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本草求真 ※ 川貝母全收錄
    

本草求真:本草求真 ※ 川貝母全收錄

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或棱砂貝母的干燥鮮莖。前三者按性狀不同分別稱“松貝”和“青貝”,后者習稱“爐貝”。多系野生。主產于四川、青海、甘肅、云南等地。川貝母、暗紫貝母生于海拔3200~4500米的草地上;棱砂貝母生于海拔3800~4700米的流沙灘的陰濕縫隙中;甘肅貝母生于海拔2800~4400的灌叢或草地上。喜涼爽溫和氣候,以1600~3000米的高寒山區(qū)、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最宜生長。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功效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臨床用名川貝母。
《神農本草經》:味辛,平。主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創(chuàng),風痙。

《名醫(yī)別錄》:味苦,微寒,無毒。主治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藏,利骨髓。

《藥性論》:臣,微寒。治虛熱,主難產。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點眼,去膚翳。主胸脅逆氣。療時疾,黃疸,與連翹同。主項下瘤癭疾。

《日華子本草》:消痰,潤心肺。末和沙糖為丸,含,止嗽,燒灰油調,傅人畜惡瘡。

《開寶本草》:味辛、苦,平、微寒,無毒。療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

《本草圖經》:貝母治惡瘡。

《湯液本草》:氣平,微寒,味辛、苦,無毒。

《本草》云: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療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

仲景寒實結胸,外無熱證者,三物小陷胸湯主之,白散亦可。以其內有貝母也!秳e說》:貝母能散胸中郁結之氣,殊有功。

《本草》又云:厚樸白薇為之使,惡花,畏秦艽、反烏頭。

海藏祖方,下乳三母散:牡蠣、知母、貝母三物為細末,豬蹄湯調下。

《本草衍義補遺》:《本草》主傷寒煩熱,淋瀝,瘕疝,喉痹,金瘡,腹中心下結實滿,咳嗽上氣!度杖A子》云:消痰潤肺、及燒灰油調敷人惡瘡,至能斂瘡口!秳e說》云:能散心胸郁結之氣,殊有功。則詩人所謂采其虻者是也。蓋作詩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之。今用治心中氣不快多愁郁者甚有功,信矣!

《本草發(fā)揮》:成聊攝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貝母之苦辛,用以下氣。

《本草經疏》:貝母在地則得土金之氣,在天則稟清肅之令,故味辛平。《別錄》兼苦,微寒無毒。入手太陰、少陰。陰中微陽,可升可降,陰也。色白象金而主肺,肺有熱,因而生痰,或為熱邪所干,喘嗽煩悶,必此主之。其主傷寒煩熱者,辛寒兼苦,能解除煩熱故也。淋瀝者,小腸有熱也,心與小腸為表里,清心家之煩熱,則小腸之熱亦解矣。邪氣者,邪熱也,辛以散結,苦以泄邪,寒以拆熱,故主邪氣也。經曰:一陰一陽結為喉痹。一陰者少陰君火也,一陽者少陽相火也。解少陰少陽之熱,除胸中煩熱,則喉痹自愈矣。乳難者,足厥陰、足陽明之氣結滯而不通,辛能散結氣,通其結滯則乳難自瘳。熱解則血涼,血涼則不痛,故主金瘡。熱則生風,故主風痙,《別錄》又療腹中結實心不滿,洗洗惡風寒者,肺主皮毛也。目眩者,熱上攻也。項直即風痙也。咳嗽上氣,氣上逆也。煩熱渴,邪不解,汗不出者,邪熱盛也。其性專能散結除熱,則上來諸證皆自愈矣。病去則五臟自安,骨髓自利也。

簡誤:寒濕痰及食積痰火作嗽,濕痰在胃惡心欲吐,痰飲作寒熱,脾胃濕痰作眩暈,及痰厥頭痛,中惡嘔吐,胃寒作泄,法應以辛溫燥熱之藥,如南星半夏、天麻、蒼白術、茯苓之類治之者,并禁用。

《本草蒙筌》:味辛、苦,氣平、微寒,無毒。入肺行經。消膈上稠痰,久咳嗽者立效;散心中逆氣,多愁郁者殊功。仲景治寒實結胸,制小陷胸湯,以栝蔞子黃連輔斯作主;因味辛散苦瀉,故能下氣,今方改用半夏誤也。海藏療產后無乳,立三母散,用牡蠣知母尊此為君。煮豬蹄湯調服。足生人面惡瘡,燒灰油敷收口;產難胞衣不出,研末酒服離懷。時疾黃疸能驅,赤眼膚翳堪點。除疝瘕喉痹,止消渴熱煩。

