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五邪刺
    

黃帝內經(jīng)太素:五邪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五《刺節(jié)真邪篇》。又自“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至“真氣存”,見《甲乙經(jīng)》卷五第二。自“請言解論”至“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三。自“大熱遍身”至“所謂推而散之者也”,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二。自…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五《刺節(jié)真邪篇》。又自“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至“真氣存”,見《甲乙經(jīng)》卷五第二。自“請言解論”至“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三。自“大熱遍身”至“所謂推而散之者也”,見《甲乙經(jīng)》卷七第二。自“黃帝曰:有一脈生數(shù)十病者”至末,見《甲乙經(jīng)》卷十第一下篇。惟自“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以下至末,袁刻及別鈔本均缺,平從日本仁和寺宮御所藏殘卷十三紙中檢出補入,經(jīng)文楊注缺而復完,洵堪寶貴也。

黃帝曰:余聞刺有五邪,何謂五邪?岐伯曰:疾有時者,有容大者,有狹小者,有熱者,有寒者,是謂五邪。黃帝曰:刺五邪奈何?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過五章,癉熱消滅,腫聚散亡,寒痹益溫,小者益陽,大者必去,請道其方。

五法須①別為章也。癉,熱病也,音丹。

平按:“時癰”《靈樞》、《甲乙》作“持癃”。“有容大者,有狹小者”,《甲乙》無“容”、“狹”二字。

①“須”,盛文堂本作“題”;仁和寺本蟲蝕不完,觀其剩形,似“須”字。

凡刺癰邪,無迎隴,

隴,大盛也。癰之大盛將有膿,不可迎而瀉之也。

平按:“無迎隴”上,《甲乙》有“用鈹針”三字。

易俗移性不得膿,詭道更行,行去其鄉(xiāng),不安其處所乃散亡,

易其常行法度之俗,移其先有②寒溫之性,更量膿之所在,上下正傍,以得為限,故曰去其鄉(xiāng),不安于處一,病乃散亡也。

平按:“詭”《靈樞》作“脆”,《甲乙》作“越”!靶小弊郑鹅`樞》、《甲乙》不重。“處所”,“處”字袁刻脫。注“處一”,恐是“一處”傳寫之誤。

②“有”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為”。

諸陰陽過癰所者,取之其輸瀉之。

諸陰陽之脈過癰所者,可取癰之所由之輸瀉之也。

平按:“過”《甲乙》作“遇”;《靈樞》“癰”下無“所”字。

凡刺大邪,日③以小泄,奪有余,乃益虛。栗其道,針干④其邪肌肉親,

大邪者,實邪也,行瀉為易,故小泄之,益虛取和也。于針之道,戰(zhàn)栗謹肅⑤,以針干邪,使邪氣得去,肌肉相附也。親,附也。

平按:“大邪”下,《甲乙》有“用鋒針”三字!鹅`樞》“栗其道”作“剽其通”!都滓摇贰袄酢弊鳌皹恕!鹅`樞》、《甲乙》無“干”字,袁刻“干”作“于”,注同。

③“日”,盛文堂本同。仁和寺本作“曰”。

④“干”,盛文堂本作“于”。注同。

⑤“戰(zhàn)栗謹肅”,盛文堂本作“戰(zhàn)慓謹書”;仁和寺本殘,作“戰(zhàn)慓□□”,所缺字蟲蝕不完,似為“謹肅”。

視之無有,反其真,

視邪氣無有,反其真氣乃止也。

平按:“反其真”,《甲乙》作“乃自真道”四字。

刺諸陽分肉間。

刺大邪所在⑥也。

⑥“所在”,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在所”。

凡刺小邪曰⑦以大,補其不足乃無害。

小邪,虛邪也。行補為難也,故曰大補,使其實也。

平按:“小邪”下,《甲乙》有“用員針”三字;“補”下有“益”字。

⑦“曰”,盛文堂本作“日”www.med126.com。

視其所在迎之界,遠近盡至不得外,

界,畔際也。視虛實⑧畔界,量真氣遠近,須引至虛中令實,不得外而不至也。

平按:注“須”下原不缺,袁刻誤空四格。

⑧“虛實”,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虛邪”。

侵而行之,乃自費,

侵,過也。補須實,知即止,補過即損正氣。費,損也。

平按:“費”《甲乙》作“貴”,注云:“一作費!

