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費振鐘
我們知道《
黃帝內經》登錄公元前1世紀的經典目錄時,即是當時以黃帝名義出現(xiàn)的學術共同產物,而被目為托古偽作。如果說《黃帝四經》在西漢前期以完整的政治思想文本得以產生,那么《黃帝內經》的最后成書似應也在這一時期,或者稍后于此,至少在劉向父子之前,即有完整文本從民間入選宮廷收藏。至于作者問題,從醫(yī)學和科技史的角度看,被正式記錄到《史記》中的西漢醫(yī)學人士太倉公淳于意(其主要活動時間為呂后執(zhí)政至漢文帝期間),可以考慮進入這部醫(yī)學作品的假想作者之列!妒酚洝纷髡咚抉R遷晚生淳于意一代,他未能親見淳于意的醫(yī)術,在有關敘事中,他僅僅記錄了淳于意與漢文帝劉恒兩人之間的長篇對話。通過淳于意的自述,我們看到一系列關于陰陽、五藏、經脈等醫(yī)學詞語,與《黃帝內經》十分相似。司馬遷承認淳于意在醫(yī)學傳承上,取得私秘的民間禁書黃帝脈絡學與五色診病法,但這里夾雜了司馬遷的知識,至少有司馬遷的觀點在內。主要不能確定的疑點是,除此之外,司馬遷的傳述一字未提淳于意有何著作,更未說他寫過《黃帝內經》,因此,我們也只能說醫(yī)學專業(yè)人士淳于意,在歷史記錄中接近了黃帝醫(yī)學。
先秦至西漢學者的思想成份如此特殊又龐雜,讓我們不能僅僅從醫(yī)學專業(yè)來定奪《黃帝內經》作者其人。莊周、孟軻直到西漢《淮南子》的作者與偽作《列子》的作者等思想知識之士,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有醫(yī)學的論說與發(fā)揮。例如《莊子》一書里,不止一處談及醫(yī)學,這些文字被認為深悉醫(yī)理,以至一些讀者據此確信莊子為醫(yī)學家:
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離其性,來其情,亡其神,以眾為。故鹵莽其性者,欲惡之孽為性,萑葦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尋擢吾性。并潰漏發(fā),不擇所出,漂疽疥
癰,內熱溲膏是也。(《莊子•則陽》)
莊子等人的政治哲學思維無不涉及到身體與政治,他們把身體——性、情、精、神——當作重要的思想和知識對象加以探討,于是疾病這一與身體存在和變化有特殊關聯(lián)性的表征,作為最為正當的比喻被反復運用到政治理論中,以至他們對身體的認識獨具一種解釋力。從莊子的例子,我們可以猜想他們中任何一個思想豐富學識博洽者,都比醫(yī)學專業(yè)人士更有可能寫出一部解釋身體的醫(yī)學著作,而不會讓人感到外行。古典時代政治理論家,把醫(yī)學之事看成是政治事業(yè)的一部分,由于他們的政治理論隱含著醫(yī)學理論,因此他們在政治設計的同時也為醫(yī)學做出了匿名貢獻,對此歷史并不缺少例子。
再換一個角度看,這部《黃帝內經》的形成,與中國古典時期醫(yī)學實踐似乎并無因果關系,也就是說,中國醫(yī)學理論形成之時,實非臨床醫(yī)學的產物。見于史料的醫(yī)事制度,在周朝即已詳備,宮廷設立不同醫(yī)師,分食醫(yī)、瘍醫(yī)、疾醫(yī)等,護理身體,治療不同疾病,反映了醫(yī)學實踐的需要。但我們沒有看到那個時期,有任何一種醫(yī)學實踐,上升為理論論述獲得書寫和留存。公元前2世紀左近,一個叫扁
鵲的醫(yī)師,經常奉命為諸侯國君主治病,他在觀察和分析疾病并進行治療時,只是根據癥狀變化判斷疾病的程度,采用不同的醫(yī)治方法。據說他的眼睛可以看穿人的皮膚透入身體內部,但他這種驚人的目視能力,僅僅為一種特異功能,卻沒有醫(yī)學理論含量。他的醫(yī)學實踐受到歷史家和理論家重視,其結果也成為歷史文本和政治文本中具有說服力和引人入勝的比喻!稇(zhàn)國策 》中有“扁鵲見蔡桓公”的醫(yī)案,在與他同時代的著名醫(yī)師那里,類似的還有不少,同樣沒有產生理論成果。這也表明,古典時期醫(yī)學實踐與醫(yī)學基礎理論之間缺少可靠聯(lián)系。這是否說明《黃帝內經》的寫作,來源于更早和更廣闊思想和知識傳統(tǒng),比如早于道家思想之前就已成型的“養(yǎng)生”觀念,以及更具傳承性的修辭資源?
