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第二節(jié) 面部淺層與腮腺區(qū)
    

人體解剖學:第二節(jié) 面部淺層與腮腺區(qū)

一、面部淺層結構1.皮膚與淺筋膜面部皮膚薄而柔軟,富于彈性,含有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腫與癤腫的好發(fā)部位。淺筋膜薄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其中頰部脂肪較多稱頰脂體,瞼部皮下脂肪少而疏松,水腫時瞼部出現(xiàn)較早。淺筋膜中的彈性纖維及肌纖維與皮膚真皮…

一、面部淺層結構

1.皮膚與淺筋膜

面部皮膚薄而柔軟,富于彈性,含有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腫腫的好發(fā)部位。

淺筋膜薄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其中頰部脂肪較多稱頰脂體,瞼部皮下脂肪少而疏松,水腫時瞼部出現(xiàn)較早。淺筋膜中的彈性纖維及肌纖維與皮膚真皮層相連,形成皮膚的自然皮紋,面部手術的切口,應盡可能與皮紋一致(圖10-1)。

淺筋膜中有神經、血管和腮腺管等穿行,血管豐富,故創(chuàng)傷后愈合快,但出血較多。面部的靜脈與顱內靜脈有交通,故面部的感染可能向顱內蔓延。

2.面肌

(圖10-2)

面部表情肌屬于皮膚,為一些薄而纖細的肌纖維。一般起于骨或筋膜,止于皮膚。收縮時牽動皮膚,使面部呈現(xiàn)出各種表情。主要分布于面部孔、裂的周圍,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圍?煞譃榄h(huán)形肌和輻射肌兩種,有閉合或開大上述孔裂的作用。人類面部表情肌較其它動物發(fā)達,而人耳周圍肌已明顯退化。

(一)顱頂肌epicranius闊而薄,由左右各一塊枕額肌組成,它由兩個肌腹和中間的帽狀腱膜構成。前方的肌腹位于額部皮下,稱額腹;后方的肌腹位于枕部皮下,稱枕腹。帽狀腱膜galeaaponeurotica很堅韌,連于兩肌腹間,與頭皮緊密結合,但與深部的骨膜間則隔以疏松結締組織。枕腹收縮時可向后牽拉帽狀腱膜;額腹收縮時可提眉并使額部皮膚出現(xiàn)皺紋。

圖10-1 皮紋

圖10-2 面肌

(二)眼輪匝肌orbicularis oculi位于眼裂周圍,呈扁橢圓形,收縮時可使眼裂閉合。由于少量肌束附著于淚囊,促使淚液經鼻淚管流入鼻腔。

(三)口周圍肌 口周圍肌包括輻射狀肌和環(huán)形肌兩種。輻射狀肌分別位于口唇的上下方,能上提上唇,下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下或外等不同方向。環(huán)形肌稱口輪匝肌orbicularisoris,收縮時關閉口裂。在面頰深部還有一對頰肌,緊貼口腔側壁粘膜,可使唇、頰緊貼牙齒,幫助咀嚼和吸吮,還可外拉口角。

3.面部淺層的動脈

(一)面動脈facialartery(圖10-3)在舌動脈的上方起自頸外動脈,行向前上,經莖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的深面,在下頜三角內行于下頜下腺的深面,繞下頜骨體下緣至面部,在咬肌前緣處可觸及入該動脈的搏動,然后斜向前上經口角與鼻翼外側,抵外內眥,改名為內眥動脈。面動脈行程迂曲,沿途分支有下唇動脈、上唇動脈和鼻外側動脈。在口、鼻、眼的周圍,兩側的動脈支吻合豐富。內眥動脈在內眥部與頸內動脈的分支眼動脈有吻合。

圖10-3 面部淺層結構

(二) 顳淺動脈superficial temporal www.med126.comartery(圖10-3)為頸外動脈終支之一,在下頜頸處續(xù)于頸外動脈。經顴弓根部的淺面,在顴弓根上方約2-3厘米處,分為額支和頂支,額支前行與額動脈交通,頂支向后行與耳后動脈及枕動脈吻合。

