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香刺、土三七、竹節(jié)七、白三七
|
漢語拼音 |
ye san qi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五加科植物屏邊三七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45-55m。根莖匍匐,有結(jié)節(jié),并具凹陷的莖痕;根塊狀紡錘形。莖基鱗片宿存、葉互生,掌狀復(fù)葉,3片輪生于莖頂;葉柄長4-7cm,無毛;托葉卵形,長約2mm;小葉5,少有7,羽狀分裂,裂片不等大,中部的較大,兩端的較小,長6-12cm,寬2.5-6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偏斜,邊緣具鋸齒和剛毛,上面脈上疏生剛毛。傘形花序單生于莖頂,有50-80朵花,花梗長8-10cm,無毛,花萼5齒裂,無毛;花淡綠色,花瓣5,長卵形至長橢圓形;雄蕊5,花絲與花瓣等長或稍長;子房下位,2室,花柱2,結(jié)合成1個,柱頭稍膨大而微彎。核果狀漿果,球狀腎形,直徑約8mm,成熟后紅色。種子2顆,近球形,白色,直徑2-3mm;ㄆ5-6月,果期7-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云南東南部。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100-1700m的山谷潮濕林內(nèi)。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挖取塊根,除去泥沙及細(xì)根,曬干或烘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塊莖中含屏邊三七甙(stipuleanooides)R1和R2,即齊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 acid-3-O-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furanosyl(1→4)-β-D-glucuronopy-ranoside][和齊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呋喃阿拉伯糖]-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3-O-β-D-glucopyranosyl(1→3)[α-L-arabifuranosyl]-β-D-glucuronopyranosid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微苦;甘;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
功效分類 |
散瘀止血藥;消腫定痛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痛;咳血;外傷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病后虛弱;肺癆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9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敷。
|
用藥禁忌 |
孕婦慎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anax stipuleanatus Tsai et Feng
|
科屬分類 |
五加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