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紅蝴蝶。 |
漢語拼音 | hu die gu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槭樹科植物羅浮槭及桂林槭的果實(shí)。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1.羅浮槭 常綠喬木,高達(dá)10m。樹皮灰褐色或灰黑色;小枝圓柱形,無毛,當(dāng)年生枝紫綠色或綠色,多年生枝綠色或綠褐色。單葉對生;葉柄長1-1.5cm,無毛;葉片革質(zhì),披針形、長圓披針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7-11cm,寬2-3cm,全緣,先端銳尖或短銳尖,基部楔形或鈍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或脈腋疏被叢毛;主脈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側(cè)脈4-5對;s性,雄花和兩性花同株,紫色傘房花序;萼片5,紫色,微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略短于萼片;雄蕊8;子房無毛,花柱短,柱頭平展;翅果嫩時(shí)紫色,熟時(shí)黃褐色或淡褐色;翅與小堅(jiān)果長3-3.4cm,寬8-10mm,張開成鈍角,果柄長1-1.5cm,無毛;ㄆ3-4月,果期9月。 2.桂林槭 本種與羅浮槭的區(qū)別為:葉柄纖細(xì),長4-5cm,被淡黃色長柔毛;葉片5裂,基部心形,邊緣有緊貼尖銳細(xì)鋸齒;基出脈5條。圓錐花序。 |
資源分布 | 1.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廣西、貴州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地疏林中。 2.生于海拔1000-1500m的疏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季采收果實(shí),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為單粒種子的果實(shí),果皮一端向外延伸成翅狀,平展,類匙形,長25-30mm,寬6-10mm,黃褐色或淡棕色,偶見2個(gè)帶翅果實(shí)并排于一纖細(xì)果柄上,張開成鈍角,形似蝴蝶的翅膀。小堅(jiān)果凸起,卵形,直徑約4mm。破碎后氣微,味微苦澀。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微苦;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主治 | 咽喉腫痛;聲音嘶;肝炎;肺結(jié)核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1.Acer fabri Hance 2.Acer kweilinense Fang et Fang f. |
科屬分類 | 槭樹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