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83,4(2):6
|
劑型 |
湯劑
|
藥物組成 |
附片3-6g,桂枝4.5-9g,茯苓15-20g,防己12g,白術(shù)12g,白芍12-30g,牛膝15-20g,赤小豆20-30g,黃芪12g。
|
加減 |
氣虛重用黃芪30g,加黨參15g;痰濕盛加半夏9g.陳皮4.5g、枳殼4.5g,竹茹6g,去白芍、牛膝;氣滯加元胡6g,香附6g,郁金6g,玫瑰花5,去黃芪、白術(shù);血瘀加丹參15g,丹皮12g,澤蘭12g,白芍改赤芍,去白術(shù);尿量少加車前子15g,澤瀉20g;兼肝陽亢者加夏枯草、白蒺藜、鉤藤,去附片、黃芪;腎陰陽俱虛酌加潼蒺藜、補骨脂、菟絲子、二至丸、麥冬、玉竹、熟地;水濕化熱出現(xiàn)傷陰化燥加桑白皮、茅根、龜板、地骨皮,去附桂、白術(shù),赤小豆及茯苓用量酌減;肥胖或高血脂加荷葉、竹茹葉、谷麥芽、指迷茯苓丸等。
|
功效 |
|
主治 |
高血壓(陽虛型)。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日1劑,血壓恢復(fù)正常后,繼續(xù)鞏固2-3周。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治療陽虛型高血壓40例,男10例,女30例;年齡38-70歲;病程2-20年;高血壓Ⅰ期18例,Ⅱ期13歲,Ⅲ期9例(按1974年高血壓分期參考標準)。其中有心臟繼發(fā)病變22例,腦血管意外后遺癥3例,視網(wǎng)膜炎、糖尿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各1例。診斷標準:苔白清或白膩,舌質(zhì)淡胖或有齒痕作為診斷陽虛的必備條件外,還必須具有下列條件中的任何3項:①背部冷感或肢末欠溫;②脈浮大或沉細無力;③腦暈或痹痛;④神疲懶言;⑤舌底絡(luò)脈青紫。結(jié)果:按1974年高血壓病療效評定參考標準分期統(tǒng)計,40例中顯著進步29例(72.5%),有效9例(22.5%),無效2例(5%)。40例中治療前平均血壓為171.2/109.5mmHg,治療后為14.5/89.3mmHg,治療后平均下降25.7/20.2mmHg,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40例中除2例無效外,另38例中21例1-7日、12例8-14日、5例15-28日有效。血壓下降后穩(wěn)定時間10-12個月者3例,7-9個月者11例,4-6個月者5例,3個月以內(nèi)者19例。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