關于《黃帝內經》成書之后的版本情況,也經過幾次變化。最早登錄史冊的,為《黃帝內經》古本,有人推測只有十八篇。劉歆《七略》以后到東漢末年這段時期,有一個以《黃帝內經》古本為基礎,剿入當時一些醫(yī)學著述、內容大為增多的新寫本,相對可以稱為《黃帝內經》今本。但無論古本、今本,都因散軼而不見全貌,直至公元6世紀左右南朝齊梁時期,生活在中國南方的醫(yī)學理論家全元起,收集《黃帝內經》殘篇,加以整理注釋,編為《注黃帝素問》,共八卷。這個版本是西漢以后第一個《黃帝內經》注釋本,但它內容不全,存世時間也不算長,北宋以后已經不見其書,僅在《隋史•經籍志》等史書里可看到書目記錄。二百多年后,到公8世紀中期,另有師承的著名道士兼醫(yī)學家王冰(道號啟玄子,約公元710年-804年),據說在得到其老師玄珠道人保存的《黃帝內經》抄本后,參照全元起注本,再次精心編輯作注,經過十二年努力,在唐寶應元年即公元762年,完成了第二個版本的《黃帝內經》。王冰對黃帝醫(yī)學的貢獻,在于切實按照老莊道學的思想邏輯,將散軼混亂《黃帝內經》各章節(jié)改變結構重新編次,并補遺拾闋有關內容,最后確定《黃帝內經素問》共八十一篇二十四卷。王冰的《黃帝內經素問》流傳后,再經北宋時期宮廷醫(yī)學家林億等人加以校注,訂正其中字詞錯誤,最后成為我們現(xiàn)在讀到的《黃帝內經》權威文本。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全元起與王冰的注本之間,還有一部《黃帝內經太素》。這部比較奇特的著作,由唐高宗顯慶年間在朝廷擔任太子文學的楊上善“奉敕撰作”,共達三十卷。它的奇特之處在于,不是注釋《黃帝內經》,而是全書采用《黃帝內經》文本內容,來注釋他自己撰寫的醫(yī)學理論,這種著作方法,不知是來自皇帝指令,還是為逞示自己的學術水平,它的文獻價值之一,在于部分保存了《黃帝內經》古本語言面貌。楊上善的書沒有廣泛流傳,至14世紀末便也銷聲匿跡不知去向,近時才從日本藏書中發(fā)現(xiàn),為研究《黃帝內經》的重要旁證文獻。這部書的有關內容,證明王冰編定南宋史崧校注的《靈樞經》(即《隋書•經籍志》里面說的《黃帝針經》,把《素問》單指為《黃帝內經》),不像學者們聚訟不已,特別如清代學者杭世駿指責的那樣,說該書以黃帝名義出現(xiàn),以印證《前漢書•藝文志》所說《黃帝內經》十八篇之數,基本上出于王冰捏合其它醫(yī)學著作加以偽造。從《黃帝內經太素》我們了解到部分事實,或許《靈樞》之名及其中章節(jié)與楊上善有直接聯(lián)系;氐奖疚乃悸,一直以來,研究《黃帝內經》的學者,都以王冰《黃帝內經素問》編輯本為據,盡管王冰的文本受到不少質疑和爭論,但在中國醫(yī)學傳統(tǒng)范圍內,《黃帝內經•素問》是所有“內經”之學的經典文本,其擴展性研究則形成超出醫(yī)學之外的“內經”文化。尤其最近幾十年,依據《黃帝內經素問》的醫(yī)學理論對身體與政治的解讀,無疑是方法最新的文化研究途徑,無論中外歐亞,其研究成果都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美國加州大學歷史教授費俠莉(Charlotte Furth),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持續(xù)二十年進行中國醫(yī)學史中的性別研究,其學術成果反映為她最近的著作《繁盛的陰——中國醫(yī)學史中的性》(中譯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這部著作中,關于《黃帝內經》其意味深長之處,在于她用“黃帝的身體”,建立了《黃帝內經》的解釋模型。她的創(chuàng)意,在我看來主要還不是她第一次使用這個詞組,而是把“中國的身體”放在其現(xiàn)代解釋學的范圍,準確觸及到“黃帝”醫(yī)學的內在視點,也就是說,“內經”之“內”的生成核心。如果我們注意到,至少中國道家經典著作的命名習慣,通常分為“內”、“外”,就會了解內在視點對于宇宙觀念“道”的思想表述更具備生成性含義。中國的身體,在費俠莉的解釋模型中,與其說是重新發(fā)現(xiàn),不如說還原了“內”的原來視點。因為,“道”是從身體出發(fā),內在于身體的存在,故作為人與天道有機統(tǒng)一的身體,最后將“道”引入更大的宇宙結構,這是后來道家自由哲學的一個標準的修辭命題。費俠莉認為,“根據《黃帝內經》建構一個標準身體”,作為隱喻和修辭手法,“可以找到大量的先例”(漢譯本第19頁);同時她覺得,“中國古代醫(yī)學經典認同天人合一的本質。通過設想假托黃帝而體現(xiàn)的規(guī)范,讓讀者注意到這個隱喻與君主的力量之間的聯(lián)系”。(同上)。費俠莉還進一步申論,之所以從《黃帝內經》發(fā)現(xiàn)“黃帝的身體“這一解釋模型,是因為“《內經》成為基礎理論的的原因,在于它從自身的宇宙哲學的基本特性——氣、陰陽和五行——來解釋健康與疾病,在宇宙和微觀個體之間牢固建立了密切的聯(lián)系”。(同上)
出于建立“黃帝的身體”這一隱喻類型的需要,費俠莉分別通過對《黃帝內經》中氣,陰陽,五行,以及《易經》的抽象圖象,從中國哲學與宇宙觀方面,探討中國人的身體觀念,及其形成這個概念的各個元素之間的相互意義。費俠莉簡要分析說,“氣”是身體形成的基本能量;“陰陽作為一種變化的推動力,將元氣演變成世界上無數的現(xiàn)象和現(xiàn)象的轉化”;木火土金水“五行”,代表人身體五個基本臟器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通過“宇宙哲學理論”,五行成為一個基礎信仰,從而最后“解釋了根據時間和環(huán)境歷經健康和疾病的自然的人的身體”,并形成中國醫(yī)學語言;《易經》中的抽象圖式所象征的宇宙整體,則從與人的性別和倫理上建立了生物性的對應聯(lián)系。所有這些分析,讓費俠莉相信,“黃帝的身體”是中國“古代宇宙系統(tǒng)的延伸”,“在相關的宇宙學說里,黃帝的身體作為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論模式而眾所周知”,“身體反映出世界的真諦”。(漢譯本19頁至23頁)