顳淺動脈在上行過程中,先居于腮腺實質內,發(fā)出面橫動脈在顴弓和腮腺管之間前行,分布于腮腺及咬肌表面,在顴弓上方發(fā)出顴眶動脈,布于眼輪匝肌周圍。

由于顳淺動脈的位置淺而恒定,臨床上常用來測壓及壓迫止血,在治療頜面惡性腫廇時,還可經該動脈進行逆行插管,灌注化療藥物。

(三)眶上動脈supraorbitalartery(圖10-3)是頸內動脈的眼動脈的分支,在眶內分出后,經眶上切跡或孔穿孔出,布于額部皮膚及肌肉。

(四)眶下動脈infraorbital artery為上頜動脈的分支,經眶下裂、眶下溝和眶下管,最后出眶下孔,布于眶以下的皮膚和肌肉。

(五)頦動脈為上頜動脈的分支下牙槽動脈的末支,自頦孔突出,布于頦部的皮膚和肌肉。

4.面部淺層的靜脈

(圖10-3)

(一)面前靜脈anterior facial vein在內眥處起自內眥靜脈,位于面動脈的后方,經鼻翼及口角的外側,向后下方繞下頜骨下緣至下頜角的下方,與面后靜脈前支匯合成面總靜脈,穿頸深筋膜注入頸內靜脈。內眥靜脈與眶內的眼上靜脈相吻合,向后與顱內和海綿竇相交通。由于面前靜脈無瓣膜,故面部感染可經靜脈逆行蔓延于顱內,導致海綿竇血栓或顱內感染,因此把鼻根與口角之間的三角區(qū)稱為“危險三角”。面前靜脈在口角平面,咬肌前緣處還接受一支面靜脈的回流。

(二)面后靜脈posterior facial vein由顳淺靜脈和上頜靜脈在腮腺深面匯合而成。下行分為前、后兩支,前支與面前靜脈匯合成面總靜脈;后支與耳后靜脈匯合,形成頸外靜脈。

(三)眶上靜脈、眶下靜脈、頦靜脈均與同名動脈伴行,收納同名動脈分布區(qū)的靜脈血。

5.面淺部的淋巴

(圖10-4)

面淺部淋巴管豐富,連成網狀,注入下列淋巴結。

(一)眶下淋巴結位于眶下孔附近,主要收納眼瞼和瞼結膜的淋巴,其輸出管注入下頜下淋巴結。

(二)頰淋巴結位于口角附近頰肌表面,主要收納鼻、頰部皮膚和粘膜的淋巴管,其輸出管注入下頜下淋巴結。

(三)下頜上淋巴結位于咬肌前緣,面動脈附近,主要收納鼻、頰部皮膚和粘膜的淋巴,其輸出管注入下頜下淋巴結。

(四)腮腺淺淋巴結位于腮腺的淺面,收納面外側部和耳廓前面的淋巴,其輸出管注入腮腺淋巴結,腮腺深淋巴結位于腮腺實質內,收納外耳道、鼓室、咽鼓管、鼻腔后部和頰深部的淋巴管,其輸出管注入頸深淋巴結。

6.面部的神經

(一)面神經facialnerve(圖10-3、5、6、9、10)混合性神經,大部份纖維為運動性纖維,主要支配面部表情。恍〔糠譃閮扰K感覺纖維和內臟運動纖維。內臟感覺纖維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感受傳遞味覺刺激。內臟運動纖維為副交感纖維,經下頜下神經節(jié)及翼腭神經節(jié)換神經元后,節(jié)后纖維支配舌下腺、下頜下腺、淚腺以及腭和鼻腔粘膜腺的分泌。

