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吳氏云:側(cè)子一名莨。 |
釋名 | |
產(chǎn)地 | 圖經(jīng)曰:烏頭、烏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側(cè)子,生犍為山谷及廣漢,今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種所產(chǎn),其種出于龍州。 |
生境 | |
性味 | 味辛,大熱,有大毒。神農(nóng)、歧伯:有大毒。 |
歸經(jīng) | |
藥物形態(tài) | 其苗高三、四尺以來,莖作四棱,葉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實小紫黑色,如桑椹。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種之法:冬至前,先將肥腴陸田耕五、七遍,以豬糞糞之,然后布種,逐月耕耔。至次年八月后方:成。 |
采收 | 八月采,陰干。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
質(zhì)量鑒定 | |
主治 | 主癰腫,風痹歷節(jié),腰腳疼冷,寒熱,鼠瘺。藥性論云:側(cè)子,使。能治冷風濕痹,大風筋骨攣急。 |
功用 | 又墮胎。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用 | |
配伍應用 | |
配伍禁忌 | 是附子角之大者,畏惡與附子同。 |
妊娠禁忌 | 又墮胎。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理 | |
全文 | 側(cè)子 味辛,大熱,有大毒。主癰腫,風痹歷節(jié),腰腳疼冷,寒熱,鼠瘺。又墮胎。 陶隱居云:此即附子邊角之大者脫取之。昔時不用,比來醫(yī)家以療腳氣多驗。凡此三建,俗中乃是同根,而《本經(jīng)》分生三處,當各有所宜故也。方云:少室天雄,朗陵烏頭,皆稱本土。今則無別矣。少室山連嵩高,朗陵縣屬豫州汝南郡,今在北國。唐本注云:側(cè)子,只是烏頭下共附子、天雄同生。小者側(cè)子,與附子皆非正生,謂從烏頭旁出也。以小者為側(cè)子,大者為附子。今稱附子角為側(cè)子,理必不然。若當陽以下,江左及山南嵩高、齊、魯間,附子時復有角,如大豆許。夔州以上劍南所出者,附子之角,曾微黍粟,持此為用,誠亦難充。比來京下,皆用細附子有效,未嘗取角。若然,方須八角附子,應言八角側(cè)子,言取角用,不近人情也。臣禹錫等謹按蜀本注云:昔多不用,今以療腳氣甚效。按:陶云側(cè)子即附子邊角之大者,削取之。蘇云只是烏頭不共附子同生。小者為側(cè)子,大者為附子。殊無證據(jù)。但云附子角小如黍粟,難充于用,故有此說。今據(jù)附子邊,果有角大如棗核及檳榔已來者,形狀亦自是一顆,仍不小。則烏頭旁出附子,附子旁出側(cè)子,明矣。似烏鳥頭為烏頭,兩歧者為烏喙,細長乃至三、四寸者為天雄,根旁如芋散生者名附子,旁連生者名側(cè)子,五物同出而異名。苗高二尺許,葉似石龍芮及艾,其花紫赤,其實紫黑。今以龍州、綿州者為佳。作之法:以生、熟湯浸半日,勿令滅氣出。以白灰之,數(shù)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并不及前法。吳氏云:側(cè)子一名莨。神農(nóng)、歧伯:有大毒。八月采,陰干。是附子角之大者,畏惡與附子同。藥性論云:側(cè)子,使。能治冷風濕痹,大風筋骨攣急。 圖經(jīng)曰:烏頭、烏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側(cè)子,生犍為山谷及廣漢,今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種所產(chǎn),其種出于龍州。種之法:冬至前,先將肥腴陸田耕五、七遍,以豬糞糞之,然后布種,逐月耕耔。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其苗高三、四尺以來,莖作四棱,葉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實小紫黑色,如桑椹。本只種附子一物,至成熟后有此四物,收時仍一處造釀方成。釀之法:先于六月內(nèi),踏造大、小麥曲,至收采前半月,預先用大麥煮成粥,后將上件曲造醋,候熱淋去糟。其醋不用太酸,酸則以水解之。便將所收附子等去根須,于新潔甕內(nèi)淹浸七日,每日攪一遍,日足撈出,以彌疏篩攤之,令生白衣。后向慢風日中曬之百十日,以透干為度。若猛日曬,則皺而皮不附肉。其長三、二寸者,為天雄,割削附子旁尖芽角為側(cè)子,附子之絕小者亦名為側(cè)子。元種者,母為烏頭,其余大、小者皆為附子,以八角者為上。如方藥要用,須炮令裂,去皮臍使之。綿州彰明縣多種之,唯赤水一鄉(xiāng)者最佳。然收采時月與《本經(jīng)》所說不同。蓋今時所種如此。其內(nèi)地所出者,與此殊別,今亦稀用。謹按《本經(jīng)》冬采為附子,春采為烏頭。而《廣雅》云:奚毒,附子也。一歲為萴(與側(cè)同)子,二歲為烏喙,三歲為附子,四歲為烏頭,五歲為天雄。今一年種之,便有此五物,豈今人種蒔之法,用力倍至,故爾繁盛也。雖然藥力當緩,于歲久者耳。崔氏治寒疝心腹脅引痛,諸藥不可近者,蜜煎烏頭主之。以烏頭五枚大者,去芒角及皮,四破,以白蜜一斤,煎令透潤,取出焙干,搗篩,又以熟蜜丸,冷鹽湯吞二十丸如梧子,永除。又法:用煎烏頭蜜汁,以桂枝湯五合解之。飲三合不知,加五合。其知者如醉,以為中病!独m(xù)傳信方》:治陰毒傷寒,煩躁,迷悶不主悟人,急者用大附子一個,可半兩者,立劈作四片,生姜一大塊,立劈作三片,如中指長,糯米一撮,三味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滓。如人體溫,頓服,厚衣覆之;蛑,或不出,候心神定,即別服水解散,太白通關(guān)散之類。不得與冷水,如渴,更將滓煎與吃。今人多用有效,故詳著之。 陳藏器云:側(cè)子,冷酒調(diào)服,治遍身風疹。雷公云:側(cè)子,只是附子旁有小顆。附子,如棗核者是,宜生用。治風疹神妙也。木鱉子,只是諸喙附雄烏側(cè)中毗槵者,號曰木鱉子,不入藥用。若服之,令人喪目。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