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分類 | 中藥 |
作用分類 | 治瘍劑\解毒消痤 |
英文名 | |
漢語拼音 | Jinhua Xiaocuo Wan |
別名 | |
藥物組成 | 梔子(炒)160g,金銀花160g,黃芩(炒)160g,黃連40g,桔梗160g,薄荷160g,黃柏40g,甘草80g,大黃(酒炙)160g。 |
性狀 | |
功效 |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
主治 | 肺胃熱盛所致的痤瘡(粉刺),口舌生瘡,胃火牙痛,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黃赤等癥。 |
用途 | |
方解 | 本方由9味藥組成。用于三焦火毒熱盛引起的暴風客熱、牙痛、風熱喉痹、粉刺、便秘。方中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善清中焦邪熱;金銀花性寒,清熱解毒之力頗強,藥用其花又能疏散,宣散在表之風熱之邪,兩藥合用,既能清熱瀉火,解毒燥濕消腫,又兼宣散透邪之功,故以之為主藥。黃芩苦寒,用酒炒后可上行瀉肺火,清肺熱;黃柏苦寒沉降,用之以瀉下焦之火,共為輔藥。梔子苦寒,通邪三焦之火,導熱下行;大黃苦寒,清熱瀉火通便,使邪熱有下泄之途;桔梗辛散苦泄,宣肺利咽,且可載藥上行;薄荷辛涼,助金銀花疏散風熱之邪,且能清頭目而利咽喉,共為佐藥。甘草甘平,協(xié)調(diào)諸藥,又有解毒、護胃之功,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 |
藥理作用 | |
體內(nèi)過程 | |
劑型 | 丸劑 |
規(guī)格 |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4g,日3次。 |
不良反應 | |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貯藏 | 密封。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