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藥學理論 > 中國中藥 > 正文:東當歸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學成分查詢
    

東當歸

  
別名 當歸、延邊當早歸、朝鮮當歸、大和當歸、日本當歸
漢語拼音 dong dang gui
英文名
藥材基原 為傘形科植物東當歸的根。
動植物形態(tài) 東當歸,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無毛,有細縱溝紋。根圓柱狀,長10-25cm,粗1-2.5cm,有多數(shù)支根,表面黃褐色至棕褐色,有濃香氣。葉互生,葉柄長10-30cm,基部膨大成管狀葉鞘,莖頂部葉簡化成長圓形葉鞘;葉一回至二回三出羽狀分裂;葉片膜質,表面亮綠色,背面綠白色,末回裂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3裂,長2-9cm,寬1-3cm,先端漸尖至急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尖銳鋸齒。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花騙子梗、傘輻、花柄無毛或有疏毛;花序梗長5-20cm;總苞片1至數(shù)枚,線狀披針形;傘輻17-30;小總苞片5-8,線形;小傘花序有花約30ms ;花白色;萼齒不明顯;花瓣倒卵形至長圓形;花椎 長為花柱基的3倍。又懸果狹長圓形,略扁壓,長4-5mm,寬1-1.5mm,背棱線形,尖銳,側棱狹翅狀,棱槽內有油管3-4,合生面有油管4-8;ㄆ7-8朋,果期8-9月。
資源分布 我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延吉、琿春、和龍等地有栽培。
生態(tài)環(huán)境 日本 和朝鮮以本種作當歸,栽培入藥。
藥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儲藏 秋季采挖,去其須根、莖葉和雜質,置室內先用微火熏,然后晾干。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根肥大,長10-18cm。根頭及主根粗短,略呈圓柱形,長1.5-3cm,直徑1.5-2cm;主根下端分出側根5-10余條,外形彎曲,長短不一,長3-10cm不等,直徑0.2-1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及橫向橢圓形皮孔。主根頂端平截,中央為凹陷的莖痕,表面有橫紋。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白色或黃白色,有多數(shù)油室及裂隙,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木部黃色或黃棕色,有多數(shù)油室及裂隙,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射線密集。具特殊芳香。味甜而后微苦、辛。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木栓層由2-4列扁平木栓細胞組成。皮層狹窄,有裂隙,有時可見少數(shù)小型分泌腔。韌皮部較寬廣,油室類圓形,近形成層處的較小,射線寬至10多列細胞。形成層環(huán)狀。木質部導管單個或2-3個成束,放射排列,木射線寬至10多列細胞。中央為初生木質部。
粉末特征:“淺黃棕色。1.淀粉粒眾多,單粒呈類圓形或圓球形,直徑4-30μm,臍點點狀、短縫狀、飛鳥狀;復粒由2-9個分粒組成,大粒者隱約可見層紋。2.導管多為網(wǎng)紋,直徑可達60μm,亦可見螺紋導管。3.木栓組織碎片淡黃色,呈長方形或多角形。4.油室或其碎片。
中藥化學成分 植株含多糖。根中含有東當歸果膠(angelica-pectin)A,根的揮發(fā)油,主要含藁本內酯(ligustilide),亞丁基苯酞(n-butylidenphthalide)川芎內酯(cnidilide),異川芎內酯(isocnidilide),煙酸(niacin),維生素B12,瑟丹交酯(sedanolide),葉酸(folic acid0,對聚傘花素(P-cyme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根、果含香內酯(bergapt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0,異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lin)。
植物體的揮發(fā)性成分還有亞丁基苯酞(butytlidenephthalide0,丁在苯酞(butylphthalide),藁本內酯(ligustilide)。
理化性質
中藥化學鑒定 理化鑒別,取藥材粗顆粒0.2g,于試管中加入70%的乙醇液2ml,立即振搖,每隔10min振搖1次,浸漬1h,取上清液,點于濾紙上,干后二紫外燈254nm下觀察,為藍色熒光。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劑型
中藥制藥工藝
藥理作用 東當歸煎劑(100%)可引起動情前期的未孕大鼠離體子宮平滑肌興奮,使收縮幅度明顯加大,并呈明顯的量效關系。對孕早期大鼠離體子宮可明顯增加平滑肌收縮的頻離,但對收縮幅度的影響不明顯。東當歸3.3-66.7mg/ml可對抗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大鼠離體子宮平滑肌收縮作用,并呈明顯的量效關系。
藥理學
藥代動力學
毒理學
藥物配伍
藥性 味辛;甘;性溫
歸經(jīng)
功效 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
功效分類 活血藥;調經(jīng)止痛藥;潤燥滑腸藥
主治 血虛證;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腹痛;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用藥禁忌
不良反應及治療
選方
臨床運用
各家論述
考證
藥物應用鑒別
藥典收錄
藥材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Acutiloba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Angelica acutiloba(Sieb.et Zucc.)Kitag.[Ligusticum acutilobum Sieb.et Zucc]
科屬分類 傘形科
出處 《中華本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