謨按:世俗多以半夏有毒,棄而不用,每取貝母代之。殊不知貝母乃太陰肺經之藥,半夏乃太陰脾、陽明胃經之藥,何得而相代耶?且夫咳嗽吐痰、虛勞吐血咯血、痰中見血、咽痛喉閉、肺肺痿、婦人乳難癰疽及諸郁證,此皆貝母為向導也,半夏乃為禁用。若涎者,脾之液也。美味膏粱炙大料,皆生脾胃濕熱。故涎化稠粘為痰,久則生火,痰火上攻,故令昏懵不省人事,口噤偏廢,僵仆蹇澀不語,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貝母代之,則束手待斃矣。

《本草乘雅》:形如聚貝,獨貴其母,若用空解,肺肝可施。

雖有多種,但苗葉別異,萼悉上昂,花悉下垂,此開機互闔,闔機互開,少陽膽之樞藥也。根形如貝,色白味辛,以金為用,肝之肺藥,肺之肝藥也。以太陰肺主開,厥陰肝主闔,靡不取決于少陽膽主樞者。如傷寒煩熱,喉痹風痙,乃開機反闔,不能轉開,如淋瀝,乃開機反折,不能互闔;如乳難,乃不能為開;如金瘡,乃不能為闔,如疝瘕,乃不能為開為闔也。貝母功力,能使闔者開,開者闔,闔折不能互開者,能使之互開;開折不能互闔者,能使之互闔;不能闔者,能順其闔;不能開者,能順其開;不能為開為闔者,能順其為開為闔也。蓋開與闔,莫不取決于樞,以為開闔故爾。

《藥性解》:貝母,味辛苦,性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清心潤肺,止嗽消痰,主胸腹氣逆,傷寒煩熱,淋瀝、瘕疝、喉痹、金瘡、人面瘡、癭疬諸惡瘡。去心研用。厚樸、白薇為使,惡桃花,畏秦艽、礬石、反烏頭。

按:貝母辛走肺,苦走心,善能散郁瀉火,故治胸腹云云等疾。

《藥鑒》:氣寒,味苦辛。辛能散郁,苦能降火,故凡心中不和而生諸疾者,皆當用之。治喉痹,消癰腫,止咳嗽,療金瘡,消痰潤肺之要藥也。人多用之代半夏,誤矣。蓋貝母本手太陰之劑,而半夏乃足太陰陽明之藥也。但煩渴熱極諸失血,及痰中帶血,陰虛火動而咳嗽者,禁用半夏,為其燥也。此皆以為佐使者宜矣。若脾胃之津液不能運行,因而成痰者,非半夏何為燥之。

《景岳全書》:味苦,氣平,微寒。氣味俱輕,功力頗緩,用須加倍。善解肝臟郁愁,亦散心中逆氣,祛肺痿肺癰、痰膿喘嗽。研末,沙糖為丸,含咽最佳。降胸中因熱結胸,及乳癰流痰結核。若足生人面諸瘡,燒灰油調頻敷。產難胞衣不出,研末用酒和吞。亦除瘕疝、喉痹、金瘡,并止消渴煩熱,赤眼翳膜堪點,時疾黃疸能驅。又如半夏、貝母,俱治痰嗽,但半夏兼治脾肺,貝母獨善清金;半夏用其辛,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溫,貝母用其涼;半夏性速,貝母性緩;半夏散寒,貝母清熱。性味陰陽,大有不同,俗有代用者,其謬孰甚!

《本草備要》:宣散結瀉熱,潤肺清火。

微寒?酁a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經氣分,心火降則肺氣寧。《詩》曰:言采其虻。即貝母也,取其解郁。潤心肺,清虛痰。治虛勞煩熱,咳嗽上氣,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喉痹,君相之火。目眩,火熱上攻。淋瀝,小腸邪熱。心與小腸相表里,肺為氣化之源。癭瘤;怠H殚]產難。功專散結除熱,敷惡瘡,唐時有人膊上生瘡如人面,能飲酒食物,亦無他苦,遍投諸藥悉受之,至貝母,瘡乃顰眉,灌之數日,成痂而愈。斂瘡口。火降邪散,瘡口自斂,非貝母性收斂也。俗以半夏燥毒,代以貝母,不知貝母寒潤,主肺家燥痰;半夏溫燥,主脾家濕痰,脫或誤用,貼誤匪淺。故凡風寒濕食諸痰,貝母非所宜也,宜用半夏、南星。厚樸、白薇為使。畏秦艽,反烏頭。

