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
釋名 | 身黑而頭赤,喻如人著玄衣赤幘,故名亭長。 |
產(chǎn)地 | 今地膽出豳州,芫青出寧州,亭長出雍州。斑蝥所在皆有, |
生境 | |
性味 | 味辛,微溫,有毒。 |
歸經(jīng) | |
藥物形態(tài) | 其類亭長,腹中有卵,白如米粒,且芫青、斑蝥,形段相似,亭長、地膽,兒狀大殊。 |
品種考證 | 此一蟲五變,為療皆相似,二月、三月在芫花上,即呼芫青;四月、五月在王不留行上,即呼王不留行蟲;六月、七月在葛花上,即呼為葛上亭長;八月在豆花上,即呼斑蝥;九月、十月欲還地蟄,即呼為地膽,此是偽地膽爾,為療猶同。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七月取,葛花時取之,豳州地膽,三月至十月,草菜上采,非地中取。 |
加工 | 曝干。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
質量鑒定 | |
主治 | 主蠱毒,鬼疰,破淋結,積聚,主療諸淋結也。 |
功用 | 墮胎。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用 | |
配伍應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墮胎。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理 | |
全文 | 葛上亭長 味辛,微溫,有毒。主蠱毒,鬼疰,破淋結,積聚,墮胎。七月取,曝干。 葛花時取之,身黑而頭赤,喻如人著玄衣赤幘,故名亭長。此一蟲五變,為療皆相似,二月、三月在芫花上,即呼芫青;四月、五月在王不留行上,即呼王不留行蟲;六月、七月在葛花上,即呼為葛上亭長;八月在豆花上,即呼斑蝥;九月、十月欲還地蟄,即呼為地膽,此是偽地膽爾,為療猶同。其類亭長,腹中有卵,白如米粒,主療諸淋結也。 〔謹案〕今檢本草及古今諸方,未見用王不留行蟲者,若爾,則四蟲專在一處。今地膽出豳州,芫青出寧州,亭長出雍州。斑蝥所在皆有,四蟲出四處,其蟲可一歲周游四州乎?且芫青、斑蝥,形段相似,亭長、地膽,兒狀大殊。豳州地膽,三月至十月,草菜上采,非地中取。陶之所言,恐浪證之爾。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