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葉天士醫(yī)案精華 溫熱 上課筆記
    

葉天士醫(yī)案精華教程:溫熱

溫熱風溫從上而入,風屬陽,溫化熱,上焦進肺,肺氣不得舒轉,周行氣阻,致身痛脘悶不饑,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醫(yī)謂六經,輒受羌防,泄陽氣,劫胃汁。溫邪忌汗,何遽忘之。杏仁 香豉 郁金 山梔 栝蔞皮 蜜炒橘紅勞倦嗔怒,是七情內傷,而溫邪感觸,氣從口鼻直自膜原…

溫熱

風溫從上而入,風屬陽,溫化熱,上焦進肺,肺氣不得舒轉,周行氣阻,致身痛脘悶不饑,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醫(yī)謂六經,輒受羌防,泄陽氣,劫胃汁。溫邪忌汗,何遽忘之。

杏仁 香豉 郁金 山梔 栝蔞皮 蜜炒橘紅

勞倦嗔怒,是七情內傷,而溫邪感觸,氣從口鼻直自膜原中道,蓋傷寒陽癥,邪自太陽次第傳及,至于春溫夏熱,則鼻受氣,肺受病,口入之氣,竟由脘中,所以原有手經見癥,不比傷寒足六經之病也。其原不同,治法亦異。仲景論溫邪不可發(fā)汗,汗則劫津傷陰,身必灼熱,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又云:鼻息鼾,語言難出,劇則驚癇瘈瘲,無非重劫津液所致。今病發(fā)熱,原不是太陽客邪見癥,所投羌防,辛溫表汗,此誤即為逆矣。上竅不納,下竅不便,亦屬常事,必以攻下希圖泄熱,殊不知強汗劫津而傷陽,妄下劫液更亡陰。頃診脈,兩手如搐而戰(zhàn),舌干燥而無苔,前板齒干,目欲瞑,口欲開,周身燈照而淡晦,斑紋隱隱約約,幾日來時有呃逆,因胃乏谷氣而中空,肝陽沖突,上冒肆虐耳,為今返正,為與糜粥,使胃中得濡,厥陽不致上冒,而神昏之累可已,進藥之理,甘溫可以生津除熱,即斑疹亦不足慮,觀仲景論中,邪少虛多,陰液陽津并涸者,復脈湯主之。謹仿此義。

甘草 人參 生地 白芍 阿膠 麥冬

溫邪有升無降,經腑氣機交逆,營衛(wèi)失其常度,為寒熱,津液日耗,渴飲不饑,陽氣獨行,則頭痛面赤,是皆冬春驟暖,天地失藏,人身應之,患此者最多,考古人治溫病忌表,誤投即為劫津,逆?zhèn)?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zxtf.net.cn/tcm/2009/20090113022153_76470.shtml" target="_blank">心包,最怕神昏譫語妄狂,治病以辛甘涼潤為主,蓋傷寒入足經,溫邪入手經也。上潤則肺降,不致 郁,胃熱下移,知饑渴解矣。

竹葉 桑葉 杏仁 蔗汁 麥冬 生甘草 石膏

久患虛損,原寢食安舒自服陰柔膩補,不但減食不寐,脘中常悶,渴欲飲涼,此口鼻吸入溫邪,為干于肺,誤補則邪愈熾,氣機阻塞,弱質不敢開泄,援引清揚肅上,兼以威喜丸,淡以和氣,上焦得行,可用養(yǎng)胃法。

沙參 苡仁 天花粉 桑葉 郁金 威喜丸

積勞傷陽衛(wèi)疏,溫邪上受,內入乎肺,肺主周身之氣,氣窒不化,外寒似戰(zhàn)栗,其溫邪內郁必從熱化。今氣短胸滿,病邪在上,大便瀉出稀水,肺與大腸表里相應,亦由熱迫下泄耳,用辛涼輕劑為穩(wěn)。

