(yī)雜志1986,7(8):18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銀柴胡10g,炒黃芩10g,制半夏10g,荊芥6g,防風(fēng)6g,夏枯草12g,制香附10g,甘草3g。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眉棱骨痛。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水煎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眉棱骨痛76例,男17例,女59例;年齡17-55歲;病程最長3年,最短1日。結(jié)果:眉棱骨疼痛消除、上眼眶內(nèi)無按壓病者為痊愈,共65例;眉棱骨疼痛緩解,但偶有小發(fā)作者為顯效,共10例;服藥9劑以上癥狀無明顯改善者為無效,僅1例(后經(jīng)檢查為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其中服藥9劑者5例,6劑者4例,3劑者65例,1劑者2例,平均服藥3.5劑。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