圖10-4 頭頸部淋巴結

面神經出腦干后進入內耳門,經過內耳道底入面神經管,先向前外行,繼而幾成直角轉向后方(在轉折處有感覺性的膝神經節(jié)genieulateganglion),再經前庭窗的上方弓形向下,出莖乳孔,向前穿入腮腺,分為數(shù)支而終。面神經的主要分支如下:

(1)巖大神經greaterpetrosal nerve

在膝神經節(jié)處由面神經分出,由內臟運動纖維構成,經過巖大神經溝,出破裂孔,再經翼管前行抵翼腭窩,在翼腭神經節(jié)換神經元后,節(jié)后纖維分布到淚腺及腭,鼻腔粘膜腺,支配腺體的分泌。

(2)鐙骨肌神經stapedialnerve

為面神經行于面神經管沿鼓室后壁下降時,在錐隆突后側發(fā)出的一個細支,支配鐙骨肌。

(3)鼓索chordatympani

是面神經在未出莖乳孔前發(fā)出的重要分支,含內臟運動和內臟感覺纖維,穿過鼓室至顳下窩,加入舌神經(三叉神經下頜神經的一個分支)。內臟感覺纖維(味覺)是膝神經節(jié)內假單極神經元的周圍突,隨舌神經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內臟運動纖維(即副交感神經)隨舌神經至下頜下神經節(jié),換神經元后,節(jié)后纖維支配下頜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圖10-5面神經運動、味覺及副交感纖維(示意圖)

面神經出莖乳孔后進入腮腺,在腮腺內一段先分為上、下兩干,再分支吻合成叢、由叢發(fā)出的分支呈輻射狀自腮腺上緣、前緣和下端穿出,分布于面部表情肌。

(1)顳支 多為二支由腮腺上緣穿出,越過顴弓中份淺面支配眼輪匝肌上緣及顴肌。

(2)顴支 有3-4支由腮腺上緣穿出與面橫動脈伴行,橫行于顴弓的上方,支配眼輪匝肌下份、顴肌及提上唇肌。

(3)頰支 有3-4支由腮腺前緣穿出,可分為上、下兩主支,上主支平行于腮腺管的上方,下主支位于口角平面,支配頰肌及口周圍肌。

(4)下頜緣支常為一支,于腮腺下端穿出,在頸闊肌深面跨過面動脈及面前靜脈的淺面,沿下頜骨的下緣前行支配降下唇肌與頦肌。

(5)頸支 常為一支,較細,由腮腺下端穿出,向前下行支配頸闊肌。最常見的面神經損傷是周圍性損傷,可發(fā)生在內耳道、面神經管、中耳、或腮腺區(qū)等處,其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面肌的癱瘓。但在面神經管內或內耳道處損傷時,除表情肌癱瘓外,還常伴有聽覺過敏。舌前2/3的味覺喪失,淚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礙等癥狀。

圖10-6 面神經及常見分支類型

(二)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ver(圖10-3、6、7、)

三叉神經分為眼神經、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三支,分別經眶上裂、圓孔、卵圓孔出顱,穿行于面部各腔、窩中,運動纖維僅含于下頜神經中,支配咀嚼肌和與吞咽運動有關的肌肉;感覺纖維除分布于面深部的各種結構外,還形成皮支,自面顱的孔洞中穿出,分布于相應區(qū)域的皮膚,主要有:

(1)眶上神經為眼神經的末支,與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上孔穿出至皮下,分布于額前部的皮膚。

(2)眶下神經為上頜神經的末支,與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下孔穿出,分布于下瞼、鼻背外側及上唇的皮膚。

(3)頦神經 為下頜神經的末支,與同名血管伴行,由頦孔穿出,分布于下唇及頦部的皮膚。

(4)耳顳神經 為下頜神經的分支,由腮腺上緣穿出,在外耳門前方上行,與顳淺動、靜脈伴行,分布于顳部皮膚,并分出小支布于腮腺。

圖 10-7 三叉神經皮支分布區(qū)圖解

二、腮腺咬肌區(qū)

