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鱟魚肉 |
漢語拼音 | hou rou |
英文名 | King crab, Horseshoe Crab |
藥材基原 | 為鱟科動物中國鱟的肉。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中國鱟,體似瓢形,深褐色,全長可達70cm,寬約30cm,雌性成體一般體重都在2kg以上。頭胸部背甲廣闊略呈馬蹄形,自其前緣至左右兩側(cè)緣成半圓形,兩側(cè)向后突出成刺。背面突起較高(雄者稍扁平),中央有一縱脊,其前端有單眼1對,兩側(cè)各有縱脊1條,其上各有復眼1對,腹面凹陷,有口,有附肢6對,前面2對為頭部的附肢,第1對短小,由3節(jié)組成,是為螯肢;第2對長大,由6節(jié)組成,稱為腳須,幼體及雌體的末端2節(jié)均呈鉗狀,雄體的末端呈彎鉤狀,為抱接器;另4對稱為胸肢,位于口兩側(cè),基節(jié)常有倒刺,用以幫助攝食,又稱顎肢,前3對末2節(jié)亦呈鉗狀,而后1對適于在沙土上挖洞及爬行。腹部略呈六角形,雄者兩側(cè)緣有6對可活動的倒刺,前3對較大,但雌者的第4、第5、第6對緣刺已退化成很短;腹面有條板狀附肢6對,第1對左右相連蓋住生殖孔,故稱生殖厴,其余各對的外肢節(jié)內(nèi)側(cè)都有150-200頁薄板狀的書鰓,其內(nèi)有血管網(wǎng),可進行氣體交換,另在頭胸部有1對四葉的基節(jié)腺,用以排泄。腹部末端有一條呈三角棱錐形的尾劍,于上棱角及下側(cè)兩棱角基部均有鋸齒狀小刺,尾劍長度與背甲大致相等。 |
資源分布 | 分布的北界是浙江舟山外側(cè)(岱山東南)海域,F(xiàn)已進行人工飼養(yǎng)。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平時生活于水深40m以內(nèi)的泥沙質(zhì)海底,以蠕蟲、環(huán)節(jié)動物、腕足動物及軟體動物為食,晝伏夜出,5-8月為繁殖季節(jié),雌雄成對爬到潮間帶,通常雄性在雌體背上,6-7月為產(chǎn)卵盛期,雌鱟在產(chǎn)卵前在沙灘上挖穴,將卵產(chǎn)在穴中,每穴產(chǎn)卵100-1000粒,接著雄體把精液撒在其上而受精。袂孵出的幼鱟,體長僅7-8mm,沒有劍尾,身體僅分中央及兩側(cè)三部分,與三葉蟲的成蟲極相似,故稱三葉幼蟲。要經(jīng)20多次的蛻殼,共歷8年左右,才達性成熟期。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捕撈,將殼和尾取下,取肉,鮮用或曬干或腌制。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中國鱟肉含膽甾醇(cholesterol)78.0%和少量C26-、C27-、C28-、C29-甾醇(sterol) 血細胞含鱟肽(tachyplesin )鱟肽I,鱟肽II,還含血細胞溶菌產(chǎn)物(hemocyte lysate)。 胚胎含兩組蛋白質(zhì),一組為血藍蛋白(hemocyanin),一組命名為B-1蛋白質(zhì),B-2蛋白質(zhì)和殘余蛋白質(zhì)(residual protein),還含酸性粘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 )。南方鱟全體含相對分子質(zhì)量約為20000的凝集素(coagulogen)。 肉含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南方鱟素(gigasin)II。圓尾鱟阿米巴樣細胞含務(wù)凝集素(hemagglutinin),幼鱟含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蘋果酸脫氫酶(malate dehydrogenase)。全體含圓尾鱟凝集素(carcinocorpin)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000的凝集素(coaguloge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β甘油磷酸酸鹽(β- glycerophosphat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咸;性平;有毒 |
歸經(jīng) | 脾;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清熱明目;解毒消腫 |
功效分類 | 消腫藥 |
主治 | 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痔瘡;膿皰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5-10g 。 |
用藥禁忌 | 多食發(fā)嗽并瘡鮮。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孟說:治痔,殺蟲。治療痔瘡,蛔蟲、疳 積者。 |
考證 | 出自《嘉祐本草》; 1.《本草拾遺》:鱟,生南海。大小皆牝牡相隨。 2.《綱目》:鱟,狀如熨斗之形,廣尺余,其甲瑩滑,青黑色,鏊背骨眼,眼在背上,口在腹下,頭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兩旁,長五、六尺,尾長一、二尺,有三棱如棕莖,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狀,每過海,相負示背,乘風而游,俗呼鱟帆,亦曰鱟BI。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粟米,可為醯醬。小者名鬼鱟,食之害人。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Tachyplei tridentat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
科屬分類 | 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