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jié)回老家,堂兄又給我遞上兩扎老家的土特產(chǎn)——拖爐餅。青邊碗大小的圓面餅,兩面微黃,油漉漉,上面撒著黑黑的
芝麻,八個一扎,用篾條編成的扁平的簍子,兩個上下一合,蓋上黃色的
牛皮紙,貼一張小紅紙,用紅色的塑料繩結(jié)扎。這種包裝,鄉(xiāng)味十足。
老家北街上那個弄堂口,有家燒餅店,每年春節(jié)一到,就開始做拖爐餅。這種面餅用精白面,以油酥透,餡很特別,不用肉餡,但用開春的
薺菜,加上豬油和白糖。制作方法也特別,用上下兩個炭火爐子烘烤,火候一到,把上面的爐子移開,餅便出爐了,故名拖爐餅。剛出爐的餅面起酥皮,薺菜翠綠,糖漿潔白,入口又甜又香,那種早春的味道,十分獨特。第一次吃拖爐餅,是父親帶我去的,從此記住了那種鮮甜香,記住了那個老店鋪的廳堂。堂兄告訴我,北街還沒有拆,那家店鋪還在經(jīng)營。他還說,那家的拖爐餅最好吃,就是
麻尖角(燒餅)和油條,這家做的也最好吃。這時,不知怎么,我對這店家,頓時產(chǎn)生了敬意。
很多次回故鄉(xiāng),總發(fā)現(xiàn)故鄉(xiāng)在變化。記憶中的老街幾乎消失,彎彎的石拱橋已經(jīng)代之可以通汽車的水泥橋,垂釣的河塘早填平蓋上了房屋,所以,每次回故鄉(xiāng),總有一種莫名的惆悵。好在,拖爐餅、馬蹄酥、老抽
醬油、熝雞等,家鄉(xiāng)的一些土特產(chǎn)還能找到,讓我寬慰許多。我想,科技創(chuàng)新固然是要褒獎和提倡的,但是,文化保守也是需要敬重和支持的。因為,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人堅守一些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那就會讓后人不知道他從哪里來?是屬于哪種人?現(xiàn)在該往哪里去?猶如醫(yī)學(xué)上所說的“記憶缺失癥”。一個地域,沒有人堅守那個地方歷代相傳的文化,那僅僅是一塊生硬的土地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拖爐餅就是一個故鄉(xiāng)的印記。在我的眼睛里,拖爐餅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糕點,而是故鄉(xiāng)的味道,鄉(xiāng)愁的寄托。
-------------------
呵呵,黃師故鄉(xiāng)的拖爐餅的味道也是經(jīng)方的味道!
-------------------
我是江陰璜瑭人,我們那里也有燒餅,小時候覺得很好吃,但看了黃教授那里的拖爐餅,感覺一定更好吃。
-------------------
-------------------
-------------------
我們家鄉(xiāng)有吊爐燒餅,是用炭火烤的,炭火在上面。鄰縣就沒有,已被評為本地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堅守歷史,堅守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財富,如我們堅守經(jīng)方一樣!
-------------------
-------------------
金華的酥餅也很有名,但較油膩。聽黃教授講的江陰的拖爐餅是用薺菜做的餡,聽起來就很香,很好吃啦。心為之動,,,,,,
-------------------
-------------------
-------------------
-------------------
科技創(chuàng)新固然是要褒獎和提倡的,但是,文化保守也是需要敬重和支持的。好!
-------------------
我們家鄉(xiāng)的燒餅是享譽全國的“周村燒餅”,其剛開始時是厚而硬,后來歷經(jīng)幾番改進(jìn)變成了現(xiàn)在的薄脆的燒餅。
-------------------
現(xiàn)在啊,幾乎每個城市都千篇一律的水泥路,高樓大廈林立。
失去了特色,失去了回憶~~~
真可惜~
-------------------
-------------------
-------------------
黃師仍一情深意重之人,懷念的不只是拖爐餅,而是以物寄情,懷念故鄉(xiāng),懷念兒時在故鄉(xiāng)一起生活的親人!
-------------------
吃的是餅的滋味,品嘗的是濃濃的鄉(xiāng)情。向黃師致敬!