當費俠莉給出了“黃帝的身體”,并以之與西方醫(yī)學史上的身體概念劃清區(qū)別時,她對主要是西方的讀者慎重指出,這個“黃帝的身體”,不是她書中例舉的古希臘醫(yī)學中“希波克拉底的身體”,也不是古羅馬醫(yī)學中“蓋侖的身體”,或者歐州早期基于解剖學理論的“拉奎爾的身體”,當然也不會是近代細胞生理與病理分析與現(xiàn)代基因研究下的種種“身體”。這表明,在回答“黃帝的身體”在中國文化語境之下的功能意義方面,費俠莉的論說盡管令人信服,但也是有明確限度的。為了避免枝節(jié),她把“黃帝的身體”定位在陰、陽性別結構和特性上,具體地說,費俠莉的目標僅僅從女性性別視角,通過“黃帝的身體”的想象,揭示中國女性的身體及其歷史。這種定位取決于她的女性主義文化研究路徑,以及《繁盛的陰》的主題選擇:在中國醫(yī)學歷史情境中,重新發(fā)現(xiàn)被歷史遮蔽和處在失語狀態(tài)下的女性及其身體的變化和意義。因此,我們十分理解,在費俠莉這里,“黃帝的身體”這一重要解釋模型,為何只集中運用于中國女性文化(陰)話語的建構,對她將身體的政治修辭從一般涉獵到最終排除在視野之外,自然也無可非議。但出于解讀《黃帝內經》的相近前提,我們附和費俠莉的“黃帝的身體”的原因,則是希望充分利用這一解釋模型,來考察《黃帝內經》的寫作與政治修辭的關系。換句話說,我從費俠莉這兒得到的相關啟發(fā)是,“黃帝的身體”怎樣在隱喻的意義上,表達了一種與政治語言一致性的修辭學聯(lián)系?有關氣、陰陽、五行等身體概念,又是怎樣構成一種政治語義系統(tǒng),反過來加強了“黃帝的身體”的隱喻功能,并且以之揭橥優(yōu)先于醫(yī)學理論的政治理論?
導致我們與費俠莉之間區(qū)別的原因在于,費俠莉運用“黃帝的身體”設計了一個解釋框架,在這個框架中,《黃帝內經》中的身體理論,是她進入中國醫(yī)學史進而對中國醫(yī)學史解構的途徑,而我們則試圖關注“黃帝的身體”與政治的修辭關系,理解《黃帝內經》作為醫(yī)學文本的特殊性質,從更廣泛的條件下,發(fā)現(xiàn)它的話語含義,從而把“身體”概念引回到一種政治語言資源中,建立對中國醫(yī)學的政治話語歷史的解讀方式。簡要地說,費俠莉是解釋學的方法,而我們則是修辭學方法,費俠莉注意和使用的是“身體”哲學觀念,我們的興趣則是與“身體”有關的修辭概念和語言。
讓我們從《黃帝內經》的修辭術開始。
《昆廷•斯金納思想研究——歷史、政治、修辭》一書的芬蘭作者凱瑞•帕羅內(Karl Palonen),針對西方現(xiàn)代人文科學發(fā)展時觀察到,20世紀50年代后是西方人文科學的“修辭學的轉向”。如他所說,1980年代新修辭學對經典作家作品重新敘述帶來的新意,的確讓我們看到“修辭學作為一種政治理論的語言”的開闊前景。如果把《黃帝內經》置于新修辭學視野下進行詮釋,相信會進一步促使我們在醫(yī)學語言和政治之間建立穩(wěn)固聯(lián)系。
首先,需要表明我們的基本看法:《黃帝內經》是一部政治修辭性作品。遺憾的是,當《黃帝內經》作者在作品開始,就做出明白無誤的修辭姿態(tài)時,我們卻一直缺少反應。它這樣寫道: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循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把這段話與歷史作品《史記•黃帝本紀》所錄文字對照,語句幾乎相同。與《史記》作者接受的歷史文本來源一樣,這段語言來自更早的諸子作品,但《黃帝內經》亦非簡單抄錄。從修辭學觀點,探討《黃帝內經》作者這句開篇語的含義,顯然是刻意要將這部醫(yī)學文本納入歷史文本的規(guī)范中,以便與歷史文本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達到重構歷史語境,并使之成為理解這部文本的條件。“黃帝”作為一個“身體”概念,在這個歷史語境中,不但具有語義的多維性,而且具有行動性,“在黃帝”,是一個強調表達行為的語詞。而神靈、能言、循齊、敦敏等對“身體”描述,也非從實證意義上對“身體”所作的認識和解釋,而是作為一種語言處理方式,從行為角度以引起表達效果和接受效果。
在本文中,使用對話體來建構黃帝的身體理論,更是《黃帝內經》在中國古典修辭背景之下的精心運用。中國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是一個雄辯與對話的時代,如果我們對這一時期古典政治作品,例如道家的莊子、儒家的孟子等戰(zhàn)國后起作家的作品稍為留意,那么最引人注目之處,就在于他們的論辯中廣泛采用對話這種語言形式。作為修辭教條和規(guī)范,對話形式成為所有政治理論最吸引人的特點,并且這個特點一直延續(xù)到西漢時期,在枚乘、淮南子等人的作品中余緒不絕。中國經典政治理論家與西方早期政治理論家不同的地方,僅僅在于后者的言說需取悅于大部分聽眾,前者則通常限定一個專門對象——君主,但對效果的期待則大體一致。對話體的出現(xiàn),盡管最初與書面書寫條件限制下的口傳有關,但在戰(zhàn)國時期政治爭論情境中,卻涉及到修辭術反理論中心和體系的性質。