《本經逢原》:甘苦平微寒,無毒。反烏頭。

貝母乃手太陰肺經氣分藥,兼入手少陰心經。一名虻,《 風》言采其虻,善解心胸郁結之氣,故詩人以此寓焉。肺受心包火乘,因而生痰;驗樾盁崴桑詿⿶,非此莫治。詳《本經》主傷寒煩熱者,甘寒能解煩熱也。淋瀝者,熱結二腸也,清心肺郁熱而淋瀝通矣。疝瘕者,足厥陰之邪干手厥陰也。《經》曰:診得心脈搏滑急,為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喉痹者,熱郁結于上也!督洝吩疲阂魂幰魂柦Y,謂之喉痹。心主三焦之脈,皆絡于喉也。乳難者,郁熱結于足厥陰也。風痙者,金瘡熱郁生風而成痙。總取解散郁結之邪也。仲景治傷寒寒實結胸,外無熱證者,小陷胸湯主之,白散亦可。二方一主熱痰內結,一主寒實內積。雖同一例,治不可混也。俗以半夏性燥,用貝母代之。不知貝母寒潤,治肺家燥痰,痰因郁結者宜之;半夏性燥,治脾胃濕痰,痰因濕滯者宜之。二者天淵,何可代用?若虛勞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癰,癰疽及諸郁火證,半夏乃禁忌,皆貝母為向導也。至于脾胃濕熱,涎化為痰,久則生火生痰,上攻昏憒,僵仆蹇澀諸證,生死旦夕,豈貝母可治乎!浙產者治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一切癰瘍。又同苦參、當歸治妊娠小便難,同青黛治人面惡瘡,同連翹治項上結核,皆取其開郁散結,化痰解毒之功也。

《本草崇原》:貝母川產者味甘淡,土產者味苦辛!侗窘洝窔馕缎疗剑细缍砸。根形象肺,色白味辛,生于西川,清補肺金之藥也。主治傷寒煩熱者,寒邪在胸,則為煩為熱。貝母清肺,故胸中之煩熱可治也。淋瀝邪氣者,邪入膀胱,不能隨太陽而出于膚表。則小便淋瀝。貝母通肺氣于皮毛,故淋瀝邪氣可治也。疝瘕乃肝木受病。治疝瘕,金能平木也。喉痹乃肺竅內閉,治喉痹,通肺氣也。乳難乃陽明津汁不通。金瘡風痙,乃陽明經脈受傷,貝母色白味辛,稟陽明秋金之氣,內開郁結,外達皮膚故皆治之。

《本草求真》:[批]清肺心痰熱。

貝母專入肺,兼入心。辛苦微寒,世多用為治痰之藥,殊不知痰有因燥因濕之不同。痰有風痰、寒痰、濕痰、火痰、燥痰、虛痰,熱痰之別,須在臨癥細分。如果肺因火刑,水飲不化,郁而為痰,此痰因于燥者也;脾胃虛寒,水飲停積,窒而不通,此痰因于濕者也。因以燥者,非用苦以瀉火,辛以散郁,寒以折熱莫治;因以濕者,非用辛以散寒,溫以燥濕莫投。貝母味苦而辛,其性微寒,止于心肺燥郁,痰食壅盛,及虛勞煩熱,肺痿肺癰,喉痹、咯血吐血,火刑于肺。目眩淋瀝,火移小腸。癭瘤乳閉,難產,惡瘡不斂等癥服之,卒能有效。承曰:貝母能散心胸郁之氣,故《詩》云言采其 是也。作詩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今用治心中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信矣。又唐人記其事云:江左嘗有商人左膊上有瘡如人面,亦無他苦,商人戲以酒滴口中,其面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則肉內脹起,或不食則一臂痹焉。有名醫(yī)教其歷試諸藥,金、石、草、木之類,悉無所苦,至貝母乃聚眉閉目,商人喜,乃以小葦筒毀其口灌之,數日成痂遂愈,然不知其何疾也。若使因于脾虛而見咳嗽不寧,混以貝母妄代,其失遠矣。蓋一宜半夏,一宜貝母,況半夏兼治脾肺,貝母獨清肺金;半夏用其辛,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溫,貝母用其涼;半夏性速,貝母性緩;半夏散寒,貝母清熱,氣味陰陽,大有不同,汪昂云:故凡風寒濕食諸痰,貝母非所宜也。彼此誤投,為害不淺。