-------------------
現(xiàn)在的城市到鄉(xiāng)村都在大搞經(jīng)濟(jì)建設(shè),形式上都在一級級模仿,建筑也是千遍一律,家鄉(xiāng)特色已少能一眼看出,我老家附近的縣城,已和十年前的省城相仿了,街道多了許多,到縣城的公路也完全不一樣了。不過,過年的氣氛依舊,家鄉(xiāng)的習(xí)俗依然。
-------------------
年齡越大,過年越?jīng)]意思,再也回不到兒時的感覺了
-------------------
兒時的記憶猶新,轉(zhuǎn)眼我到了知天命之年。改革創(chuàng)新是好,但也應(yīng)多留點傳統(tǒng)特色文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采。
-------------------
發(fā)展科技的同時要尊重傳統(tǒng),保守文化。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人的根,一味求經(jīng)濟(jì)的社會失去了一股氣,一種神。社會越來越出現(xiàn)虛性亢奮......
好在我從黃師及各位同道身上看到了正氣,精神!生活的道路坎坷但光明。
我愛論壇!
-------------------
-------------------
-------------------
完全可以想象出黃師文中餅店的模樣,因為在我的老家無錫縣里的一個小鎮(zhèn)上也有很多這樣的店。而我兒時的記憶是——總是害怕走外婆家到奶奶家必經(jīng)的那個只有一邊扶手的石板橋、家里吃完甲魚剩下的甲魚殼都是由我送到街上的中藥鋪,總是要踮起腳尖才能把甲魚殼放到高高的柜臺上,里面的大人給我?guī)追皱X,不知喜歡中藥店里的味道是不是從那時開始的。長大后總為童年在有如此鄉(xiāng)土氣息的地方度過而驕傲,覺得自己好充實。
-------------------
黃師不僅是經(jīng)方大師,以物寄情,繼承、傳承、創(chuàng)新,不留主根,乃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
又見黃師美文,天然的麥香,天然的米香,乃是世間至醇至美味!
-------------------
-------------------
“記憶中的老街幾乎消失,彎彎的石拱橋已經(jīng)代之可以通汽車的水泥橋,垂釣的河塘早填平蓋上了房屋”,《
傷寒論》就像那個石拱橋和河塘,如果都被取代和填平,那么我們不是在進(jìn)步,是在毀滅,是在為自己掘墓!
黃教授說得好,“我想,科技創(chuàng)新固然是要褒獎和提倡的,但是,文化保守也是需要敬重和支持的。因為,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人堅守一些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那就會讓后人不知道他從哪里來?是屬于哪種人?現(xiàn)在該往哪里去?”我們不能數(shù)典忘祖,要感恩!
-------------------
若說中華有危機(jī),就是中華文化的危機(jī),若說中醫(yī)有危機(jī),就是中醫(yī)文化的危機(jī)。
-------------------
-------------------
-------------------
鄉(xiāng)愁是春天的花香,夏日的清風(fēng),秋時的落葉,冬夜的寒雨,千絲萬縷,點點滲入肌膚,直達(dá)靈魂的深處。喜歡黃教授的文筆,如涓涓細(xì)流,娓娓道來。
今天我也買了燒餅,與文中所述,如出一轍。因為這燒餅也是本地特產(chǎn),只是改了烘制的方法,放入烤箱而成。這大概也算得上是一種與時俱進(jìn),慶幸與記憶中的味道相差無幾。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并存,物是人非即滄桑;倘若物人兩非,或許就是刻肌刻骨的痛楚了。
-------------------
地道、傳統(tǒng)的小吃猶如經(jīng)方一樣,越是堅持古法越有味道。
-------------------
-------------------
-------------------
-------------------
harvardx:非常美味的.上次去長徑帶了兩疊回來. 好吃.?(2012-02-04 10:06)?700)this.width=700;" >
下個星期去看看,不然每次寫特產(chǎn),女兒就寫馬蹄酥,寫得都審美疲勞了。不過估計就孩子爸喜歡吃,又油又甜有點嚇人。
-------------------
-------------------
-------------------
垂涎故鄉(xiāng)的托爐餅,敬仰黃師情深意重的胸懷。祝黃師龍年健康,創(chuàng)作多多美文,謝謝!
-------------------
-------------------
-------------------
-------------------
無論身到何處,忘不了的還是濃濃的鄉(xiāng)情!
-------------------
-------------------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人堅守一些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那就會讓后人不知道他從哪里來?是屬于哪種人?現(xiàn)在該往哪里去?
老師說的不是拖爐餅,是文化的傳承.如果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不下來,那么這個民族將會消逝
-------------------
人如其文,清秀的思維,所以黃老師醫(yī)學(xué)亦如此境界。
-------------------
家鄉(xiāng)在任何人眼里都是美的,因為它能喚起你對過的很多美好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