腮腺咬肌區(qū)的前界為咬肌前鋒;后界為乳突、二腹肌后腹上緣及胸鎖乳突肌上份前緣;上界為顴弓及外耳道;下界為下頜骨下緣;深部的莖突至咽、舌諸肌及血管、神經;淺面覆以淺筋膜和皮膚。本區(qū)內的結構有腮腺、咬肌、上頜動脈、面神經、面后靜脈及頸外動脈等。

此區(qū)的層次不很分明,由淺入深大致為皮膚、淺筋膜、淺層的血管、神經分支和腮腺管、腮腺咬肌筋膜、腮腺淺部和穿行于腮腺內部及深面的血管、神經、咬肌、下頜支以及腮腺深部等。

1.腮腺parotidgland

(圖10-3、8)

(一)位置和分部

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對,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上平顴弓,下至下頜角,后抵乳突前緣,前緣達咬肌表面。腮腺體積個體差異較大,重15-30克,其形態(tài)不規(guī)則,約呈楔形,楔形的底位于淺面,尖向前內適對咽側壁,由于腮腺包繞在咬肌、下頜支和翼內肌的后方,故可將腮腺分為淺部、深部及峽部。淺部覆蓋于下頜支和咬肌后份的淺面,呈三角形;深部位于下頜支深面,呈錐體狀突向咽側壁。當深部發(fā)生腫瘤時,因位置較深從表面不易察覺,從口腔內咽側壁上可見隆起。淺部和深部的連接處為峽部,位于下頜支的后緣。

(二)腮腺導管parotid duct

長約3.5-5厘米,由腮腺前緣發(fā)出,距顴弓下緣約1厘米處橫行向前,經咬肌淺面至該肌的前緣,繼而以直角轉向內方m.zxtf.net.cn/wsj/,穿過頰脂體及頰肌、開口于頰粘膜上的腮腺管乳頭,此處適對上頜第二磨牙。由耳輪腳向鼻翼和口角連線中點作一連線,該線的中1/3即腮腺管的表面投影。與腮腺管伴行的有面神經的頰支,面橫動、靜脈。副腮腺多位于于腮腺管起始部上方,導管匯入腮腺管,其出現(xiàn)率約為20%。

2.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咬肌筋膜來自頸深筋膜的淺層,在腮腺的后緣分成淺、深兩層,包繞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緣淺、深兩層筋膜又合為一層,覆于咬肌的表面,叫做咬肌筋膜。腮腺鞘的淺層特別致密,并發(fā)出許多小隔將腮腺分為許多小葉,因而腮腺發(fā)炎化膿時,表面不易摸出搏動;深層較為薄弱,因而膿液易向深部擴散。

3.腮腺與面神經關系

(圖10-3、9、10)

由于面神經在顱外的行程中穿經腮腺,故以腮腺為準將之分為三段。

(一)腮腺前段是以莖乳孔至進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長約1-1.5厘米。在乳突前緣中點,主干距皮膚表面約2-3厘米,此處可顯露面神經干。

(二)腮腺內段在腮腺內面神經通常分為上、下二干,上干較粗,下干略細。由兩干發(fā)出若干分支,互相交織成網。此段面神經位于頸外動脈和面后靜脈的淺面,腮腺發(fā)生炎癥或腫瘤時,可壓迫面神經,產生面癱。

(三)腮腺后段由腮腺內的面神經網發(fā)出的9-12個分支,分成顳、顴、頰、下頜緣和頸等5組從腮腺淺部的前緣、上緣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支配表情肌。

4.腮腺的毗鄰及穿經腮腺的結構

(圖10-3、9、10)