刺分肉之間也。

刺小邪所在也。

凡刺熱邪,越而滄,出游不歸乃無病,為開道乎,

刺熱之道,瀉越走氣①,便覺滄然;熱氣不歸,病則愈也。

平按:“熱邪”下,《甲乙》有“用鑱針”三字。“滄”《靈樞》作“蒼”;“開道”作“開通”。注“走氣”,袁刻缺“走”字!坝X”上原缺一字,謹擬作“便”②。

①“走氣”,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熱氣”。

②“便”,仁和寺本缺。盛文堂本為“便”字。

辟門戶,使邪得出,疾乃已。

辟,開也。

平按:“辟”《甲乙》作“闢”。

凡刺寒邪日以溫,徐往疾去致其神,門戶已閉氣不分,虛實得調真氣存。

刺寒之道,日日使溫,徐往而入,得溫氣已,,去疾而出針,以致神氣為意也。

平按:“寒邪”下,《甲乙》有“用毫針”三字!凹踩ァ薄鹅`樞》作“徐來”。

黃帝曰:官針奈何?岐伯曰:刺癰者用鈹針;刺大者用鋒針;刺小者用員利針;刺熱者用鑱針;刺寒者用毫針。

刺五邪者,九針之中,用此五針,是所宜也。

平按:《甲乙》無此一段。

請言解論,與天地相應,四時相副,人參天地,故可為解。

人法天地,故可為解。人應天地之數(shù),故請言之。

下有漸洳,上生葦蒲,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

洳,汝據(jù)反,漸洳,潤濕之氣也。見葦蒲之茂悴③,知漸洳之多少;觀人形④之強弱,識血氣之盛衰。

③“茂悴”,盛文堂本作“□焠”,仁和寺本作“□悴”。

④“形”,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身”。

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而在上,根荄少汁。人氣在外,皮膚緩⑤,腠理開,血氣泄⑥,汗大泄,肉淖澤。

春夏,陽而暑也,草木陽氣,滋其枝葉,根莖少汁也。荄,莖也。有本“荄”為“葉”者,非也。人亦如之,氣溢于外,皮腠開⑦湊,大汗泄出,血氣內竭⑧。

平按:《靈樞》、《甲乙》“滋”下有“雨”字!扒D”《甲乙》作“莖”,注云:“《靈樞》作荄!

⑤“緩”,盛文堂本作“緻”。

⑥“泄”,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減”。

⑦“開”,盛文堂本作“淖”;仁和寺本此字殘,左半部“氵”尚可辨。

⑧“竭”,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減”。

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中,皮膚致,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堅澀。

秋冬,陰而寒也,陽氣下①降,寒氣在地,地凍水冰,人氣亦然,暖②氣入臟,陰氣在于皮膚,故腠理閉塞,血氣強,、廴鈭詽。

平按:以下從殘篇中檢出補入。

①“下”,盛文堂本作“不”。

②“然,暖”,仁和寺本缺一字,作“□暖”;盛文堂本作“大痠”,疑誤。

③“氣強,肌”,蕭本原空三格。仁和寺本亦缺此三字。今依盛文堂本補入。

善穿地者④,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而脈涘結,堅搏不往來者,亦未可即柔。

水之性流,故謂之往。言水可往而冰不可流。人之在冬,四肢寒⑤冷,脈□肉□⑥,故不行針也。今⑦之醫(yī)⑧者,歲⑨寒之時不與⑩,而針傷肌破肉,更增他病,可不衰歟?四厥,四肢逆冷(11)也。

平按:“穿地”《甲乙》作“窮地”;“四厥”作“四逆”。“而脈涘結”《靈樞》、《甲乙》作“血脈凝結”!都滓摇贰拔纯伞弊鳌安豢伞。

④“善穿地者”前,蕭本原有“當是之時”四字,盛文堂本有“當”字。均據(jù)仁和寺本刪。

⑤“四支寒”,蕭本原空二格;盛文堂本作“四支寒”;仁和寺本“支寒”二字殘缺,其殘畫似此二字。

⑥“□肉□”,仁和寺本同。盛文堂本作“澀肉堅”。

⑦“今”,蕭本原空一格。今據(jù)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補入。

⑧“醫(yī)”,蕭本原作“鑿”。仁和寺本殘,其殘形似“醫(yī)”字。

⑨“歲”,蕭本原作“發(fā)”。盛文堂本作“嚴”。今據(jù)仁和寺本作“歲”。

⑩“時不與”,蕭本原空三格。盛文堂本作“時不獎”。今據(jù)仁和寺本作“時不與”。

(11)“逆冷”,蕭本原作“□冬”。今據(jù)仁和寺本、盛文堂本作“逆冷”。

故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jīng),常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通,血脈乃行,然后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