《得配本草》:川貝母,厚樸、白薇為之使。畏秦艽、莽草、礬石。惡桃花。反烏頭。

辛、苦,微寒。入手太陰經氣分。開心胸郁結之氣,降肺火咳逆之痰。治淋疝乳難,消喉痹瘰疬,解小腸邪熱,療肺痿咯血。

得厚樸,化痰降氣。配白芷,消便癰腫痛;配苦參,當歸,治妊娠尿難;配連翹,治癭瘤;配瓜蔞,開結痰;導熱下行,痰氣自利。配桔梗,下氣止嗽。

寒痰停飲,惡心冷瀉,二者禁用。

怪癥:江左有商人,左膊生瘡如人面,亦無他苦。戲以酒滴口中,其面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則膊肉脹起;虿皇常瑒t一臂痹焉。有名醫(yī)教其歷試金石草木之藥,悉無所苦。至貝母,其瘡乃聚眉閉目。商人喜,以小葦筒毀其口灌之。數日成痂遂愈。

川貝降肺經之火痰,杏仁行肺經之寒痰,白附去肺經之風痰,蔞仁滌肺經之結痰。肺經之虛痰,非阿膠不下;肺經之毒痰,非硝石不除。若濕痰發(fā)于脾經,半夏驅之使不滯;痰氣伏于脾經,旋覆推之使不停;血痰結于脾經,冬花開之使不積。又有濕熱在脾胃而成痰者,槐角理之,痰自清豁而弗生;實痰留于胃腑而致脹者,玄明蕩之,痰自消歸于烏有。如因痰而胃痛,螺殼止之;宿痰而成囊,蒼術除之。豁痰迷于心竅,遠志為功;破心經之痰郁,賴有蕤仁礞石滾痰之滯,肺經獨爽;鐵花開痰之結,地臟自泰。腎經得腎鹽,痰火頓息;腎中入蛤粉,痰熱皆除。至于腎經之虛痰,牡蠣逆之而見功;腎水泛為痰,熟地補這而奏績。膈上之痰兼火者,青黛療之;兼燥者,花粉降之。惟大黃能下頑痰于腸胃,枳實能散積痰之稠粘。更有相火逆結之痰,解之者在僵蠶;肋下寒結之痰,豁之者需白芥。經絡中之風痰,南星可祛,有則荊瀝導之;結則牽牛散之;熱則竹瀝行之。驚風而生痰飲,非攻之不退,全蝎之力也;風熱多致痰壅,非吐之不平,白礬之力也。常山逐痰積,狼毒開惡痰,檳榔墜痰癖,滋姑吐痰癇。川蓼子決風痰之上壅,馬兜鈴下梅核之痰丸。諸藥各有專治,諸痰別有分消,不知痰所從來,不審藥所職司,動以川、半為治痰之品,一概混施,未有能濟者也。

《本草經解》:貝母氣平,秉天秋平之金氣,入手太陰肺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陽明大腸經。氣味降多于升,陰也。

其主傷寒煩熱者,傷寒之有五,風寒濕熱溫,而風與熱,乃陽盛之癥,陽盛所以煩熱也,貝母氣平則清,味辛潤散,故主之也。

淋瀝者,膀胱有熱也;邪氣者,熱邪之氣也,膀胱以氣化為主,貝母味辛入肺,肺乃主氣之臟,肺潤則氣化及于州都,小便通而不淋瀝矣。

其主疝瘕也,肺氣不治,則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因而濕熱之邪,聚結成疝瘕,貝母氣平,可以通調水道,味辛可以散熱結也。

大腸之脈,其正者上循喉嚨,火發(fā)于標,乃患喉痹,痹者閉也,其主之者,味辛氣平,能解大腸之熱結也。

肺乃津液之府,主乳難者,味辛能潤,潤則乳自通也。

肺主皮毛,味辛氣平,則肺潤而皮毛理,可愈金瘡也。

風痙者,風濕流于關節(jié),致不能養(yǎng)筋,而筋急也,貝母味辛,辛則散風濕而潤血,且貝母入肺,潤則水道通而津液足,所以風濕逐而筋脈舒也。

《神農本草經讀》:貝母氣平味辛,氣味俱屬于金,為手太陰、手陽明藥也。

其主傷寒煩熱者,取西方之金氣,以除酷暑,《傷寒論》以白虎湯命名,亦此義也。

其主淋瀝邪氣者,肺之治節(jié),行之膀胱,則邪熱之氣除,而淋瀝愈矣。

疝瘕為肝木受病,此則金平木也;喉痹為肺竅內閉,此能宣通肺氣也;乳少為陽明之汁不通;金瘡為陽明之經脈受傷;風痙為陽明之宗筋不利,貝母清潤而除熱,所以統(tǒng)治之。

