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食品。它的制法是先用面粉做成薄而軟的餃子皮,再以鮮肉、白菜等切碎,拌以佐料為餡,包成后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其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
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
東漢末年,各地災(zāi)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y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y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y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yī)術(shù)高明,什么疑難雜癥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y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shù)的性命。
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yī)病。有一年當?shù)匚烈呤⑿,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xiāng)后,走到家鄉(xiāng)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y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里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guān)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y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
羊肉、
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后渾身
發(fā)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xù)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fù),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里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來源:千龍文化
-----------圣人之心!
-----------真的如此嗎?
-----------辣椒是什么時候引入中國的?
見下:
花椒和辣椒、
胡椒都帶著個“椒”字的詞根,很多人以為它們同屬于一個抽象的“椒科”,但實際上三者在植物學類屬上毫不搭界,花椒是
蕓香科的木本植物,辣椒是茄科的草本植物,胡椒則是胡椒科的藤本植物。它們的歷史地理身份和進入中華烹飪文化的時間表更是不可混淆,胡椒是漢唐之間從西域引進的,辣椒則是故土更為遙遠的舶來品,來自地球?qū)^兒的南美洲,它進入中國人民腸胃是非常晚近的事情,要等到1492年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之后,西、葡兩國的商船才有機會把它從印第安人民的手中掠奪并通過西、葡兩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散發(fā)到中國來,中國人民開始食用辣椒距今不過僅400年。
記得有這么一個典故,但是,是不是仲景我就忘記了。
[
Last edited by Fresher on 2006/4/19 at 19:52 ]
-----------好象我們這里的傳說漢朝就有了辣椒了。
-----------我是南陽的,呵呵
-----------我是湖南相西的,我們這里把餃子叫做餃兒,與餃耳同音啊,是不是巧合?
-----------原來這樣,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