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鏈接的貼子,樓主講述了無汗的情況下用
桂枝湯的經(jīng)過。本人就此展開一些思考與探討,主要是針對宋本《
傷寒論》12條與13條的對比所進行的思考。
原貼:
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9177
婁紹昆老師曾介紹,無汗用
桂枝湯的情況,實際上就是傷寒論12條所論述的內(nèi)容。
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
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括號內(nèi)十二字,學界一般認為是仲景自注。但據(jù)日本漢方考據(jù)專家考證,括號內(nèi)的文字,有可能是后人加的注釋,宋版混入原文的。詳細考據(jù)過程,請上網(wǎng)搜索,中間曾引用《康平本傷寒論》。若果此十二字為后人加入,則此條原文應為:“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這樣讀起來,更通順,更象是仲景原文。如此,則此條應是論述桂枝湯適用于無汗時的一種情況。
結合13條來看來,更能看出這種觀點有可能是正確的。。
13條:太陽病,
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此條,一般認為,是對12條內(nèi)容的再次強調(diào)。然而讓人疑惑的是:仲景是這樣愛說廢話的人嗎?要知道,春秋至兩漢的文風,是一句廢話都沒有的。
但若從“12條論述的是無汗的桂枝湯證,13條論述的則是有汗的桂枝湯證”這一論點來看的話,則兩條絕不重復,疑團霍然而解。
-------------------
可以看金匱玉函經(jīng)啊,13條確實有陰弱汗自出之語。又,平脈法中有語:脈沉者,營氣微也,其脈浮汗如
流珠者,衛(wèi)氣衰也。
-------------------
那句話俺個人意見是不象仲景自述,儘管未必不對。
凡"陰弱者",可以有汗自出的,也可以因津液少而無汗的,兩種情形,都宜用桂枝
湯。若亦虛亦緊(脈初按有點緊,再按則虛軟),則可以用麻桂各半、桂枝二麻黃一
(或越婢一)湯,重者有裡熱已成,則可以酌情用麻杏甘石湯或
大青龍湯。
-------------------
紅森:那句話俺個人意見是不象仲景自述,儘管未必不對。
凡"陰弱者",可以有汗自出的,也可以因津液少而無汗的,兩種情形,都宜用桂枝
湯。若亦虛亦緊(脈初按有點緊,再按則虛軟),則可 ..?(2013-10-18 13:58)?700)this.width=700;" >
正是。某受教了。
-------------------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边@樣讀起來,更通順,更象是仲景原文。
不能憑想象。你有多大能力,可以判斷通不通順?
日本人拿兩本偽書,裝模作樣的考證,以為這個可以刪那個刪,似乎仲景附體。
讀過不少漢方書,考證方面唯一認可的只有森立之。
學漢方,不學森氏是誤入歧途。
宋本傷寒論398條,字字珠璣,為何能經(jīng)受住后世上千年考驗,首先要論功于校正書局。
沒有北宋林乙等做了大量考證,能有今天的張仲景?
可以說張仲景是林乙賦予的,他能成為千古醫(yī)圣首先要感謝林乙,沒有林就不會有張。
現(xiàn)在學習傷寒論首先要認真學習宋本,學習林乙重整傷寒論的思路,而不是莫名其妙的這個刪那個刪。
-------------------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記住桂枝湯證是“營弱衛(wèi)強”的病機,就知道怎么應用桂枝湯了。桂枝湯證雖然有常
自汗出者,但通常都是一日只汗出一次,也就是在營弱衛(wèi)強時才汗出,汗出后衛(wèi)不強了,就會汗出自止。所以桂枝湯證的服法是:“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惫鹬且粍┓肿魅畏朔炼、三劑,就是從白天到夜里,連續(xù)服用六至九次,直至汗出病瘥,乃停后服。如果桂枝湯證是一直出汗,怎么能服至二、三劑還不汗出呢?所以,鑒別桂枝湯證和
麻黃湯證的要點是脈浮緊還是脈浮緩。脈浮緊者為營衛(wèi)俱強,法當無汗,應與
麻黃湯;脈浮緩者為營弱衛(wèi)強,法當有汗,應與桂枝湯。脈浮緩而無汗者,可與麻黃湯加
甘草生
姜大棗,法同于
大青龍湯。
-------------------
桂枝湯用于無汗的
太陽病證,條文中有明確的說法,不需要從12條13條這樣來找證據(jù)!疤柌。庾C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本條即是。重點:脈浮弱。病機:榮弱衛(wèi)強。
-------------------
-------------------
對桂枝湯的出汗的理解
把太陽中風的出汗,理解為身體排汗系統(tǒng)還能工作。這種情況下,或許自己察覺不到是否有出汗,但是在吃奶后出汗、喝熱粥后出汗、運動后出汗、吃了美林退燒藥后出汗,這些情況均可理解為有汗。就是桂枝湯的汗出。所以,看起來無汗,但實際上是有汗,只是難以自己察覺。
把太陽傷寒的無汗,理解為身體排汗系統(tǒng)不能工作。這種情況下,已經(jīng)出不了汗了,體液無法通過排汗系統(tǒng)排出,導致脈浮緊,毛孔聳然、甚至寒戰(zhàn),惡寒。
這種情況下,運動出不了汗,吃奶喝熱粥也出不了汗,只有用藥后才可能出汗。這種無汗,跟上面情況不一樣。是真正的無汗。
-------------------
不能這樣讀傷寒,否則,就是自家 的傷寒了,為了圈定的有汗無汗而將條文增減,其實,即便增減后又如何面對陽浮而陰弱這幾個字呢?其實,還可以將其后的14、15條放在一起來思考。同時用桂枝(或加味)而條文由繁至簡,里面的內(nèi)在關聯(lián),表象之后的本質(zhì),或仲景步步推進的目的何在?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