善(12)行水穿地者,必待春夏也。冬日用針者,須、椒、桂、酒之巾熨,令經(jīng)脈淖澤調適,然后可行針也(13)。兩掌(14)、兩腋、兩肘、兩腳、腘、膝、項之與脊□之(15)□十二(16)經(jīng)脈所行要處,熨通脈道也(17)。

平按:《甲乙》“凍解”上有“窮地者必待”五字;“而”字下無“水可行”三字;“穿”作“窮”;“熨”下有“火以”二字!俺!薄鹅`樞》、《甲乙》作“掌”,據(jù)本注亦宜作“掌”,恐傳鈔之誤!耙哉{之”《甲乙》作“以調其氣”。“火氣通”《靈樞》作“火氣已通”,《甲乙》作“大道已通”。

(12)“善”,蕭本原作“若”,今據(jù)仁和寺本、盛文堂本改。

(13)“也”字,蕭本原無。今據(jù)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加。

(14)“兩掌”,仁和寺本誤作“兩一”;盛文堂本作“兩手”。

(15)“之”前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肫”,仁和寺本殘缺難辨。

(16)“十二”,蕭本原空二格,盛文堂本誤作“解”。今依仁和寺本作“十二”。

(17)“熨通脈道也”,盛文堂本作“故熨之通脈道也”;仁和寺本有缺文,作“□熨天□□道也”。

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以解結者也。

病之堅緊,因適破散,□□□□因□□經(jīng)(18)。

平按:“散之”《甲乙》作“決之”。

(18)“□□□□因□□經(jīng)”,盛文堂本作“令其□□因于解結”;仁和寺本有缺字,作“令□□因□□”。

用針之類,在于調氣,

氣之不調則病,故療病者在于調氣也。

氣積于胃,以通營衛(wèi),各行其道。

胃受水谷,以生于氣,故水谷之氣積于胃也。衛(wèi)氣起于胃之上口①,營氣起于胃之中

口②,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③,今用針調于胃氣④,通于營衛(wèi),使各行其道也。

①“上口”,蕭本原空二格,今據(jù)仁和寺本、盛文堂本補。

②“中口”,蕭本誤作“內口”,今據(jù)仁和寺本、盛文堂本改。

③“營在脈中,衛(wèi)在脈外”,蕭本原作“營行于脈中,衛(wèi)行脈外”,盛文堂本作“營在脈內,衛(wèi)在脈外”。今依仁和寺本改。又按:仁和寺本“衛(wèi)”前空一格,據(jù)文義似無缺字,待考。

④“用針調于胃氣”,盛文堂本作“月針謂于胃氣”,似有誤。仁和寺本“用”字殘缺右半,初看似“月”字;“于”字殘,似“大”字。

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氣街,

谷入于胃,其氣清者上注于肺,濁者下流于胃,胃之氣上出于口,以為噫氣。肺之宗氣留積氣海,謂胸間動氣也。動氣下者,注于氣街⑤,生肺脈者也⑥。

平按:《甲乙》“留于!弊鳌傲舴e在海”。

⑤“注于氣街”,盛文堂本作“注經(jīng)氣街”;仁和寺本第二字殘,似“經(jīng)”字。

⑥“生肺脈者也”,盛文堂本作“生足陽明脈,上注肺也”;仁和寺本有缺字,作“足陽明脈□□也”。

其上者走于息道。

肺之清氣積于海者,走于息道,以為呼吸也。

平按:《甲乙》作“上行者注于息道”。

故厥在于足,宗氣不下,脈中之血涘而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厥,謂⑦逆冷。胸⑧之動氣,不循脈行下至于足,故曰涘而止也。冬日不用火調,不可取也⑨。

