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日本柳葉菜、水朝陽花、小對經(jīng)草、對葉草、水蘇、蒿子桿針
|
漢語拼音 |
xin dan cao
|
英文名 |
Herb of Longseed Willowweed
|
藥材基原 |
為柳葉菜科植物長籽柳葉菜的全株。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莖被短腺毛,幼枝較密,莖基匍匐,節(jié)處生根,上部直立。葉下部對生,上部互生;近無柄;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5cm,寬1-2cm,先端鈍或知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疏齒,脈上被短腺毛,綠以后漸轉(zhuǎn)為紫紅色。花兩性,單生于葉腋,淡紅紫色,長4-8mm;花萼裂片4,外被腺毛;花瓣4,寬倒卵形,先端凹缺;雄蕊8,4三;子房下位,柱頭棒狀;4深裂。蒴果圓柱形,長3.5-6.5c,,被短腺毛;種子長橢圓形,長約1.5mm,較薄,密被小乳突,桂冠褐色,先端具一簇淺黃褐色種纓;ㄆ8月,果期9-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翻譯片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林下溝邊濕處及沼澤地。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狀莖上生多數(shù)須根。葉對生,上部互生,近無柄,完整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5cm,寬約2cm,先端鈍尖,邊緣具不規(guī)則疏齒;▎紊o頂葉腋。蒴果線狀長圓柱形,長達6cm,種子長橢圓形,長約1.5mm,先端具一簇淡棕黃色種纓。氣微,味微苦。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辛;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濕;止血安胎;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祛濕藥;止血藥
|
主治 |
痢疾;吐血;咳血;便積血;月經(jīng)過多;胎動不安;癰瘡癤腫;燙傷;跌打傷腫;外傷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5-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調(diào)敷或取種子冠毛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貴州民間藥物》:除濕、驅(qū)蟲、止血。
|
考證 |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Epilobii Pyrricholoph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pilobium pyrricholophum Franch.et Sav.
|
科屬分類 |
柳葉菜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