今人以之治痰嗽,大失旨,且李士材謂貝母主燥痰,半夏主濕痰,二物如冰炭之反,皆臆說也。

《本經疏證》:貝母八月采取,其受金氣之專,其味苦勝辛微,辛在苦后,是苦合于氣之微寒,以歸于辛,皆二陰至肺之處也。況其色白象金乎,第苦合微寒,是在地之陰也。焉能遽至于在天之陽以治肺?則當參其葉隨苗出之義,而體其但有直透更無濡留矣。但有直透,能開熱之結,更無濡留矣!暗兄蓖福荛_熱之結,更無濡留,能達肺之郁”,此言也,與說詩者謂善療郁結之疾合,以諸氣憤郁,固屬于肺也。但予有說焉,陽性開發(fā),陰性凝聚,陰聚之,陽且散之,今云在天之陽,不得在地之陰,乃結熱而成郁,則容或有不然者,況本經所臚主治,均屬陽為陰郁之候耶。是皆誤于以貝母為其根,而遺卻其附根以生,連累相著,且有分解一層矣。故以其葉隨苗出,證其性之速而無濡留,則可;以為能從地而直透于天,則不可。若謂苗自此透,其性必升,則附子亦附根而生,苗自此出,且其味辛性溫,氣復雄健絕倫,遂可謂升之至者乎?若謂藥物入胃,必藉升始能及上,則性降者入胃,能不藉胃氣宣發(fā),遂可直后胃降乎?試思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瘡風痙,何一非陰結而陽不舒散?故皆當得陰郁散而陽乃伸,此夫人能知者矣。故予以片言決之曰:貝母善橫解心胸間郁結之矣。何者?即物言物,則貝母固心微而瓣厚,心在中而瓣在旁,此所謂橫解也。由貝母固附根而生,連累相著,且有分解,以其入肺,故能治附肺而結之氣,此所以不曰肺,而曰心胸間也。夫郁,積也、聚也、滯也、縛也,謂收斂之也。無與有形,焉得為積為聚為滯,無與于陰,何者為束為縛為之收斂,且心胸間,陽之都會也。陽縱盛,無所謂郁與結,比之腸胃間陰雖盛,只能痛涌泄,不得為郁結,理正同也。故腸胃中善病陽郁,郁則成燥硬,胸中善病陰郁,郁則聚涎唾。是故貝母者,治涎唾之藥也。惟心胸間聚涎唾,斯陰不下降,而傷寒有煩熱淋瀝之候,咽嗌間聚涎唾,斯有邪氣者陽難上達,而有喉痹之候,不化血歸衡,而有乳難之候。疝瘕者,涎唾自心胸阻任脈之行也;風痙者,涎唾聚心胸督脈不得陰以灌溉也。惟金瘡則無與于涎唾,然血出既多,陰匱而無以續(xù),氣聚而不及化,則反郁結于心胸間,為涎為唾者有之矣。主以貝母使之速化,化則能變而赤也。或曰涎唾二字,在金匱要略則曰多唾口燥;在千金方則曰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而說文玉篇廣韻,皆謂為口液,則金匱千金所指,當在口中之液,又烏得聚心胸間?縱使聚心胸間矣,其與痰飲水氣何異?而金匱肺痿肺癱咳嗽上氣篇、痰飲篇,咸不用貝母,何也?曰口之液,固生于口中,即貯于口中者與。抑亦分夫輸脾歸肺之津,而上以滋于口者也。生于口而即貯口,決無之理,則其生也舍心胸間更在何處?惟其不隨氣以熏膚充身澤毛,不為液以注于骨,使骨節(jié)屈伸潤澤,不為津使腠理發(fā)泄汗出溱溱,不變?yōu)槌,而入營中以周行經脈,此所以為陰郁,此所以為陽不化耳。痰飲水氣則與是異。蓋皆劫水之未化者為之,其被火爍而稠者謂之痰,其遇洼則停則稀者謂之飲,其漫無拘束,而隨處浸溢者謂之水。氣與涎唾,屬已為肺化而不宣布者,自迥不相侔,如之何可以肺痰飲等篇之治,概貝母之用耶?未化之水宜化,故其治法近外則散,著里即溫,稍下則利,已化之水宜分,恐因其滓濁,而遂及其精微,此貝母之開解郁結,正以使清者歸清,濁者歸濁護清而不留濁,去濁而不傷清。試證以白散之治,是護其清者,不使巴豆劫爍無余也;歸貝母苦參丸之治,是分其濁者,隨苦參而泄入于下也。