按照西方修辭學家的觀點,中國經典作家們那時也深刻理解這樣的修辭處境,即對話體語言在理性的運用上是有限的,所以他們的對話中,往往回避本質和實在,不要求陳述終極性的理論,只要求在更多的爭論中體現(xiàn)其政治意見,并獲得必要的信任。經典作家們依賴對話產生的不同語義維度,形成語言機辯,從各個方面不斷刺激他的聽眾和讀者,其主要手段是將變動的事例與變化的問題及答案組合在一起。公元前五世紀到3世紀大部分時間中,對話的修辭高度發(fā)達,其標志之一,在重要的書面政治理論中,這些對話甚至脫離了實際發(fā)生的真實記錄,而純?yōu)樽髡咛摌,《莊子》一書大量對話即是虛構的范例。以文學化的設計、安排和表達來衡量,虛構對話在先秦及至西漢被認為是最合適的政治言說方式,它說明中國古典修辭術的成熟已非一天!饵S帝內經》對它之前經典作家的修辭手法做出了有益模仿。主要由黃帝與歧伯兩個人設定的對話,通過一系列問難,巧妙繞過“科學實證”,似乎僅僅是由君臣間認真而理性的評價和協(xié)商,達成全部身體理論。至少在文本前面開始的十一個重要章節(jié),對話全面展開他們的意見,這些關于身體的議題,側重在各種概念重述,而非實在的理論構架,以及相關的嚴謹演繹與推理。問題向各個方面推移和變化,答案也隨之相應變化。在傳技授藝的目標上,黃帝和歧伯兩個人把各種不同的議題引向共同的醫(yī)學立場,表現(xiàn)了他們的口才和力量。而且,《黃帝內經》對話發(fā)生在一個極富政治特征的處所——“明堂”。“黃帝以理身緒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中,臨觀八極,考建五常,以謂人之生也,乃與歧伯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黃帝內經•林億序》),全知全能的政治領袖與博學多才的朝廷大臣兩人之間從早至夕對談,持續(xù)了許多日子。所有這些置于歷史想象中的對話場景和人物身份,情節(jié)模擬越趨向逼真,越能顯示出它們文學化的虛構性特征。對于《黃帝內經》這部“醫(yī)學”理論大書,竟然全部依靠虛構對話完成,這是一個令現(xiàn)代讀者感到驚奇的現(xiàn)象,然而事實上,自這部書產生,人們理解和認可黃帝與歧伯的明堂對話,又在最大程度上相信他們所言純屬至理名言,對話者的形象和風格也就是這樣得以彰顯。
辭藻是《黃帝內經》讓后世閱讀者十分傾慕和保持尊崇的一個方面。直到唐宋兩代,《黃帝內經》的編輯者和校注人,都重點指出這部書的辭藻使用中有著“墳典”遺文的燦爛。換句話說,《黃帝內經》作為一部散文作品,語言上呈現(xiàn)出一種引人入勝的華麗修飾。但這種華麗修飾造成了特殊的“深奧”感,人們普遍閱讀反應是《黃帝內經》“文字古奧,語致玄妙”。但這一說法的誤解在于只是從時間上推測寫作年代的久遠,而不能從修辭文化上加以解釋。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黃帝內經》作者出于古典修辭技巧的浸yin主動采用的語言策略,那么就不可能細致理解這些既燦爛又導致語義玄奧的辭藻,在文本上具有什么樣的效果。當《黃帝內經》的作者設法在辭藻上精心加以修飾,以追求古典辭章的風格時,這種風格就意味著促使他最大限度使用比喻和象征。他不需要理論的明朗和精確,更多需要隱喻方式獲得語義的表達。也就是說,隱喻通過非理性的措辭,回避了理論作品中需要進行“科學”證明的途徑,直接形成作者的思想觀點,其中矛盾的、模棱兩可之處,已然被古奧玄妙的效果代替。這樣一來,《黃帝內經》在不那么好讀的情況下,卻給人以辯論性的玄思異趣。這一點雖不能衡定《黃帝內經》的成功或者失敗,然而從人文傳統(tǒng)而言,正好說明它的作者面對“古典(修辭)權威時,有著極其強烈的認同感”,和主動繼承的修辭沖動。如此,《黃帝內經》基本上以賦體組織語言,也就順理成章。整齊的偶句,音韻上的合轍,不免進一步擴展了辭藻上重疊堆砌的技巧。這也表現(xiàn)出與同時期甚或更早一些時期政治和文學作品統(tǒng)一的文體樣式。放在西漢政治、文學大賦的共同語境下比較,我們現(xiàn)在手中的這部“醫(yī)學”著作屬于哪種類型作品,已不言而喻,它的寫作一定屬于莊子或淮南子這類由修辭表現(xiàn)其審慎能力的智慧之士,其寫作在中國醫(yī)學修辭史上的位置幾乎無可爭執(zhí)。
如同我們前面已指出的那樣,在中國古典時代修辭文化正是政治文化,在此文化視度下,修辭學觀點為《黃帝內經》打開了一個新的政治維度。這部《黃帝內經》,表達了作者將政治理論轉變?yōu)椤搬t(yī)學”的志向,當然不會是偶然的。中國古典修辭學的政治傳統(tǒng),允許和鼓勵作者對“醫(yī)學”進行政治處理,保證了這個主題仍然與古典政治概念之間的深刻聯(lián)系。換言之,該書作者理想的寫作,其實就是在一種修辭規(guī)范中,使用政治理論概念,定義身體的醫(yī)學及其技藝。所以,對于“身體”習慣的哲學討論,其實有隔靴搔癢之憾,最好的做法也許應該讓位于“身體”的政治討論。特別的情況是,如果我們確信這種說法,在中國早期社會,發(fā)源于“天道”這一政治哲學觀念的身體觀念,已經形成一種正式的思想語言,那么《黃帝內經》借助于“天道”所設計的身體醫(yī)學理論,其來源就比預想的還要早出許多,其傳統(tǒng)還要深長許多。因此,《黃帝內經》的作者所依據和承傳的寫作資源,也就不僅僅是普遍認為的道家政治哲學,還有更早的政治及其身體概念。以文獻上早于道家的“養(yǎng)生”思想而言,“養(yǎng)生”作為一種體現(xiàn)在身體內部的政治行為,它直接成為《黃帝內經》的寫作主題。
這部進入中國醫(yī)學史的《黃帝內經》,在公元前即作為政治合法性的語言產物誕生,絕非我們杜撰,而是人們時至今日還缺少相應的認識。中國早有修辭之說,但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修辭學,尤其沒有作為政治理論語言的修辭學,不能不說是造成認識欠缺的原因。
