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水蠟燭、毛蠟燭、蒲草、蒲棒。
來源 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的花粉。
植物形態(tài) 沼澤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莖匍匐,有多數(shù)須根。葉扁平,線形,寬4~10mm,質(zhì)稍厚而柔,下部鞘狀,穗狀花序圓柱形,長30~60cm,雌雄花序間有間隔1~15cm;雄花序在上,長20~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狀苞片,花被鱗片狀或茸毛狀,雄蕊2~3:雌花序長10~30cm,雌花小苞片較柱頭短,匙形,花被茸毛狀與小苞片等長,柱頭線狀圓柱形。小堅果無溝;ㄆ6~7月,果期7~8月。生于池沼、淺水中。分布幾遍全國。
采制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輾軋,篩取花粉。
性狀 花粉為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飄浮水面。手捻有滑膩感,易附著于于指上。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含香蒲新苷(typhaneoside)、山柰酚-3-鼠李糖基葡萄糖苷、異鼠李素-3-新橙皮苷、槲皮素-3-新橙皮苷、柚皮素、β-谷甾醇棕櫚酸酯等。
藥理 對離體及在體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劑量加大可呈現(xiàn)痙攣性收縮;蒲黃煎劑可使貓、犬血壓下降;蒲黃提取物可使離體兔腸蠕動增強;有凝血的作用;還有抗結(jié)核作用,能抑制結(jié)核桿菌的生長。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jīng)閉痛經(jīng),脘腹刺痛,跌仆腫痛,札淋澀痛。用量4.5~9g,孕婦慎用。外用適量,敷患處。
配伍應(yīng)用 ①吐血,衄血,咯血:配仙鶴草、側(cè)柏叫等。②經(jīng)閉痛經(jīng):配五靈脂。③跌仆腫痛:配桃仁、紅花、當歸、川芎。④金創(chuàng)出血:配海螵蛸,為未摻之。
附注 同屬植物東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的花粉同等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