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云: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于平。
歷代醫(yī)家對經文中五苦六辛的含義,從未有能注釋者,究其因實乃不明仲景撰著之旨,造成的結果。
攻下派大醫(yī)張子和,對五苦六辛一詞解讀為:“五苦者,五臟為里屬陰,宜用苦劑,謂酸苦涌泄為陰,六府為表屬陽,宜用辛劑,謂辛甘發(fā)散為陽,此其義也!
似是而非,嚴重脫離臨床實際。名醫(yī)尚且如此,況其下者乎?
其實,歸根到底經方反映的精神實質就是古之最重要的五味合化學說
即:辛酸化甘,咸苦化酸,辛甘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
茲舉例說明如下:麻黃湯的作用通過汗出驅邪外出。方中杏仁(味苦),與甘草合化的咸味恰好能彌補汗出對身體的津液消耗,因為咸能生津嘛。由此可知,經方配伍有不可思議之妙,非藥物的功效所能解釋清楚。這里面好比發(fā)生了一個化學反應,是反應物和反應的產物對治療共同起到了作用。這樣一來,藥物的性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余細觀古中醫(yī)經典《神龍本草經》對藥物的闡述,開明就言藥物的性和味,而從不言藥之歸經,因為你只要知道這個藥是酸的,就能知道其有瀉肝,補肺,收心(經云:心苦緩 急食酸以收之)三個治療作用,其他的諸如咸,辛,甘,苦以此類推。歸經純屬多此一舉,后世中醫(yī)專門就喜歡做這些無用功,把中醫(yī)復雜化,更使得后學無所適從,只知道糾纏什么論陰陽啊,元陽啊之類的,把中醫(yī)文學化,脫離臨床。用唐以后的中醫(yī)理論解釋上古中醫(yī)經典不和亦是必然之事。更有些天才,把古中醫(yī)四大經典歸結為扶陽二字。
辯五苦六辛中五苦的正確解釋是苦溫,苦熱,苦寒,苦涼,苦平,是對苦味的五種藥性歸納。六辛的意思是辛溫,辛熱,辛寒,辛涼,辛平,還有一個特殊的生附子,生川烏的大辛大熱,是對辛味的六種藥性歸納。
為什么神龍氏要嘗百草呢?因為只有嘗才能知道藥物的性和味。民間一些草醫(yī),只要一嘗,就能大概知道草藥的功效。這才是中醫(yī)樸實的本來面目、
《呂氏春秋·本味》載經方開山祖師爺伊尹比喻中醫(yī)治療的方法曾說: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也是強調了味對治療的作用,具體是:辛苦除痞(例:梔子干姜湯),咸辛除滯(例:大黃附子湯),甘咸除燥(例:調胃承氣湯),酸甘除痙(例:芍藥甘草湯),苦酸除煩(例:梔子豆豉湯)。今筆到于此,學者深思之。扶陽只不過強調了辛味的治療作用。而經方經典中醫(yī)強調的是五味的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