論及政治,這里需要補充說明,這個詞是有所限定的,它的范圍在道德與統(tǒng)治藝術的雙重層面上。在中國古典詞匯中,政與治兩個語詞,分別代表兩個不同但密切關聯(lián)的領域,前者具有道德政治哲學的含義,后者體現(xiàn)為操作層面上的統(tǒng)治藝術。無論政治一詞在現(xiàn)代使用上具有何種意義,但就我們的討論對象而言,政治隱藏在中國古典時期特定的道德政治哲學和統(tǒng)治藝術的空間之中,有待我們反思和討論。
當我們討論的對象被“政治化”以后,或者當《黃帝內經》以及其中的“黃帝的語言”假定為我們的政治目標時,我們當然需要借助先秦至西漢時期那些重要的經典作品,由它們提供的語言資源,是我們觀察《黃帝內經》一種適度的政治語境!饵S帝內經》那些視為理論基礎的最重要的規(guī)范性概念,怎樣在修辭學的重述中展示它的語義變化,以及這種語義變化又如何制造了差別,并從中“偶然地”體現(xiàn)出“醫(yī)學的政治”,這些問題都一再提醒并要求我們重視和依靠這些語境。
這里可以再次把《黃帝內經》一書中對黃帝的贊賞和崇敬作為起點:“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循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出自該書作者的極力褒揚,我們確信黃帝語言的最高資格和最大可信性,在由黃帝主導的對話中,一系列概念的使用將雄辯地影響我們的認識立場,使我們樂于承認黃帝所揭示出來的理論的合理性。為便于說明,從《黃帝內經》關鍵性的前十一章中,我們把相關概念單獨摘錄出來并分成主次兩組:
主概念:道、德,陰、陽,天、地、氣,五行(五方、五運,五色,五音,五味等)
次概念:精,神,形,志,欲;清、濁,正、邪;治、亂,生、殺;綱、紀;賢、愚,貴、賤
主概念是《黃帝內經》中的綱領性概念,次概念則包含在主概念的運用過程中,通常是對主概念的引申說明。
對上列這些概念,我們并不陌生,在《黃帝內經》以往的政治作品中幾乎沒有例外全部出現(xiàn),并被規(guī)范地使用過,F(xiàn)在黃帝與他的對話者,對這些概念重新進行描述和評價,它們的詞匯意義得到修改和延伸,或者說得到新的命名。
所有這些概念中,“道”無疑是一個首先提及的中樞概念,《黃帝內經》第一章《上古天真論》寫道: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而順,各從其欲,皆得其愿。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yin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
接著歧伯回應黃帝的問題說:
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天有終時,此時道生。
在描寫上古、中古人類的四種各有特點的生存狀態(tài)時,這一章又指出:上古“真人之身,隱現(xiàn)莫測,順其以表道成之證”;中古“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圣人“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賢人“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于道”。
道,作為國家、社會、人生的最高政治概念,至少在早期政治理論家老子李聃(公元前600年?—前470年?)那里,就已經是充分復述了的術語。簡單列舉《道德經》第六十章的論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也。非其神不傷人也,圣人亦弗傷也。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边@里,“道”意謂政治設計,無論國家和社會、人民,都因有此“道”得到穩(wěn)定和健康,即實現(xiàn)所謂“不傷”的德政。《道德經》第八十章還補充說明這種政治和順狀態(tài):“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崩铖醯呐姓吆屠^承人莊周(約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則從個人與政治的關系上,將“道”內在化一種政治品質,《莊子•刻意》說,“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圣人休焉,休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純素為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至精通,合于天倫”。后一節(jié)《繕性》里再次強調,“古之治道者,以恬養(yǎng)知”。在《天地》里,莊周進一步直言,“通于天者,道也——古人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 莊周所說的“道”,從個體和群治角度體現(xiàn)出理想政治的本質,其平易恬淡與淵靜是在另一個層面上對李聃政治理論的補充。把黃帝的“道”概念與上引李聃、莊周的術語比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相同的政治含義。但同時由于《黃帝內經》的作者有意把“身體”置于一種新的政治眼光中,“道”的概念延伸變動了。即“政治的道”,在這個語境中成為作者對于身體完整、生命靜安的隨機性理解,也就是說《黃帝內經》的作者,實際上修改了“道”的意義,于是,黃帝和他的對話者,利用“道”這個政治概念的流動性,合法地重新定義了一個理想的身體。在修辭上,這個理想身體的含義,與“道”的政治含義是互相為鄰的。