《本草新編》:貝母,味苦,氣平、微寒,無毒。入肺、胃、脾、心四經。消熱痰最利,止久嗽宜用,心中逆氣多愁郁者可解,并治傷寒結胸之癥,療人面瘡能效。難產與胞衣不下,調服于人參湯中最神。黃癉赤眼,消渴除煩,喉痹,疝瘕,皆可佐使,但少用足以成功,多用或以取敗。宜于陰虛火盛,不宜于陽旺濕痰。世人不知貝母與半夏,性各不同,懼半夏之毒,每改用貝母。不知貝母消熱痰,而不能消寒痰,半夏消寒痰,而不能消熱痰也。故貝母逢寒痰,則愈增其寒;半夏逢熱痰,則大添其熱。二品涇渭各殊,烏可代用。前人辨貝母之肺,而不入胃,半夏入脾胃,而不入肺經,尚不知貝母之深也。蓋貝母入肺、胃、脾、心四經,豈有不入脾、胃之理哉。正寒熱之不相宜,故不可代用也。

或問貝母之療人面瘡,可信不可信乎?曰:此前人之成效,故必疑之。然而有可疑者。人面瘡,口能食而面能愁,蓋有崇憑之矣。崇憑必須解崇,何以用貝母即解,予久不得其故。后遇岐天師于燕市,另傳治法,而后悟貝母之療人面瘡也,亦消其痰而已矣。夫怪病多起于痰,貝母消痰,故能愈也。如半夏亦消痰圣藥,何治人面瘡無效?不知人面瘡,乃熱痰結成熱毒,半夏性燥,燥以治熱,更添熱矣。貝母乃治熱痰圣藥,以寒治熱,而熱毒自消,又何疑哉。

或問貝母消痰,消熱痰也,然火沸為痰,非熱乎,何以用之而絕無效耶?曰:火沸生痰,乃腎中之火上沸,非肺中之火上升。貝母止可治肺中之火痰,不化腎中之火痰也。豈惟不能化腎中之火痰,且動火而生痰矣。夫腎中之火,非補水不能除,腎火之痰,亦非補水不能消。貝母消肺中之痰,必鑠肺中之氣,肺虛則腎水之化源竭矣,何以生腎水哉。腎水不生,則腎火不降。腎火不降,又何以健脾而消痰哉。勢必所用水谷不化精而化痰矣。然則用貝母以治火沸為痰,不猶添薪而望止沸乎。毋怪沓無功效也。

或疑貝母不可治火沸為痰之癥,吾用之六味丸中,亦可以治之乎?曰:六味湯止治火沸為痰之圣藥也,加入貝母、則不效矣。蓋火沸為痰,乃腎中之真水上沸而成痰,非肺中之津液上存而為痰也。六味湯補水以止沸,非化痰以止火,倘加入貝母,則六味欲趨于腎中,而貝母又欲留于肺內,兩相牽掣,則藥必停于不上不下之間。痰既不消,火又大熾,不更益其沸,而轉添有咳嗽哉。此貝母斷不可入于六味湯丸之中,治火沸為痰之病也。

《本草分經》:川貝母,辛、甘,微寒。瀉心火,散肺郁。入肺經氣分,潤心肺,化燥痰。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貝母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

2. 貝母有降血壓作用。

3. 家靜脈注射川貝堿,可使血糖持續(xù)升高并維持2小時以上。

4. 貝母對腸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西貝堿。

5. 貝母有抗菌作用。川貝醇提物對大腸桿菌及金葡菌的生長繁殖有抑制作用,川貝水浸液在試管內對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

6. 貝母有耐缺氧作用。

7. 貝母能加速氣管纖毛粘液流動。

8. 貝母有抗血管收縮作用,貝母中含的西貝素具有明顯的抗血管收縮、營養(yǎng)心肌、擴張冠脈的作用。
-----------收藏了,感謝分享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