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傷寒論206年前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水蛭(熬)30個,虻蟲(去翅、足,熬)30個,大黃48g(酒洗),桃仁20個(去皮、尖、雙仁)。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下焦蓄血所致的發(fā)狂或如狂,少腹硬滿,小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脈沉結(jié),及婦女經(jīng)閉,少腹硬滿拒按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藥四味,以水500ml,煮取300ml,去滓溫服100ml,不下更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腦血栓:用本方加味:水蛭、大黃、山藥各15g,虻蟲3g,桃仁12g,甘草1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10劑為1療程。治療腦血栓形成68例中,男44例,女24例;年齡52-79歲;病程1月以下者43例,1-4月者21例,4月以上者4例。腦血栓形成標準:①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史的老年患者;②起病相對緩慢,多在安靜狀態(tài)下發(fā);③具有偏癱、失語(主半球病變)之顱內(nèi)定位體征;④一般無明顯的意識障礙;⑤腦脊液壓力在200mmHg以下,無色透明,細胞數(shù)在10個以下/mm3,生化指標正常。療效標準:治愈: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能參加一般腦力和體力勞動;顯效: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zhuǎn),癱瘓側(cè)肢體肌力提高Ⅲ級以上,能生活自理;進步:癥狀及體征有好轉(zhuǎn),肌力提高Ⅱ級至Ⅲ級,生活部分自理;無效:無明顯改變者。結(jié)果:治愈14例,顯效23例,進步2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