與此相同,陰陽是《黃帝內經》的基本術語。陰陽這個詞匯誕生于古老的政治哲學作品《易經》。自《易經•系辭上》運用“一陰一陽謂之道”后,陰陽概念隨“道”的應用擴展于政治領域,它更少思想性,而更多概念化。陰陽既表達政治行為和政體的形成,同時也表示政治結構和力量的平衡與互補,還表示政治常態(tài)及其變化方向,用《易經•系辭下》里解釋來概括,就是“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李聃顯然也在相似的生成意義上使用“陰陽”這個概念,“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不僅意謂是宇宙模型,而且也是政治模式,所以李聃依此指出,天下所不能容忍的,是那種單極性的政治,如孤、寡、不谷這種政治勢態(tài)(同上)。莊周換過一個視角,從政治運作的內在秩序說明,“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然若亡而存”(《莊子•知北游》,在承認了陰陽的政治內在性以后,莊周進一步說明怎樣“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獲得陰陽的力量?他的回答是“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汝)身,物將自壯”。晚些時候的山東學者鄒衍(約公元前305-前240年),是先秦政治學中直接以陰陽為理論對象的學派代表,他的陰陽概念運用十分詳盡,但原書已失傳,轉述司馬遷《史記》中的語意,“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jié)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边@句簡略的話,從鄒衍那里引述而來,確實是一句具有政治警策性的語言。黃帝之學在西漢時期的重要政治闡述人淮南子劉安,則在綜合性的天道觀上,把陰陽相合視為上達天道的理想政治結構!痘茨献•精神訓》的說法較為綿密,“古有天地之時,惟象無形,窈窈冥冥——有二神混生,經營天地?缀跄渌K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是圣人法天順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陰陽為綱,四時為紀——”。從上述引用可以看出,在長達十個世紀之久的使用過程中,陰陽這個術語顯示了一個漫長的概念史,而《黃帝內經》作者的表述,表明他對這個概念的歷史不僅十分嫻熟,而且充分認知這個概念在理論構成中的重要,這就是黃帝與他的對話者主要運用“陰陽”作為醫(yī)學理論路徑,并且最后以陰陽全面命名身體的原因!吧瞎庞姓嫒苏,提契天地,把握陰陽”,“——時有至人,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其次有圣人,處天地之和”,“其次有賢人,辨列星辰,逆從陰陽”,(《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黃帝開始一再調整陰陽這一概念,來命名這些有著特殊政治身份的“人”的身體,是為了成功取得新理論的說服力,這樣便于接著展開陰陽模式及其變化反映在身體上的作用。“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死生之本也”《黃帝內經•四時調神論》。在黃帝的理解下,陰陽既是身體本體,同時又始終決定身體的存在與消亡,所以“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同上)。而這個理解,明顯從陰陽的政治功能和倫理力量而來,它意謂著身體特質不僅由陰陽形成,而且還受陽陽的絕對掌控,即所謂“陰陽者——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應象論》)。當陰陽在形成物質秩序時,黃帝則從空間的上下、內外安排,以及能量特性的各種變易上,做了詳細表述,“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精,陰成形——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陰陽者萬物之能使,故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同上);“陰陽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庩栔儯谌苏咭鄶抵蓴怠保ā蛾庩栯x合論》)。因此,黃帝要求人們相信,通過陰陽的“能使”作用,人的身體各種特性都會得到正確反映,由中可以觀察和評價健康和安全的狀態(tài),也可以在健康和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得到明確警告,同時還可以發(fā)現(xiàn)恢復正常的途徑和方法。所以,陰陽在黃帝的語言里,實際上成為最合法的身體隱喻。