腮腺的上緣鄰接顴弓、外耳門道及顳下頜關節(jié)。由前向后有面神經顳支、灄淺動、靜脈、耳顳神經穿出腮腺上緣。腮腺的前緣緊貼咬肌表面,自上而下有面神經顴支、面橫動、靜脈、面神經的頰支的上主支、腮腺管及面神經頰支的下主支穿出。腮腺的下端有面神經的下頜緣支、頸支與面后靜脈穿出。腮腺的后緣鄰接乳突前緣、二腹肌后腹及胸鎖乳突肌的上份。腮腺的淺面有位于耳屏前方皮下的耳前淋巴結、還有耳大神經的前支越過。腮腺的深面有許多主要血管神經,如頸內動、靜脈、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經,以及附著于莖突上的肌肉。以上結構總稱“腮腺床”。

圖10-8 腮腺和面?zhèn)葏^(qū)不平斷面(右側,上面觀)

圖10-9 穿經腮腺的結構

圖10-10 腮腺及穿經其中的血管、神經

縱行穿過腮腺的結構有頸外動脈、顳淺動靜脈、面后靜脈及耳顳神經;橫行穿過腮腺的結構有面神經的分支、上頜動、靜脈、面橫動、靜脈等。

面部淺層和腮腺肌區(qū)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1.切口及翻皮瓣

(一)自額前正中發(fā)際上3厘米處始,沿中線向下經鼻背,再繞鼻翼作環(huán)形切口,繼沿人中向下至唇緣,環(huán)繞口裂至下唇緣正中,再沿頦部正中向下切至下頜骨下緣;

(二)由口角向兩側至耳屏;

(三)沿下頜骨下緣切至耳垂根部;

(四)從鼻根向兩側至眼內眥,繞瞼裂環(huán)形切至眼外眥,繼向后外切至耳廓根部的上緣。

(五)面部皮膚較薄切口切勿過深,將皮瓣向外側翻起。

2.分離面肌

皮瓣翻起時即可見至深面的表情肌。瓣認眼輪匝肌、口輪匝肌、額肌,頸闊肌有纖維止于口角。其余小肌不必一一辨認。用剪刀和鑷子邊觀察邊修凈。修肌肉時切勿損傷血管神經。

3.修凈并追蹤面動脈和面前靜脈

在頸部找到面動脈的起始處,向上追蹤其行程和分支找出位于面動脈后方的面前靜脈,并找出上、下唇動脈、內眥靜脈和面深靜脈。

注意切勿切斷與上述動、靜脈交叉的面神經分支。

4.解剖腮腺鞘淺層

修凈腮腺表面,注意其表面有無腮腺淋巴結。觀察腮腺鞘淺層及其向腮腺實質伸入的小隔。

5.修凈并追蹤腮腺管

在顴弓下方約一橫指處,腮腺前緣找出腮腺管,向前追蹤并觀察穿過頰部的情況。

6.分離自腮腺穿出的諸結構

在腮腺的上緣找出面神經的顳支、顳淺動、靜脈、三叉神經的耳顳神經;在腮腺前緣腮腺導管的上、下方找出面神經頰支的上、下主干:在頰支上干的上方,有面橫動、靜脈及跨越顴骨向前上方走行的面神經顴支;在腮腺下端找出面神經下頜緣支、頸支、面后靜脈。

7.分離三叉神經的皮支及其伴行血管

在眶上緣內、中1/3交界處作一縱切口,剝開眼輪匝肌,找出眶上神經及伴行的動、靜脈。

在眶下緣中點下方約1厘米左右處,在上唇方肌深面找出眶下神經及伴行的動、靜脈。

在下頜骨體距中線2-3厘米做一橫切口向上翻起周圍組織,找出額神經及伴行的動、靜脈。

8.解剖面神經腮腺內段

沿著面神經的分支,將腮腺淺部向后翻起,顯露和修凈面神經腮腺內段的神經網,并追蹤至其主干。在面神經各分支的深面找出面后靜脈、頸外動脈主干,沿頸外動脈向上追蹤出顳淺動脈,在下頜頸的后方找出上頜動脈,只找出起始段即可。暫不追蹤。

9.解剖頰肌

在頰部的咬肌前緣和上下頜之間除去頰脂體,觀察頰肌的位置注意起止情況。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