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紗紙樹根;殼樹根;構(gòu)樹根 |
漢語拼音 | chu shu ge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桑科植物構(gòu)樹的嫩根或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落葉喬木,高達(dá)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壯,密生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10cm,密被柔毛;葉片膜質(zhì)或紙質(zhì),闊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5-15(-20)cm,寬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樹葉較明顯,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略偏斜,邊緣有細(xì)鋸齒或粗鋸齒,上面深綠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綠色,密被柔毛;▎涡,雌雄異株;雄花序為葇荑花序,直徑l-1.5cm,總花梗長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狀,被毛,花被管狀,雌蕊散生于苞片間,花柱細(xì)長,線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質(zhì),呈球形,直徑約2cm,成熟時橙紅色;ㄆ4-7月,果期7-9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湖北、湖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林緣或村寨道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季挖嫩根,或秋季挖根,剝?nèi)「,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根皮含楮樹黃酮醇(broussoflavonol)C、D[1,2]。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性微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涼血散瘀;清熱利濕 |
功效分類 | 清熱藥;涼血藥 |
主治 | 咳嗽吐血;崩漏;水腫;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0-6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①治肺虛咳嗽: 紗紙樹根二兩,五指牛奶根二兩,檸檬葉三張。水煎服,或同豬肺煲服。(《廣西中草藥》)②治水腫,筋骨酸痛: 構(gòu)樹根白皮三至五錢,煎服。(《上 海常用中草藥》)③治肺膿瘍: 殼樹根一斤,洗凈切碎加水四斤,煎至二斤,分三次服完。此為一日量。 (江蘇《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本草求原》:葉及根皮,和營衛(wèi),治水濕,止崩下。 2.《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失紅吐血。 3.《重慶草藥》:清熱涼血,治咳嗽吐血,紅崩,風(fēng)火牙痛。 |
考證 | 出自《分類草藥性》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Vent.[Marus papyrifera L.] |
科屬分類 | ?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