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瘡終始皆以脾胃為www.med126.com主,但能飲食,則氣血充實,而凡起發(fā)灌漿收靨,無不賴之。故能食者,雖痘瘡稠密,亦自無害;不能食者,雖痘瘡稀少,亦為可虞,此脾胃之調(diào),所當(dāng)先也。然證有不同,最須詳審施治。
痘有毒瓦斯正盛而不食者,當(dāng)痘瘡正出之時,雖不欲食,但得痘色真正,不為害也。蓋熱毒未解,于將出未出之際,多有不欲食者,待毒瓦斯盡出自能食矣。其有痘已盡出而仍不欲食者,當(dāng)徐用四物湯加神曲、砂仁、陳皮,一、二劑必能食矣,一、痘見灰白,別無大熱停滯等證,而食少或不食者,必脾胃虛也,宜五味異功散,或四君子湯。若胃中陽氣不足,不能運化而食少者,此處而且寒也,宜溫胃飲、養(yǎng)中煎,或六氣煎主之。
凡命門元暢不足,則中焦胃氣不暖,故多痞滿不食,下焦腎氣不化,故多二陰不調(diào),此必用理陰m.zxtf.net.cn/rencai/煎加減治之,自見神效,勿謂小兒無陰虛證也。
凡泄瀉,或見惡心,或嘔吐而不食者,尤屬胃氣虛寒也,輕則理中湯、六氣煎;甚則陳氏十二味異功散,或用六氣煎合二仙散主之。
凡脾氣不虛,但胃口寒滯,或痛或嘔而不食者,宜益黃散。
凡停食多食而不食者,宜大小和中飲以清宿滯,或五味異功散加山查、麥茅、神曲、砂仁,或合勻氣散治之。
凡口瘡不能進食,或咽喉疼痛而不能食者,但清其咽,痛止自會矣,宜廿桔湯,或加味甘桔湯。
凡外感風(fēng)寒,邪入胃口則不能食,須表散寒邪,邪散自能食矣,宜加減參蘇飲,或柴陳煎,或五味異功散加柴胡。
痘后別無他證而飲食不進者,此惟脾氣不足,宜五味異功散,或溫胃飲、養(yǎng)中煎之類主之。
程氏曰∶凡水谷不能運化而飲食不進者,只用保元湯加陳皮、麥茅、神曲、砂仁、扁豆、生姜,嘔者加真藿香。
徐氏曰∶痘瘡不乳食者,有虛實二證∶或吐或利,面目青白或青黑色者為虛寒,宜溫之補之;若大小二便干澀,面赤而氣壅,或渴或熱,或目睛黃赤,氣粗中滿者為實熱,宜清之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