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曰∶消渴者。原其發(fā)動。此則腎虛所致。每發(fā)即m.zxtf.net.cn/shouyi/小便至甜。醫(yī)者多不知其疾。所以古方論亦闕而不言。今略陳其要。按洪范稼穡作甘。以物理推之。淋餳醋酒作脯法。須臾即皆能甜也。足明人食之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腎氣盛。則上蒸精氣。氣則下入骨髓。
其次以為脂膏。其次為血肉也。其余別為小便。故小便色黃。血之余也。騷氣者。五臟之氣。
咸潤者則下味也。腰腎既虛冷。則不能蒸于上。谷氣則盡下為小便者也。故甘味不變。其色清冷。則肌膚枯槁也。猶如乳母。谷氣上泄。皆為乳汁。消渴疾者。下泄為小便。此皆精氣不實(shí)于內(nèi)。則便羸瘦也。又肺為五臟之華蓋。若下有暖氣。蒸即肺潤。若下冷極。即陽氣不能升。故肺干則熱。故周易有否卦。干上坤下。陽阻陰而不降。陰無陽而不升。上下不交。
故成否也。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若以板蓋之。則暖氣上騰。故板能潤也。若無火力。水氣則不上。此板終不可得潤也;鹆φ摺t為腰腎強(qiáng)盛也。常須暖將息。其水氣即為食氣。食氣若得暖氣。即潤上而易消下。亦免干渴也。是故張仲景云∶宜服此八味腎氣丸。
并不食冷物及飲冷水。今亦不復(fù)渴。比頻得效。故錄正方于后耳。凡此疾與香港腳。雖同為腎虛所致。其香港腳始發(fā)于二三月。盛于五六月。衰于七八月。凡消渴始發(fā)于七八月。盛于十一月十二月。衰于二月三月。其故何也。夫香港腳者。擁疾也。消渴者。宣疾也。春夏陽氣上。
故擁疾發(fā)。即宣疾愈也。秋冬陽氣下。故宣疾發(fā)。即擁疾愈也。審此二者。疾可理也。又宜食者。每間五六日空腹一食餅。以精羊肉及黃雌雞為 。此可溫也。若取下氣不食肉。菜食者宜煮牛膝韭蔓荊。又宜食雞子馬肉。此物微擁。亦可療宣疾也。擁之過度。便發(fā)香港腳。猶如善為政者。寬以濟(jì)猛。猛以濟(jì)寬。隨事制度。使寬猛得所。定之于心?诓荒苎砸病S钟贯t(yī)或令吃栝蔞粉。往往經(jīng)服之都無一效。又每至椹熟之時(shí)。取爛美者水淘去浮者餐之。下候心胸間氣為度。此亦甚佳。生牛乳暖如人體?始醇(xì)細(xì)呻之亦佳。張仲景云∶足太陽m.zxtf.net.cn/sanji/者。是膀胱之經(jīng)也。膀胱者。是腎之腑也。而小便數(shù)。此為氣盛。氣盛則消谷大便硬。衰則為消渴也。男子消渴。飲一斗水。小便亦得一斗。宜八味腎氣丸主之。
神方。消渴人宜常服之。
干地黃(八兩) 薯蕷(四兩) 茯苓(三兩) 山茱萸(五兩) 澤瀉(四兩) 牡丹皮(三兩) 附子(三兩炮) 桂心(三兩)右藥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丸。少少加。以知為度。忌豬肉冷水蕪荑胡荽酢物生蔥(范汪短劇深師古今錄驗(yàn)必效文仲方等并同)先服八味腎氣丸訖。后服此藥壓之方。
黃連(二十分) 苦參粉(十分) 干地黃(十分) 知母(七分) 牡蠣(八分) 麥門冬(十二分去心) 栝蔞(七分一方無余并同)
上七味搗篩。牛乳和為丸。如梧子大。并手作丸。曝干。油袋盛用。漿水或牛乳下。日再服二十丸。一方服十五丸;贾卣呖署。更服一年以來。此病特慎獐鹿肉。須慎酒炙肉咸物。吃索餅五日一頓。細(xì)切精羊肉勿著脂。飽食吃羊肉。須著桑根白皮食。一方云∶瘥后須服此丸。一載以上。即永絕根源。此病特忌房室熱面并干脯一切熱肉粳米飯李子等。若覺熱渴。加至二十五丸亦得。定后還依前減。其方神效無比。余并準(zhǔn)前方。忌豬肉蕪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