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
反胃一證,本屬火虛,蓋食入于胃,使果胃暖脾強,則食無不化,何至復出?今諸家之論,有謂其有痰者,有謂其有熱者,不知痰飲之留,正因胃虛而完谷復出,豈猶有熱?觀王太仆曰∶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此一言者,誠盡之矣。然無火之由,則猶有上中下三焦之辯,又當察也。若寒在上焦,則多為惡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陽虛也。若寒在中焦,則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頃,或半日復出者,此胃中之陽虛也。若寒在下焦,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門,丙火不能傳化,故久而復出,此命門之陽虛也。故凡治此者,使不知病本所在,混行猜摸,而妄祈奏效,所以難也。
論治(共七條)
一、治反胃之法,當辯其新久,及所致之因,或以酷飲無度,傷于酒濕;或以縱食生冷,敗其真陽;或因七情憂郁,竭其中氣,總之,無非內傷之甚,致損胃氣而然。故凡治此者,必宜以扶助正氣,健脾養(yǎng)胃為主。但新病者,胃氣猶未盡壞,若果飲食未消,則當兼去其滯,若有逆氣未調,則當兼解其郁。若病稍久,或氣體稟弱之輩,則當專用溫補,不可標本雜進,妄行峻利開導、消食化痰等劑,以致重傷胃氣,必致不起也。
虛在上焦,微寒嘔惡者,惟姜湯為最佳,或橘皮湯亦可。若氣虛為寒所侵,而惡心嘔食者,宜黃芽丸,或橘皮干姜湯之類主之。若寒痰勝者,宜小半夏湯,或大半夏湯之類主之。
虛在中焦,而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湯、溫胃飲、圣術煎之類主之。若胃虛甚者,宜四味回陽飲,或黃芽丸主之。若兼寒痰者,宜六君子湯,或理中化痰丸之類主之。或水泛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主之。若胃不甚寒,而微虛兼滯者,宜五味異功散主之。
虛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責在陰,非補命門以扶脾土之母,則火無以化,土無以生,亦猶釜底無薪,不能腐熟水谷,終無濟也。宜六味回陽飲,或人參附子理陰煎,或右歸飲之類主之。此屢用之妙法,不可忽也。
反胃初起,而氣體強壯者,乃可先從清理,如二陳湯、橘皮半夏湯之類,皆可清痰順氣。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五苓散之類,皆可去濕去滯。半夏干姜散、仲景吳茱萸湯、橘皮湯之類,皆可去寒。然此惟真有邪滯,乃可用之,若病稍久而胃氣涉虛者,則非所宜。
反胃證,多有大便閉結者,此其上出,固因下之不通也,然下之不通,又何非上氣之不化乎。蓋脾胃氣虛,然后治節(jié)不行,而無以生血,血涸于下,所以結閉不行,此真陰枯槁證也。必使血氣漸充,臟腑漸潤,方是救本之治,若徒為目前計,而推之逐之,則雖見暫通,而真陰愈竭矣。故治此之法,但見其陰虛兼寒者,宜以補陽為主,而大加當歸、肉蓯蓉、韭汁、姜汁之屬;陰虛兼熱者,宜以補陰為主,而加乳汁、童便、酥油、蜂蜜、豕膏、諸血之屬。然此等證治,取效最難,萬毋欲速,非加以旬月功夫,安心調理,不能愈也。其有糞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尤為難治。
反胃由于酒濕傷脾者,宜葛花解酲湯主之。若濕多成熱,而見胃火上沖者,宜黃芩湯,或半夏瀉心湯之類主之。
述古(共三條)
仲景曰∶病患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fā)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余,朝食暮吐,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zxtf.net.cn/tcm/2009/20090113020326_74969.shtml" target="_blank">胃反。寒在于上,醫(y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巢氏病源》曰∶營衛(wèi)俱虛,氣血不足,停水積飲在胃脘則臟冷,臟冷則脾不磨,脾不磨則宿食不化,其氣逆而成反胃也。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來寒熱。甚者食已即吐,其脈緊而弦,緊則為寒,弦則為虛,虛寒相搏,故食已則吐,名為反胃。
戴原禮曰∶翻胃證,血虛者,脈必數而無力。氣虛者,脈必緩而無力。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出沫,但見沫大出者,必死www.med126.com。有熱者脈數而有力,有痰者脈滑數,二者可治。血虛者,四物為主。氣虛者,四君子為主。熱以解毒為主,痰以二陳為主。
簡易方
一方 用甘蔗汁二分,姜汁一分,和勻,每服半碗或一碗,日三服,則止。
一方 用人參,見嘔吐門。
灸法
上脘、中脘、下脘(各二七壯)、天樞(三七壯)。
反胃論列方
理中湯(熱一) 溫胃飲(新熱五) 橘皮干姜湯(熱五五) 圣術煎(新熱二五) 黃芽丸(新熱二一) 五君子煎(新熱六)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六君子湯(補五) 四君子湯(補一)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右歸飲(新補三) 五味異功散(補四) 人參附子理陰煎(新熱三)橘皮湯(熱五六) 小半夏湯(和八)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二陳湯(和一) 大半夏湯(和十)理中化痰丸(熱九) 五苓m.zxtf.net.cn/yaoshi/散(和一八二) 平胃散(和十七) 橘皮半夏湯(和十三) 豕膏(新因二九) 黃芩湯(和一九八) 半夏瀉心湯(寒二八) 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 半夏干姜散(熱五三) 吳茱萸湯(熱一三七) 不換金正氣散(和二一)
論外備用方
獨參湯(補三五) 二汁飲(和一二三) 丁香半夏丸(和一九二 胃寒)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寒氣) 丁附散(熱六二 胃寒) 茯苓澤瀉湯(熱七四 反胃渴) 甘露湯(熱七三 安胃) 胃愛散(熱七十 虛寒) 丁香煮散(熱六一 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