與前兩點有所不同,黃帝和他的對話者,在氣與五行、五方、五運、五色、五味等相似概念的運用上,則側重用于身體的知識性分析。在《黃帝內經》中,整體上的陰陽觀,通過氣與五行等知識關系的仔細分類,進一步發(fā)揮了作者合理性的敘說。氣,或者叫天氣,或者叫元氣,或者叫生氣,“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生氣通天論》),“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jié),皆通乎天氣”(同上)。據黃帝的表述,氣是個在多重層面上加以定義和分類的概念。按照與陰陽對應關系,氣有陽氣和陰精;按照適當與否,氣又分為正氣和邪氣;按照質量,氣又有清氣和濁氣等等。不過,《黃帝內經》的作者同樣像前代作家那樣處理氣與人類自然經驗之間的關聯(lián),把這個概念與天地四時呈現(xiàn)的自然現(xiàn)象結合起來,以之提供一整套關于身體的知識。主要在《陰陽應象大論》這一章中,根據黃帝的問題,“余聞對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fā),各有處名,谷(缺一字) 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里。其信然乎?”歧伯依從五行順序組織了一個功能化的身體,并分別一一做了仔細陳述。下表中各關系項,即是歧伯陳述的內容:
五行 方 氣 色 味 音 藏 竅 體 志 聲 時
木 東 風 蒼 酸 角 肝 目 筋 怒 呼 春
火 南 熱 赤 苦 徵 心 舌 脈 喜 笑 夏
土 中 濕 黃 甘 宮 脾 口 肉 思 歌
金 西 燥 白 辛 商 肺 鼻 皮毛 憂 哭 秋
水 北 寒 黑 咸 羽 腎 耳 骨 恐 呻 冬
五行只是一個身體模式,它的變化由五種不同元素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制約決定,按黃帝和他的對話者的特定說法,身體并非固定不變,而是永遠處在運行的動態(tài)當中,考察身體的存在和結構特性,必須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盡管相生相克的道理非常復雜微妙,然而身體的活動運行亦有君臣主輔將領各司其職,這樣再復雜的系統(tǒng)也能找到掌握和控制的途徑!饵S帝內經》的作者絕對相信,他通過五行及與之相似的諸多概念,為我們構建了天人合一的身體,這個身體在知識的意義上反映了對永恒世界的模擬。也就是從這種關于身體的理論信心中,透視出《黃帝內經》作者修辭上的學習和融合能力。中國第一重要的儒學經典《尚書》,關于“五行”概念,有多處述說:“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尚書•虞書•大禹謨》);“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歸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保ā渡袝•洪范》)金木水火土,歸屬政治范疇,它們從自然元素換變?yōu)檎卧兀苯优c德政要求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這五個詞又以其屬性揭示了深刻的事理,而這個事理,注、傳《尚書》的學者比如西漢孔安國以及《洪范五行》的作者都知道,它甚至不可以是公開的,而是由王朝中的統(tǒng)治者擁有的最高秘言,特別具有政治正確性和權威性。從秘言時期,一千多年后,經過專業(yè)陰陽的作家鄒衍,他從五行上發(fā)揮出“五帝德”的政治想象,即木火土金水、蒼赤黃白黑、東南中西北代表“五帝”,他們是一個相互終始的政治系統(tǒng),按照規(guī)律循環(huán)運行,興起衰敗,生繼死傳,隨性運轉。再經過西漢一批《尚書》學者包括董仲舒的重述,五行的概念已成為西漢中國專制政治的理論支點,而《淮南子》在《精神訓》、《天文訓》、《墜形訓》、《時則訓》等章節(jié)中,不惜花費口舌,再度陳辭,雖然有點多余,卻也能夠看到這個術語在政治領域持續(xù)不斷的趣味。
“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六節(jié)。天有風雨寒暑,人亦有取與喜怒。故膽為云,肺為氣,肝為風,腎為雨,脾為雷,以與天地相參也而心為之主。”
“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帝太一,其佐句芒,執(zhí)規(guī)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zhí)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zhí)繩而制四方;其神為鎮(zhèn)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zhí)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zhí)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故禾春生秋死,菽夏生冬死,麥秋生夏死,薺冬生中夏死。木壯,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火壯,木老土生水囚金死;土壯,火老金生木囚水死;金壯,土老水生火囚木死。音有五聲,宮其主也;色有五章,黃其主也;味有五變,甘其主也;位有五材,土其主也。是故煉土生木,煉木生火,煉火生云,煉云生水,煉水反土。煉甘生酸,煉酸生辛,煉辛生苦,煉苦生咸,煉咸反甘。變宮生徵,變徵生商,變商生羽,變羽生角,變角生宮。是故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得反土。五行相治,所以成器用!
