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茂林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針灸科,四川 610016) 經絡辨證在針灸臨床有其重要的作用,雖然診斷的手段不斷拓展,但經絡辨證依然是辨證施治的依據之一。筆者臨證診察經絡變化,注重“三辨”,即一辨原穴,二辨背俞,三辨經絡方向及位置,略有感獲,書之以就正于同道。 1 辨原穴 十二原穴為五臟六腑氣機活動出入之所,五臟有疾常常通過原穴反映于體表,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說“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jié)氣味也,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藏之害矣”。并且現代研究者從皮膚電現象方面研究經絡、穴位,認為原穴的電的變化是依臟器存在和活動情況以及經絡而決定的。筆者也在大量的針灸臨床觀察中發(fā)現,當某經原穴處出現腫脹突起,或皮膚色澤改變,或長有包塊腫瘍,必是某經相關的臟腑出現了病變。因此,不管輕證重證,筆者臨證必辨原穴。 例如:曾治劉某,男,30歲。因左腳內踝腫大疼痛,腳軟不能步行1月有余,前醫(yī)給予內服外敷多種藥物治療1月無效。筆者細觀患部,見其左腳內踝呈散漫性腫大,腫勢波及整個左腳,按之如棉,觸之燒灼疼痛,其皮色紫紅晦暗,并且瘀腫的中心點為腎經原穴太溪處,結合其脈細數,舌質紫紅,苔白腐,辨其為腎經虛火。細究病因,乃知患者3月前因其戀愛失敗、情感受挫而患上夢遺癥,幾乎每兩天1次夢遺,睡眠極差,因其長期夢遺,腎精虧損,腎陰虛則生內熱,虛火化毒從本經原穴處發(fā)出來,故在內踝太溪處灼其血脈形成了內踝疽癥,又加上前醫(yī)醫(yī)不對癥,故腫勢漫延。遂以瀉法針刺太溪、照海、太沖、三陰交、涌泉,以補法針刺神道、心俞、命門、腎俞、白環(huán)俞,中藥配以知柏地黃湯加味,僅針2次以后患者怪夢消除,遺精止住,腫消30%,后配以中藥桂枝龍骨牡蠣湯加味,繼續(xù)針治月余,諸癥悉除。 2 辨背俞穴 背俞穴因其鄰近人體的五臟六腑的重要器官,所以它能直接反映相鄰臟器的氣機活動。因為從經絡與神經系統(tǒng)的分布情況來看,經絡(督脈、膀胱經)表示的主要是縱行分布,而神經是橫行分布,特別在軀干部分的背部表現更為明顯。如背俞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別反映和治療五臟六腑病變,有研究者發(fā)現一些內臟疾患患者背部相應的背俞穴部位或周圍,常出現高溫點或高溫區(qū)[1]。筆者也發(fā)現,背俞穴處如果出現的腫大突出或者是炎性腫瘍,或者是冷感、麻木感、疼痛感,必是該穴相關臟腑出現了病變,這能十分快捷地辨別臟氣盛衰及病灶病位。 如曾治殷某,女,76歲。背部脊椎骨疼痛5天,加重2天,在本單位職工醫(yī)院治療3天無效。轉診我處時,筆者查見患者背部10~12椎處有明顯的壓痛,此乃脊中脾俞、胃俞之處,觀患者伴有氣緊、胸悶、脈滑、舌質紫紅、苔白膩滑等征象,辨其為脾胃痰濕阻滯,中陽不通氣機受阻,背部反射疼痛。遂針刺膻中、中脘、梁門、天樞、氣海、足三里、陰陵泉,并配以中藥曲麥二陳湯加減,3天后病人來復診,訴說背脊骨疼痛消失。 又如曾治鄧某,女,58歲。帶狀皰疹10余日,用西藥治療效果不佳。查見左乳下和背部以筋縮穴為中心漫及肝俞約3 cm×3 cm范圍的豆大晶瑩的兩處密集皰疹,又查見脈細數、舌質紫紅、灰黃膩苔,辨其為肝經郁火,火毒之氣發(fā)于背俞,形成皰疹,問患者可曾生氣否,答曰:2周前與丈夫大吵后遂發(fā)皰疹,針刺肝俞、脾俞、太沖、三陰交,中藥配以丹梔逍遙散加減,治療5天后皰疹萎縮,紅腫消退,疼痛消除。 3 辨經絡方向及位置 經絡之在人體如地球經緯線的縱橫,以便根據所示方向和位置,來了解其中氣機的活動變化。筆者在臨床發(fā)現許多病變要么發(fā)生在某條經絡的循行線路上,要么疼痛感或麻木感沿經絡走向感傳,正如張氏[1]在研究中所觀察到的“經絡穴位存在著高電位、低電阻、高傳導性、高生物光、放射性核素循經遷移、循經高溫等生物物理特性”。人體病變這種循經傳導現象,給臨床診斷提供了依據,抓住了經絡的病理變化,往往就抓住了疾病產生的主要矛盾。 例如:曾治劉某,女,65歲。右手中指紅腫疼痛,經西醫(yī)外科青霉素治療20余天,手指的腫勢和疼痛依然未消,并有漫延之勢,西醫(yī)已決定手術斷指保掌,患者拒之轉到我科。筆者見其中指紅腫發(fā)亮,腫勢漫及整個手掌背面,手指腫大約2 cm,觸之燒灼燙手疼痛難忍,并且疼痛感沿指走竄上肩,此乃手少陽三焦經之路線,聯系其脈象滑數,舌形胖大,舌質淡白,苔白膩腐,遂辨其為陽虛氣不化濕、濕郁生熱,郁遏三焦化火化毒,濕毒沿手少陽三焦經外發(fā)于手中指而成癰,遂以瀉法針刺手八邪、外關、肩髎,并在關沖、中沖點刺放血,配以中藥萆薢滲濕湯加減,針刺服藥1周后,紅腫燒灼全部消退,繼治半月后手指恢復正常。 又曾治楊某,男,52歲。心悸,左下肢軟弱,走路不穩(wěn),并且自感左腳小趾、次趾及左腿外側至左肋麻木不舒,左側頭部從頭臨泣到耳后風池處出現麻木疼痛,并觀患者面黑神疲,脈濡緩,舌質紫紅,苔灰黃膩。筆者辨其證為氣虛血弱,少陽膽經痹阻,有中風先兆之征象,遂針刺頭臨泣、風池、率谷、環(huán)跳、陽陵泉、豐隆、太沖、懸鐘、足臨泣、外關、合谷,后再用梅花針叩刺左腿少陽經沿線,并配以中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針刺后第2天,患者出現了一個非常奇異的現象,在所有用梅花針叩刺的膽經沿線區(qū)域,呈現出深紫紅的梅花點,并且麻木感明顯減輕,可見少陽膽經氣血郁滯的程度。該患者經治療3個月,麻木疼痛完全消失。 多年的臨床實踐,筆者深感經絡辨證在針灸臨床具有應用廣、診察角度多、辨證快、診治效率高的特點。 |