平按:“涘而止”《靈樞》、《甲乙》作“凝而留止”!都滓摇贰案ツ苋≈弊鳌搬樃ツ苋 薄

⑦“謂”,盛文堂本誤作“四支”。仁和寺本亦作“謂”。

⑧“胸”,盛文堂本作“心”;仁和寺本亦作“胸”。

⑨“也”字前,盛文堂本有“之”字。

用針者,必先察其m.zxtf.net.cn/zhicheng/經(jīng)絡之實虛,切如循之,按而彈之,視其變動者,乃后取而下之。

用針之法,必先⑩察經(jīng)絡虛實,實則切循其脈,虛則按其所針之處,以手彈之,視其變動,然后取而下之也。

平按:“切如循之”《靈樞》、《甲乙》作“切而循之”。“變動”《靈樞》、《甲乙》作“應動”!叭 毕,《靈樞》有“之”字。

⑩“必先”及后文“實則”、“虛則”,盛文堂本及仁和寺本均作“一則”、“二則”、“三則”。

六經(jīng)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已也。

三陽三陰,六經(jīng)相得,不可有病,雖客邪為病,必當自已也。

一經(jīng)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于大經(jīng),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者也。

一經(jīng),十二經(jīng)中隨是何經(jīng)也。大經(jīng)(11)隨身上下,故為從也。絡脈傍引,故為橫也。正經(jīng)上實下虛者,必是橫絡受邪,盛加大經(jīng)(12)以為病者(13),故視瀉之,故為解結也①。

平按:《甲乙》“瀉之”下,有“通而決之”四字。

(11)“大經(jīng)”,盛文堂本作“夫經(jīng)絡”;仁和寺本缺一字,作“夫經(jīng)□”。

(12)“大經(jīng)”,盛文堂本作“正經(jīng)”;仁和寺本亦作“大經(jīng)”。

(13)“病者”,盛文堂本作“病法”;仁和寺本亦作“病者”。

①“故為解結也”,仁和寺本第一字缺上半部,觀其殘形,似為“以”字;盛文堂本作“以為解經(jīng)也”。

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則熨項與肩胛,令熱下合乃止,所謂推而上之者也。

上寒,腰以上寒;下熱,腰以下熱。項太陽之太陽脈也。久留針者,推別熱而使之上也。熱既聚于肩項,為令和之,故熨使下也。推熱令上,故曰推而上之也。

平按:“已則熨”《靈樞》作“已刺則熨”,《甲乙》作“已刺則火熨”!跋潞稀,“合”字《甲乙》注云:“一本作冷!

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下于經(jīng)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

腰以上熱,腰以下冷,視腰以下有虛脈陷于余經(jīng)及絡者,久留針,使氣下乃止,故曰引而下之者也。

平按:“陷下”《靈樞》作“陷之”。

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

足陽明主氣②,其氣強盛,狂妄見聞及妄言,多因此脈,故取陽明正經(jīng)及絡,以去之也。

平按:“狂而妄見妄聞妄言”《甲乙》作“故狂言,妄見妄聞”。

②“氣”,盛文堂本作“熱”;仁和寺本此字殘缺,觀其剩形,似“氣”字。

虛者補之,血實者瀉之。因令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俠③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復上如前,熱去乃止,此謂推而散之者也。

若④足陽明上實下虛為狂等病,宜⑤補下虛經(jīng)也。上之血絡盛而實者,可刺去血以瀉之,因令仰臥,以手按人⑥迎之脈,□⑦下至缺盆中,復⑧上來去,使熱氣泄盡,乃可休止,故曰推而散之也。有本為“腹上如前”,恐錯也。

平按:“血實者”《靈樞》作“血而實者”,《甲乙》作“血如實者”。“因令偃臥”《靈樞》作“因其偃臥”。“俠按頸動脈”,《靈樞》“俠”作“挾”,《甲乙》作“按其頸動脈”。

③“俠”,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使”。

④“若”字,蕭本及仁和寺本均缺字。今據(jù)盛文堂本補。

⑤“宜”字,蕭本及仁和寺本均缺字。今據(jù)盛文堂本補。

⑥“人”字前,盛文堂本、仁和寺本均有“頸”字。

⑦“下”字前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肘”;仁和寺本此字有缺筆,似“後”,似“復”,殊難辨也。

⑧“復”,盛文堂本誤作“后”。

黃帝曰:有一脈生數(shù)十病者,或痛、或癰、或寒熱、或癢、痹、或不仁,變化無窮,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氣之所生也。

上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生病各異。此言一脈生數(shù)十種病,變化無窮者,十二經(jīng)生病,非無有

□⑨,至于變化,亦不可窮,故欲取者,甚須審察,不得輕然以定是非也。

平按:《靈樞》“或寒熱”作“或寒或熱”;“或癢、痹”作“或癢或痹”。

⑨此處所缺一字,盛文堂本作“異”;仁和寺本該字殘,其下半部似為“木”字。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