“何謂五官?東方為田,南方為司馬,西方為理,北方為司空,中央為都!
《淮南子》的作者在這里表現(xiàn)了對天
文術數精細的推演能力,但他的主要長處是對五行概念的正確理解,因而能夠將其功用具體化為政治社會規(guī)制。比較起來,《黃帝內經》文本中,作者講述五行在身體這個微觀世界的運行方式和過程,與《淮南子》接近一致。盡管我們不能確定這兩部書的時間先后,然而放在概念史的同一語境和時空中,它們彼此可以相互參照。如果說《淮南子》直接按照政治需要重述五行概念,那么《黃帝內經》則是經過身體這一特定環(huán)節(jié),從政治意義出發(fā)進一步修改并豐富了五行概念。自唐代以后,歷史編撰者常常把《黃帝內經》發(fā)端的身體醫(yī)學,安置在數術藝技類。“惜乎唐令列之醫(yī)學,付之藝技之流,而縉紳先生罕言之,去圣已遠”(《黃帝內經•林億序》,這種“不知三墳之余,帝王之高致,圣賢之能事”(同上),而把黃帝的身體醫(yī)學貶抑為一般技術的觀點,實際上恰恰是一種修辭上的反作用造成的去政治化結果。
我們在修辭學的路徑中,通過處理《黃帝內經》中的修辭術,把黃帝的身體醫(yī)學轉向政治語言資源及其語境影響的分析,在這個意義上,導致關于《黃帝內經》是一部政治修辭作品的結論。也許,中國醫(yī)學理論產生于政治修辭,與西方醫(yī)學科學主導的觀點是如此大相徑庭,大異其趣,但這個結論,同時又成為促使我們充分認識黃帝的身體理論中政治構成的前提。因此,結論的重要性,并非顯示為某種確定答案,而在于進一步質疑和回應新的問題。當我們面對中國醫(yī)學的歷史敘事時,那些沉積在醫(yī)學語言中,并影響著醫(yī)學語言主體接受的問題,在我們看
來仍然存在合理性理解的必要。或者說,我們不能夠坐視這些問題的合理性喪失不管,盡管我們的認識本身不一定合理,甚至與之相沖突,F(xiàn)在從黃帝的身體理論與政治語言之間的修辭關系上,這些問題浮現(xiàn)出來,它們帶來更多合理性的困惑,也給出了解釋得更好更豐富的可能。
在我們的敘述和理解范圍內,這些問題包含在如下幾方面內容中:
中國先秦以后形成的對于身體的認知,自然經驗并非是其理論基礎,而是作為象征物參與到身體的修辭構成中,因此對身體的“自然哲學”與“自然科學”解釋,是一個雙重性的誤解。中國醫(yī)學中的“身體”,是古典宇宙系統(tǒng)的延伸,在天人合一的哲學模式下,確有其同構特點,但在中國古典政治語境下,“身體”的解釋,更多意識形態(tài)性,這是中國成熟的政治理論帶來的結果。由此推導它對后世醫(yī)學的政治價值取向的深刻影響,將有何種歷史顯象?
當中國醫(yī)學的身體理論,早期即已成為專制政治的意識形態(tài)基礎時,一種醫(yī)學政治怎樣通過權力顯示它的制度意義,并與政治行為結為一體而發(fā)揮行動作用?由此,身體的認識和控制,怎樣成為專制政治的實踐和表達對象?對理想身體的追求,以及由此產生的期待和恐懼,所展示出來的歷史信念,與政治經驗之間具有什么關系,而這種關系通過什么方式相互聯(lián)結?
10世紀后,中國道家醫(yī)學為主體的醫(yī)學語言方向以儒家醫(yī)學為主體的醫(yī)學語言發(fā)生的重要轉變,顯然屬于政治思維的一種轉換,但其途徑在哪里?新儒學通過修正“漢易”,完成了對《易經》的重新解釋,對儒醫(yī)產生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經此一變,醫(yī)學技術的革命性對修辭資源的依賴,在多大程度上重構了醫(yī)學的身體及性別理論?同時,新儒學的價值觀在儒醫(yī)時代建立了什么樣的醫(yī)學權力空間,并且如何獲得社會認同?
疾病和身體關系,體現(xiàn)在一個預設的理想身體范式之中。在更大的人文領域,醫(yī)學語言的普泛化,促成專業(yè)以外人士“言醫(yī)”現(xiàn)象的形成。因此,在中國傳統(tǒng)文人使用的醫(yī)學語言中,疾病作為一種身體敘事所顯現(xiàn)的政治修辭背景,怎樣表達了中國醫(yī)學特殊的隱喻性?以及,這種身體的隱喻性,在以何種可能發(fā)展為“以醫(yī)為隱”的政治思路?
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有信心盡量像一個有趣的歷史作者,而非理論家,即使是“反理論”的理論家,通過所有那些個案及其細節(jié),建立起中國醫(yī)學史的政治敘事學。
來源:《文景》2008年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