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大通塔、柴厚樸、野巴戟、隔子通、萬貫錢、豆豉桿、大加皮、絨毛鴨腳木、泡桐樹、牛嗓管、假通脫木、傘把木 |
漢語拼音 | da pao tong |
英文名 | Root of Delavay Schefflera |
藥材基原 | 為五加科植物穗序鵝掌柴的根和根皮或權(quán)條。 |
動植物形態(tài) | 喬木灌木,高3-8m。莖粗大,外表暗褐色;小枝粗壯,幼時必生黃棕以星狀絨毛,后即脫落;具白以片狀髓心。掌狀復(fù)葉有小葉4-7;葉柄長4-16cm,最長可至70cm,幼時密生星狀絨毛,成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20cm,最長可達(dá)35cm,寬2-8cm或稍寬;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鈍形至圓形;全緣具疏離不整齊粗齒或1-3淺裂至深裂,上面無毛,下面密生灰白以或黃棕色星狀絨毛,主脈粗而明顯;側(cè)脈8-12對,上面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網(wǎng)脈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為絨毛掩蓋而不隆起。花無梗,穗狀花序聚生成大圓錐花序頂生,長12-10cm,主軸和分枝幼時均密被星狀絨毛,后毛逐漸脫落,分枝長10-30cm;苞片卵形,長4-5mm,小苞片三角狀卵形,長1-2mm,均密被星狀絨毛;萼長1.5-2mm,疏被星狀短柔毛,邊緣有4-5齒;‘花瓣4-5,三角狀卵形,長約2mm,無毛,花白色;雄蕊5,花絲長約3mm;子房下位,4-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柱頭不明顯,花盤隆起。果實(shí)球形,直徑約4mm,紫黑色,幾無毛;宿存花柱長1.5-2mm;ㄆ10-11月,果期翌年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600-3100m的溝旁、林緣、山坡疏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枝條灰棕色或灰褐色,表面有縱皺紋,有棕以點(diǎn)狀皮孔及弧形葉柄痕;幼嫩枝密被灰棕色毛茸。折斷面可見大型白色薄片狀的賄。 皮多呈條片狀,外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縱皺紋及灰白色栓皮和棕色點(diǎn)狀皮孔;內(nèi)表面色淡,有細(xì)縱紋。質(zhì)硬,折斷面纖維性。氣微,味苦,澀。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微苦;澀;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風(fēng)活絡(luò);強(qiáng)筋健骨;行氣活血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潤下藥 |
主治 | 風(fēng)濕痹痛;腰膝酸痛;跌打腫痛;胸脅脘腹脹痛 |
用法用量 | 煎湯內(nèi)服:9-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貴州民間藥物》:通大便,消腫毒。2.《廣西實(shí)用中草藥新選》:祛風(fēng)活絡(luò)。治骨折,挫傷,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腰肌勞損。 |
考證 |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Cortexet Radix seu Ramulus Schef- flerae Delavay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Schefflera delavayi(Franch.) Harms.[Heptapleurum delauayi Franch.] |
科屬分類 | 五加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