杏仁m.zxtf.net.cn/kuaiji/ 枯梗 香豉 橘紅 枳殼 薄荷 連翹 茯苓

溫邪中自口鼻,始而入肺為咳喘,繼傳膻中則嗆血,乃心營肺衛(wèi)受邪。然邪在上焦,壅遏阻氣,必聚為熱,痰臭嗆渴,是欲內閉,惜不以河間三焦立法,或謂傷寒主六經,或謂肺,或泄氣血,致熱無出路,胸突腹大,危期至速矣。即有對癥藥餌,氣涌沸騰,勢必涌吐無余,焉望有濟。夫溫熱穢濁,填塞內竅,神識昏迷脹悶欲絕者,須以芳香宣竅,佐牛黃金箔,深入臟絡,以收錮閉之邪。今危篤若此百中圖一而已。

紫雪

仲景云:陰氣先傷,陽氣獨發(fā),不寒癉熱,令人消爍肌肉,條例下不注方,但曰,以飲食消息之,后賢謂甘寒生津,解煩熱,是矣。今脈數,舌紫渴飲,氣分熱邪未去,漸次轉入血分,斯甘寒清氣藥中,必佐存陰,為法中之法。

生地 石膏 生甘草 知母 粳米 竹葉心 白芍

溫邪逆?zhèn)麟,熱痰蔽阻空竅,所進寒涼消導,徒攻腸胃,毫無一效,痰乃熱熏津液所化,膻中乃空靈之所,是用藥之最難,至寶丹,芳香通其神明之竅以驅熱痰之結,極是,但稚年受溫邪,最易虧陰津耗,必兼滋清,以理久伏溫邪為正。

犀角 鮮生地 元參 連翹心 丹皮菖蒲 至寶丹

腹?jié)M已久,非是暴癥,近日面頷腫脹,牙關緊閉,為有寒熱,隨現(xiàn)是象,診脈右搏數,左小,乃溫邪觸自口鼻,上焦先受,氣血與熱膠固,致清竅不利,倏有痹塞之變,理當先治新邪,況頭面咽喉結邪,必辛涼輕劑以宣通。若藥味重濁,徒攻腸胃矣。仿東垣普濟消毒意。

連翹 牛蒡子 馬勃 射干 滑石 夏枯草 銀花露 金汁

脈左數,右緩弱,陽根未固,陰液漸涸,舌赤微渴,喘促自利,溲數,晡刻自熱,神煩囈語。夫溫邪久伏少陰。古人立法,全以育陰祛熱,但今見癥,陰分固有伏邪,真陽亦不肯收納,擬仿劉河間濁藥輕投,不為上焦熱阻,下焦根蒂自立,冀其煩躁熱蒸漸緩。

熟地炭 茯苓 淡蓯蓉 遠志炭 川石斛 五味子

豐腴體質,適值過勞,陽氣受傷,嘔吐食物,無頭痛身熱,已非外感風寒,而間日煩躁,渴飲www.med126.com,唇焦,舌黑,是內伏熱氣,由募原以流布三焦,亦如瘧邪分爭營衛(wèi)者然。然有年積勞既久,伏邪客病本輕,脈小緩,按之不無鼓擊,可為征驗,且二便頗通,略能納谷,焉有停滯積聚。仲景于癉熱無寒之條,不出藥方,但曰,以飲食消息,后賢參圣意,甘寒以養(yǎng)胃陰,其熱自解,要知表散之辛溫,消滯之苦溫,以及苦寒沉降,多犯圣訓戒律矣。

鮮生地 甜杏仁 麥冬 花粉 竹葉心 青蔗汁 連翹

夏季溫熱上受,首先入肺,河間主三焦,極是。今世醫(yī)者,初用非發(fā)散,即消食,散則耗氣,消則劫胃,究竟熱蘊未除,而胃汁與肺氣皆索,故不饑不食不便。

上脘似格似阻,酸濁之氣,皆是熱化,病延多日,苦寒難以驟進,為擬開提上焦氣分。

蘇子 杏仁 土栝蔞皮 枇杷黃芩 降香
點擊查看:<<葉天士醫(yī)案精華>>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