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狗獾、獾、天狗、山獺、山狗 |
漢語拼音 | huan rou |
英文名 | Badger |
藥材基原 | 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狗獾,屬鼬類中較大種,體長45-55cm,重10-12kg。體肥大頸部粗短。鼻端尖,鼻墊與上唇間被毛。耳短眼小,四肝粗短,前后足趾具利爪,尾較短。頭部毛短,有3條白色縱紋,在其中隔以兩條黑棕色紋。耳背黑棕色,耳緣白色。下頜、喉部黑棕色。體背有長而粗的針毛,整個背部顏色為黑棕色與白色混雜;體側(cè)白色毛居多;腹面、四肢黑棕色,爪棕黑色。尾端為黃白色。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青海、江蘇、浙江、福建、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棲息于森林、山坡的灌叢、田野及湖泊、河流旁邊。洞居,晝伏夜出, 雜食。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冬季捕捉,捕殺后,剝皮,剖腹除去內(nèi)臟,剔骨取肉。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酸;性平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 |
功效 | 補中益氣;祛風(fēng)除濕;殺蟲 |
功效分類 | 補益藥 |
主治 | 小兒疳瘦;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腿痛;蛔蟲癥;酒渣鼻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適量。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本草圖經(jīng)》:治小兒瘠瘦,吵之殺蛔蟲。 2. 汪穎《食物本草》:補中益氣,宜人。 3.《綱目》:功與揣同。 |
考證 | 出自《本草圖經(jīng)》。《綱目》:瑞,豬獾也,獾,狗獾也,二種相似而略殊。狗獾似小狗而肥,尖椽,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為裘須,亦食蟲蟻瓜果。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arnis Mel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eles meles Linnaeus |
科屬分類 | 鼬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