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舉例:劉某某,女,43歲,門診號216920,年10月27日初診。自訴左眼被玉米葉劃傷后流淚疼痛,視物不清15天。左視力僅33cm指數(shù),
結(jié)膜混合充血重,角膜正中4mm×4mm大潰瘍凹面,前房積膿2mm高。診斷:
左前房積膿性角膜潰瘍。經(jīng)辨證后以祛風清熱,瀉火通腑立法,用
生地、
赤芍、蒙花、
白芷、
銀花、
菊花、
紫花地丁、生
大黃、
元明粉各10克,炒
枳殼6克,水煎劑內(nèi)服,外點散瞳劑和lO%目寧眼藥水。服5劑后自覺癥狀緩解,角膜潰瘍部分愈合,前房積膿消退。原方基礎上加減后再服劑。11月12日復診,左視力增至0.6,角膜潰瘍愈合,殘留云翳,瞳孔仍藥物性散大。
對角膜潰瘍病程遷延,久不愈合或反復發(fā)病時,除強調(diào)結(jié)合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shù)盡量明確病因病源外,中藥可加
黨參、
黃芪、
太子參益氣扶正,或加生地、
麥冬、北
沙參滋陰生津。
韋氏認為,邪去大半,在繼續(xù)祛邪的基礎上,補益藥應適時早用,既防久病傷正,又可扶正祛除余毒,增強機體抗邪外出和促進病損組織修復。所謂”邪以正為本,欲攻其邪,必顧其正“。這對久治難愈的角膜潰瘍是十分適宜的。當然,外邪未盡不可過補,病情非虛不可濫補。倘若外風日久,引發(fā)內(nèi)風,加之素體陰虧者,可加石
決明、
鉤藤、
白芍、
阿膠類平肝養(yǎng)陰藥,以遏阻風動。若純系內(nèi)傷虛火所致外障,其表現(xiàn)為潰瘍雖有,眼部刺激癥狀相對較輕,自當扶正為先,祛邪其次。對后期角膜以殘留斑翳、云翳為主者,又以退翳明目為重,常用四物退翳湯(生
四物湯加
木賊草、
谷精草、白蒺
藜、蒙花、
青葙子)。風熱未盡之角膜翳則用消翳湯《眼科篡要》)。所用退翳藥又大致可分(1)清肝退翳藥:
菊花、蒙花、谷精草、木賊草、青葙子、
夏枯草、
決明子。
平肝退翳藥:
珍珠母、
石決明、白
蒺藜。(3)疏肝退翳藥:
柴胡、
青皮、
川楝子。(4)活血退翳藥:赤芍、
川芎、
丹皮、
丹參、
紅花。(5)滋陰退翳藥:生地、麥冬、
石斛、
元參。(6)祛風退翳藥:
防風、
荊芥、
羌活、
蔓荊子。
對白睛疾患如鞏膜炎,中醫(yī)稱”火疳“。韋氏認為本病發(fā)生主要是肺、肝、心三經(jīng)火邪,挾風、挾瘀、兼虛為患,早期宜祛風清熱,平肝瀉火為主,涼血散瘀為輔。心火重者用
導赤散(生地、
木通、淡
竹葉、生
甘草梢)加防風、荊芥、赤芍;肺火重者用桑
白皮湯(《審視瑤函》);肝火重者用紅腫痛方(生地、赤芍、川芎、柴胡、
黃芩、夏枯草、
生大黃、木賊草、枳殼、
薄荷);病久灼傷陰津,陰虛火動,白睛赤痛或紫暗瘀腫久不清退,則宜養(yǎng)陰清肺,涼血活血,方用養(yǎng)陰
清肺湯化裁(生地、麥冬、生甘草、元參、丹皮、赤芍、
貝母、薄荷、紅花、
桑白皮、
地骨皮)。
病案舉例:程某,女性,34歲,1998年3月外院會診病歷。雙眼結(jié)節(jié)性表層鞏膜炎反復發(fā)病4年余,長期8艮部或全身用激素及消炎痛類藥;颊邿┰昕诟桑貝灱{呆,月經(jīng)不調(diào)。雙眼白睛均有2~3個紫紅隆起結(jié)節(jié),觸痛明顯。經(jīng)辨證后給以疏肝解郁,清熱養(yǎng)陰,活血化瘀治則,用柴胡、赤芍、
當歸、黃芩、丹皮各10克,生地、麥冬各15克,元參、丹參、桑白皮各12克。14劑后癥狀緩解。此后隨癥化裁原方,堅持治療3個月,不僅充血紫腫消退,全身癥狀亦得到改善。
總之,韋氏治療外障目疾著重風火二邪,又不惟獨風火。風為百病之長,寒、濕、燥、熱諸邪皆可依附于風害目,而外感實火生風動血,耗氣傷津,亦可造成虛風內(nèi)動,血熱血瘀,氣損陰虧。故外障治療祛風清熱為先導,隨癥靈活調(diào)整方藥,適應主治,方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